重生之心无大志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重生之心无大志第27部分阅读
    “对吼,你们女娃娃喜欢毛毛娃娃,小孩子的小东西也很多,我有见大人们玩九连环什么的。”

    这时候董妈的声音传进来,“ 你们要早点睡觉,不要闹得太晚了!”

    “好!”兄妹两个回了一句。

    “恩恩,你今晚上就把自己能想到的都写出来好了,我回去也帮着你想。明天中午放假后咱们在再研究。”董末决定还是抛出些东西让董初自己想会比较有利于他的成长,所以给了他一晚上的思考时间。

    对自家兄长,董末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董初这人并不笨,只是上世的时候董妈的教育方式不对。或者说是,家里面太希望有个人能出人头地,但是逼得太紧往往事得其反。董妈时刻监督着学习的董初,成绩后面越来越差,反而董妈没时间管的董末则还算给这个家带来了一点点惊喜。不过当董末大学毕业后,大学生已经不像当年那么吃香了,更不用说刚刚大学毕业后没过多久家里面就接到了噩耗。董末一直不敢想,上世的董爸董妈得多伤心,而后的几十年那个家会怎么样。躺在被子里的董初眼角湿了,不想了不想了,活在当下才是正确的事情,我要为我的家人努力!

    93九十二章

    最后董初的店子几经坎坷还是开张了,但是生意并不怎么好。这也是必然的事情,大家的生活条件刚刚好起来,玩具对于很多家长而言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董初一开始看到生意不好,有点上火着急,董末最后让他搭着卖些工艺品,才有些好转。董末建议的大都是十块钱左右的小东西,当年的学生之间很流行用这个作为送给别人的生日礼物。。

    日子一天天的过,董家终于迎来了董小姑出嫁的日子。因为家里面好久没有办过喜事了,所以董家人都觉得很是兴奋,董妈甚至为董末他们请了一天假专门来参加这次的婚礼。婚礼前一天,董家院子里就人进人出,显得极为热闹。

    “小初、末末赶紧起床!”在董妈的叫唤中,两个小的很麻利的起了床,一个个显得很兴奋。董末在院子里遇到了同请假在家的董鑫,小孩儿的脸都兴奋的红扑扑的。到了上午八点钟的时候,董家的两个出嫁的女儿也拖家带口的回来了,一下子董奶奶的屋子里热闹极了。董小姑穿着一身红,喜艳艳的坐在一床新的红被子上面。这边出嫁的时候讲究不能落地的,一直到了新郎家下车才可以着地的。董末挤进去的时候,董小姑正被大伙打趣着,一张脸就像红透了的苹果般。正巧这时候董奶奶做好了出嫁女早上必须吃的面。

    “来吃面了,吃了面,日子顺顺当当,红红火火!”这个面也是有讲究的,必须是出嫁女的母亲亲自做的,形状有点像拉面,但是比拉面要胖要短,上面淋着当地特制的西红柿酱,圆润的面条、火红的酱汁都有极好的寓意的。吃上面也很是讲究,是必须全部吃完,闺女吃不完,母亲要帮忙全部吃掉的。上世董小姑出嫁要比较早些,董末对于那场婚礼的印象就是自己老妈被涂的满脸黑油。

    “哎呦,新娘赶紧吃面啊,吃了以后的日子越过越好!”这是早上请来帮忙的邻家婆婆。一般大家办喜事都喜欢找一个年纪比较大、比较有福气的婆婆在一旁说吉利话。

    因为上世的时候后来因为在外地的原因,错过了唯一一个结了婚的表哥的婚礼,所以严格意义上董末是没有参加过婚礼的。所以如今的一切在她眼里都是很新鲜的。有人看到董末,拉着董末一起和董小姑坐在床上,又找来了董初,一旁喊着儿女双全之类的话。董末看着隔着董小姑小的傻呵呵的董初小小的鄙视了下,她完全没意识到,自己也笑的一脸傻气。后来,一群人开始围上来照相,董爸托人从外面带了个当时比较高级的相机回来专门就是为这场婚礼准备着的,董二姑拿着相机咔嚓咔嚓的照着。

    十点多钟的时候,董家的各色亲戚也6续来了,董奶奶的屋子里已经坐得满满的了,大家大声的聊着天,说笑着。后面的进来坐不下的人转到了董末家和二婶家。院子里董爸专门请来的响器也敲打起来了,有个带着当地口音的女人唱起了好日子,一下子这个董家更热闹了。董末转到了院子里,大大的院子里摆满了响器,那些吹着唢呐,敲着锣鼓的人让董末产生了种久违了的感觉。董爸请来个这个班子蛮大的,唱歌的有三个,在轮着唱,还有电子琴之类比较洋气的乐器。据董妈说,为了让董奶奶高兴,这个班子会唱一整天,上午是唱歌,下午就专门唱董奶奶喜欢的大戏。院子站满了看热闹的人们,有的跟着哼唱着,也有好热闹的,凑上去拿着班子里面的话筒一起唱了起来,带着浓浓乡音的歌声飘出了董家院子,飘到了远处。

    院子的另一边搭着专门祭祀用的台子,摆满了各色瓜果,前面展示的新郎家之前送来的食盒,里面各式各样精致的食物,一共十六样,彰显着夫家对新媳妇的重视。因为到了新郎家还有认亲的环节,所以大概十点半的样子就会来迎亲的。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新郎到了,快堵门!”屋子里的孩子们一窝蜂的跑了出来,在插着的大门那边守候着,等一会儿新郎进来了扒东西,新郎身上的物件都是可以换喜钱的,虽然大多是五块十块的,但是这对于小孩子而言也是比不小的收入的。和董小姑玩的较好的,没出嫁的姑娘们则在门后面摆好架势,开始堵门。

    “门外来的是什么人啊?”一个姑娘隔着门喊着。

    “我们是来接新娘的,快快开门,赶着吉时拜堂成亲喽!”门外护驾的伴郎赶紧应道。

    “想娶走我们这边的姑娘可是有规矩的。我问你,将来家里面谁当家啊?”

    “当然是老婆大人当家,有老婆把持着才可以发家致富!”

    “将来家里面的家务活谁干?”

    “当然是媳妇干!”

    “不行不行,不疼老婆的人不给开门!”

    “姐姐,姐姐息怒,是带来的人蠢笨,不会说话。男人都是好面子的,外面说是媳妇,回到家里实际做的当然是咱们啦,怎么舍得让老婆动手呢!”这时候门缝里塞了好几个红包进来,大家一窝蜂抢了。

    没抢到的扯着嗓子喊:“这么点就打发我们,不行不行,不给开门!”

    “哎呦喂,我的姐姐们,红包都给你们了,总得留点赎衣服的钱给我们啊,一会儿新郎光着出去多不好意思啊!”

    “光着就光着!不给红包不给开门!”门里面的人不依不饶中。

    “那一会儿你们可要挡着眼睛喽,我们的新郎吃亏了怎么办!”

    “哈哈哈”众人一阵欢笑。

    门缝里又塞了几个红包进来,门外人喊道:“快开门喽,我们等得好焦心啊,家里人还等着漂亮的新娘回家呢!”

    负责栏门的人看了下时间也差不多了,这进门只是一道坎,进去还有新郎受的,就做主喊道:“说的不如唱的好听,新郎给唱首,唱的大声些,唱的我们的姑娘应了再给开门!”

    “对对对,快唱,快唱,要唱大声!”

    “唱就唱,谁怕谁!”很显然男方那边也是有准备的,一群男的开始扯着嗓子喊着唱着不知名的歌。董末在一旁听了半天也听出来,大概就是姑娘嫁给我,我会好好对你之类的话在重复,严格意义上都算不上歌的。不过最后迎来了个小□,新郎扯着嗓子喊着董小姑的名字,叫着:“媳妇儿,媳妇儿快跟我回家!”董末虽然人在门口,但是也可以想象到董小姑羞红的脸蛋。

    “新娘子哎,听到了就应一声啊!你家新郎等的好忧心啊!”门外的汉子们扯着嗓子喊个不停。

    门里的姑娘们也开始跟着起哄,“新娘心疼喽!新娘心疼喽!不应我们不给开门哦!”

    院子里声音吵闹着,不知道董小姑应了没,没过了一会儿就听到有人在喊:“呦,我们的新娘应了,新娘心疼喽!”

    “开门开门喽!”门外的汉子们等不及了开始挤门了。里面有人开了们,新郎和伴郎们一个不查挤了个踉跄,正好便宜了候着的小孩们抢东西。小孩们请外套的抢外套,抢捧花的,抢完了都一窝蜂跑掉了,新郎想要出门还得从这群小东西手里找回自己的东西。

    进了门的新郎暂时的轻松了一些,因为丈母娘带着各家亲戚迎来了。进门后的新郎和伴郎被迎进了门厅里面坐着,端茶递水,递烟吃糖,享受一会好待遇,然后女方这边的喜婆婆会捡个吉时让新郎开始迎媳妇儿。迎媳妇则又是件耗体力的事儿了。女方这边会先将新娘的鞋子、手套、头花之类的东西都藏起来,需要新郎一个个亲自去找出来,当然还得把他自己被扒掉东西找回来,这就考验新郎的智慧了。此时一群小毛头正围着新郎打转转,董末带着董鑫也混在里面。至于董初则表示自己已经是大孩子了,不屑于和小孩子一起争抢。真正的原因则是:到了男方家会有一个人跟过去“开皮箱”,这里的“皮箱”指的就是女方陪嫁的嫁妆,男方要根据女方的嫁妆给“开皮箱”的小子喜钱,这种喜钱就和之间的小红包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了。大家为了讨吉利,按照当时的习俗一般都用888,或者1o88这种数字,也是不小的一笔。当地“开皮箱”的人一般是新娘的亲弟弟,如果没有弟弟的有用董初这样的亲侄子的,也有用旁系家族里面的弟弟的。董初很幸运,属相这合适,跟过去会旺两家,当时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董初还在那里一阵得瑟。

    “来,小鑫叫姑父,姑父会给我们红包的!”董末不厚道的拉着董鑫一起喊姑父。虽然之前已经见过几次了,但是喊姑父还是头一遭的事情,喊得新郎官眉开眼笑,偷偷的一人塞了个大红包。董末捏了捏,恩恩,还不错,分量蛮足的。

    “末末,姑父和你是一家人吧。”新鲜出炉的姑父蹲□子哄道,“告诉姑父小姑姑的东西藏在哪里好不?”

    94九十三章

    “姐姐说不能讲的,要小姑夫给钱才能讲。”董鑫一脸稚气说的。

    “呃,两个滑头小鬼!刚刚不是给了红包么?”新郎官挨个给了他们爆栗。但是面对两只摊开的小爪子还是无几可施,又在衬衫兜里面找出来两个红包塞在了他们的小衣兜里。然后有点不放心的又补了一句:“要全告诉我啊!以后小姑夫来了每次都给你们带好吃的好不?”

    董末没出声,只是笑着看着董鑫。这个小鬼长大了调皮了很多。

    果然不出董末意料,董鑫摇了摇小脑袋说:“大妈的超市里面什么好吃的都有,所以不好!”

    “哎呦喂,难道今天小姑父的红包就要全部阵亡在你们手里面么?”小姑夫做捧心状,笑翻了周围的一拨人。

    “唔,不用掏光了,姐姐说好东西需要跟大家分享。”董鑫回答的一脸认真,“再给我们一个就好了,我和姐姐分就好了。”

    小姑夫笑着看着两个小的,他也来过几次,当然知道两个小的里面真正花头的是那大舅哥家的小闺女,也从董小姑那边或多或少听了很多这个小姑娘的事情,董家最近几年的发展跟这个小姑娘几乎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他有和自己最亲近的奶奶提起过这件事,当时奶奶说董末可能招财童子转世,所以董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他虽然对奶奶说的这一套表示完全不信,但是他也知道宠着家里面的这个小财神绝对是件只赚不亏的事情。虽然他和琳玲都是端着铁饭碗的人,但是铁饭碗断的人太多了,想要往上爬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听说大舅哥和市委书记的关系不错,指不定将来要大舅哥家帮忙的事情还多了去了,所以红包当然不能少了。

    董末很意外的看着自己手里的第四个红包,嘿嘿,这个小姑夫还真是“懂事”啊。当然她不会知道刚刚她的准小姑夫的一系列想法了。只是觉得这一世的小姑夫还真是大方,比上一世的那个好很多了。上一世的那个小姑夫虽然说不上小气,但是可是对董末他们而言从来算不上大方的。董末的记忆里小姑夫总喜欢拿他们单位送的东西来作为礼物带给董末他们(至于董末为什么会知道东西是单位发的,则是箱子上面大大的单位名称告诉她的)。记得小姑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但到后来也一脸坦然了。 这一世的小姑夫家世也不错,工作也不错,应该和小姑的感情也不错吧,不然也不会谈了那么就得恋爱了。董末有点越想越不着调了。直到董鑫想不起另一只手套的位置的时候拉她才回过神来。

    “哦,放在了小姑那个屋子旁边的抽屉里面。”董末回答到,“不过剩下的我就不知道了,我出去看拦门了,呵呵!”

    “小鬼!”新郎官看着跑开的两个小鬼摇摇头,看来自己要找出所有的东西还工程浩大啊。

    新郎官又花了一些时间才把东西找好。迎亲的□部分要就要到了。董爸将小姑背到了院子里。

    “换新郎背媳妇喽!”有人喊了一声臊红了两个新人的脸。

    “背起来,背起来!新郎赶紧的啊!”“就是啊,背着走一圈!”周围的众人起哄到。

    新郎官听话的蹲下了身子,可是半天也不见新娘到背上来,顿时有点小囧,在众人的哄笑声中,转身扯了扯新娘大红色裙子的下摆。董小姑羞得满脸通红,最后还是扭扭捏捏的爬了上去 。就在新郎起身的那一瞬间,有人用黑乎乎的手在两个人脸上抹了一道黑,一下子两个人的脸变得有些滑稽。大家有是一阵哄笑,然后开始抹的人越来越多了。这边喜欢用锅底灰或者一种黑色的油来打趣新人,有点类似泼水节泼水表示祝福,“抹黑”在较古时期含有祝福和尊重的举动,并不是像后来人们理解的那个意思。而董末他们所在的这个地方一直有着这样的传统。抹得越多祝福也就越多。这种时候新娘是可以“反击”的,也算是送出祝福的一种,不过董小姑一脸娇羞加震惊,忘记了反抗。董末他们因为人比较小,不能凑到人群中参与这项活动,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在一旁享受这些欢乐。他们笑着看着众人脸上滑稽的黑条,一个个笑的前俯后仰。人们后来兴致越来越高,有几个调皮的甚至将旁边的小孩子都抹成了小花猫。

    喜婆婆咧着没了几颗牙齿的嘴巴笑呵呵的看着大家。她抬头看了看天,太阳升到正上方了,吉时差不多了,该行拜礼了,就示意大家停止。

    拜礼也是件比较讲究的事情,这边并不像别的地方一样出门之前只需要拜别父母,而是各色亲戚都需要拜。这里的拜礼就没有拜别的意思了,更多的意思是认亲戚。拜并不是跪拜的意思,只是鞠躬而已,会有专门的司仪喊到了哪位亲戚,也会将拜礼钱喊出来的。所以礼金可以少些,这个时候却完全不能小气的。

    “东关里的二姑,五十!结束!”伴着这个声音新娘和新郎完成了在董家的所有程序,最后只需要董爸再次将董小姑背出去,背到车上。至此以后董小姑就算嫁出去了。

    董末因为犯相的缘故不能够出去,董鑫因为二婶不放心也没跟过去,所以错过了蛮多热闹的。董初回来边笑边讲了一些,但是讲的有些颠三倒四,听得两个人都有些嫌弃加遗憾。两个人还没有参加过男方这边的婚礼的。

    董小姑嫁出去了,这边是第二天回门的,所以董家的热闹一直持续了三天。

    董小姑嫁出去后,最不适应的是董奶奶。可能是最近几年越发年纪大了,也越怕寂寞了。尤其是刚刚那样的热闹过去了,连着几天董奶奶甚至都没有自己开门的,而是拜托给了二婶。

    “你说我妈那个状态怎么办啊?”董爸晚饭的时候问董妈。现在董爸的工作不是很忙了,有时候中午也可以回家的。

    “唉,最后一个陪了她十几年的闺女也嫁出去了,总有一段时间不适应的。你想想爸走了这么多年,你大姐嫁的早,静玲也出嫁的比较早,这么多年我看着琳玲她从个孩子慢慢长大到现在出嫁了,一直是她一个人陪着妈的。”

    “唉,不然我把妈接过来跟我们一起住好了。半夜有个什么事情也有个照应啊。”

    “可以啊,你一会儿过去问问她吧。”董爸提出了这点董妈并不反对,她在很多事情上还是很通情达理的。虽然她知道董奶奶一定不愿意搬过来做的,但是她却告诉董爸自己去问,这就是一个聪明媳妇儿的做法。董末在一旁边听边点头。

    “末末,为什么点头啊?”董妈有些好笑的问。

    董末回了一个大大的微笑,然后竖了竖大拇指。

    “你个小鬼懂什么啊!”董妈大概看懂了董末的意思。

    “那我先过去了,一会儿我回来和你一起收拾。”董爸心里装着董奶奶的事情吃的并不多。

    “哎呀,什么时候还用你收拾啊,过去吧,跟妈多聊聊。”董妈白了一眼董爸,这个男人怎么最近这么酸啊,都老夫老妻的了。

    “呵呵~”董初和董末都不厚道的笑了。

    “吃完赶紧去复习去,要知道你们快期末了。”董妈被笑的有些不好意思,催道。

    “知道了,老妈不好意思个什么劲啊!”董初打趣道。

    “滚回去写作业!”

    “遵命!我滚回去了!”董初笑着应道。

    “妈,最近超市的生意怎么样?”董末还剩一点粥,悠悠哉哉的喝着。

    “周末会好些,平时也还过的去,你就不要操心这些了,慢慢就上正轨了,以后就慢慢攒你的嫁妆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