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峙》-权谋下的职场女会计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对峙》-权谋下的职场女会计第5部分阅读
    家,都有专人盯着。他去哪里,调查所的人便跟到哪里,所有细节都在严密监视之下。同时,调查所的人还去了外地,专门调查货款的事,欲取得直接证据。

    破釜沉舟5

    开始的两天,并没有发现刘松年有不轨行为。刘松年一直循规蹈矩,早上坐小胡的车上班,下午坐小胡的车回家,中间坐小胡的车出去过两次,却是到公司办事。调查所的人灰心了,怀疑赵永的线索不准确。但到了第三天,调查所的人突然有了收获。

    这天下班后,刘松年故意磨蹭了一会儿,没有马上走出厂子。调查所的人等了一会儿,以为一时疏忽没有盯住,刘松年已经回家了,便打算撤离,到他家附近守候。谁知正要撤的时候,刘松年慢悠悠地从厂子里面出来了。调查所的人高兴了,认为他可能有活动。

    刘松年是一个人走的,没坐小胡的车。平时他上下班都是小胡开车接送,只有跟宋佳约会时例外。今天他告诉小胡不必送他,想一个人走着回家,锻炼一下身体。小胡当然明白,刘松年一定约了宋佳,两个人有活动,便乐得自己开车转转,想干什么干什么。

    刘松年朝前走了一段路,拐进了一个小区里,在稍往里处停了下来。他就这么站着,时不时朝进口处张望。不远处就是调查所的人,双方相距不远。看到刘松年这样的表现,调查所的人明白了,他在等人。

    又过了十几分钟,天色暗了下来,一个穿短貂皮的女人走近了刘松年。见两个人动作亲昵,调查所的人明白了,这个女人就是宋佳,虽然看不太清,但可以断定。原来,赵永已经对调查所的人提到了刘松年和宋佳的暧昧关系,不知他从哪里嗅到的。可见这两个人的事已经家喻户晓,连工伤在家的人都有所耳闻。刘松年警觉地四下看了看,觉得没有熟人,便和宋佳出了小区。

    两个人上了一辆出租车走了,调查所的人开车在后面跟着。十几分钟后,两个人在芳华小区下了车,刚进小区就把胳膊挎在了一起。转眼间,两个人来到了筑好的野巢外面,翩然上了楼。当然,一路上两个人留下了不少照片,表情动作亲密,一看就是一对野鸳鸯。这还不算,还有更邪的。

    两个人进了房间便是一番洗漱,几天没在一起了,生理上的欲望都很强烈。不一会儿准备停当,正欲好好亲热时,突然有人按门铃,两个人只好熄灭了燃起的欲火。刘松年从猫眼里看了一眼,见是一男一女,都穿着工作服,正等着里面开门。

    刘松年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把门打开了。如果门外是两个男人,刘松年是不会开门的,因为入室抢劫团伙惯于冒充电信或其他工作人员。此时门外有个女的,使人觉得安全性高一些。这一男一女很有礼貌,站在门外自称是检查管道的,问能否进来。见两个人如此,刘松年没多想便让他们进来了。

    进屋后两个人东瞅瞅,西望望,在房间和卫生间、厨房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问题。刘松年当甩手掌柜习惯了,懒得陪着,一直和宋佳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由着两个人自己看。这时那个女的说话了,说要看一下暖气咋包的,她家房子要装修,暖气也得包一下。她把暖气罩子摘了下来,看了看说挺好的,她家的也要这样包,就把暖器罩子安上了。前后不到两分钟,两个人便礼貌地告辞了。

    等一男一女出了门,刘松年便把门牢牢地锁上了。几天没有亲热了,两个人都很饥渴,便迫不及待地亲热了一回,然后各自离去。

    刘松年和宋佳走了不一会儿,刚才的一男一女又回来了。男的用专用开锁工具开了防盗门,两个人不声不响地进了屋。女的麻利地在暖气后面做了手脚,安装了一个摄像头。镜头正好不被遮挡,对着床,位置比较理想。随后两个人把屋子检查了一遍,认为和以前没什么两样,便锁上门走了,一切都做得自然从容。

    两天以后,刘松年又约宋佳来到了芳华小区。跟往常一样的程序,俩人先是一番洗漱,接着便如饥似渴地亲热了半天,完事后又去冲了澡,偎在床上歇息起来。

    破釜沉舟6

    “老公,啥时候把房证改成我的名字?人家跟你这么久了,却连句实话都没有,净说好听的骗我。”宋佳一边摸着刘松年的胸脯一边撒娇。

    “行行行,过段时间就办。”刘松年连声答应着。

    “总说过段时间,可这么久了也不见行动,不是又哄我吧?”宋佳不高兴了。

    刘松年煞有介事地说:“好饭不怕晚,这处房子有点小,想换个大的,让你住得舒服些。”

    宋佳一下子来了精神,猛地坐了起来,紧盯着刘松年问:“真的?什么时候换?”

    “不急,先将就住着,等长春那笔货款到齐了,就买个大的,而且是高层。”刘松年说的跟真的一样。

    “那还不抓紧?!等改制完事了,找谁要去?!”宋佳快要晕了,显得急不可耐。

    刘松年不紧不慢地说:“跟改制没关系,这笔钱又不进财务,早晚是咱的。现在知道这笔钱的只有李玉,长春那边已经说了,只要给他们帐号,就把钱打过来。等钱到了,还不由你随便花?”

    “那房子的主人就写我。”宋佳又撒起娇来。

    “行,就写你。”刘松年痛快地答应着。

    “可李玉知道了咋办?”宋佳担心地问。

    “李玉咋会知道?!打到另一个私人帐户上,她怎么会知道?上一笔五十二万不就是这么办的吗?放心,李玉不会知道的。”刘松年说得十分自信。宋佳就是一个花瓶,小学都没毕业,连王玲珑都不如,哪有这些心眼。

    “没有不透风的墙,要是知道了咋办?”宋佳仍不放心。

    “知道了怕什么?这么多年了,我和胡允初都不用她,还不是老老实实的?”刘松年一副不屑的样子。他和宋佳只顾设计着将来的事,哪知背地里有只眼睛盯着,两人亲热的镜头和谈话内容都被录了下来。

    几天之后,朋友向赵永交差,给了他一张光盘和一盘录音带,上面有刘松年跟宋佳鬼混的镜头和谈话录音。另外,刘松年要回来五十二万货款没有交到财务,有长春那边的票据复印件和影像资料为证。赵永拿到后如获至宝,紧紧握在了手里,生怕丢了。

    赵永不得不佩服,现在的科学技术真是太先进了,现在的人也太聪明,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不管朋友是怎么弄到这些的,都是极为有力的证据,是制服刘松年的秘密武器。他要出这口恶气,要看看刘松年是怎样向自己屈服的。

    在拿到证据的第二天,赵永又找到了刘松年。见赵永又来找自己,刘松年心里烦透了,连座都没让就说开了:“不是跟你说了吗?怎么还来找我?厂子现在不景气,连工资都快发不出了。再者说,想报销医药费的不止你一个,那么多人都不报,凭什么给你?还是自己想办法吧,要不就去找胡允初……”

    没等刘松年话音落下,赵永就把手里的东西在刘松年眼前晃了晃,直奔主题说:“刘松年,今天我赵永不是求你来了。咱们开门见山,用不着拐弯抹角,那不是老爷们干的事。别误会,我没把你当什么狗屁厂长。你也别自作聪明,以为干的那点丑事没人知道。你睁眼仔细看看,这影碟和磁带里都是你干的好事,自己掂量着办。聪明的话,马上把医药费给我报了,我保证不透露一个字。如果还是不开面,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等我把这些往公司和检察院一递,有你好看的。那时候,别怪我赵永下手太狠。你看着办!”赵永的话说得挺硬,不卑不亢,刘松年都有些不认识他了。

    赵永开出的价码并不高,一是报销医药费;二是申请工伤补助,把一年多离岗期间的工资补齐;三是仍按在岗人员开工资。刘松年纳闷,难道这就是那个成天没话,老实巴交的赵永?他前几次找我时可不是这样,一副低三下四,可怜巴巴的样子,怎么几天没见长能耐了?刘松年觉得赵永强硬多了,仿佛有备而来,志在心得。

    破釜沉舟7

    虽然刘松年对赵永的威胁恐吓不在乎,但对赵永手里的东西极感兴趣。见到赵永手里有光盘和磁带,他心里还是动弹了一下。当这两样东西在眼前晃过时,他想伸手抢过来,但总归没有心理准备,动作迟缓,又加赵永早有防备,他刚伸手,东西却已揣进了赵永口袋。

    但刘松年一贯用定势考虑问题,很快将信将疑起来。在他的印象中,赵永不可能有如此能耐。赵永连收音机都不会摆弄,怎么可能弄到这种东西,也不可能有如此心计和魄力。刘松年怀疑这两样东西是假的,是用来吓唬自己的,于是决定稳住赵永,探探他的虚实。

    “你看你,激动什么嘛!不管什么事,解决都有个过程。行了,这件事我记着了,等我和万书记研究一下,尽量达到你满意,回去等消息吧。”刘松年终于答应了,态度缓和了许多。

    赵永回家等了几天,仍然不见一丝动静,便明白了,刘松年还在玩把戏。赵永急眼了,但他没再找刘松年,而是直接找到了公司经理吴长安。

    吴长安正在办公,门卫打电话说有人找他,自称是他的朋友。吴长安以为是熟人,就发话让人进来了。可吴长安见到来人时愣住了,哪是什么熟人,从来没见过,搞不清是干什么的,穿的跟要饭花子似的。吴长安心里怪门卫,怎么不问清楚就把人放进来了。

    “你是什么人?找我什么事?怎么不预约就来了?”吴长安的脸色十分难看。

    “怎么找你还得预约啊?你是什么级别的干部?你不是人民公仆吗?我今天来就是找公仆解决问题的。”赵永话里带着火药味。

    吴长安见惯了告状的,并不把赵永放在眼里,顺手一指沙发,让他坐下说话。赵永哪坐得下来,站着就说开了:“我是仪表总厂职工,工伤一年多了,厂子没给报销一分钱医药费,都是自己掏的。个人能有多少钱?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这回吴经理你看着办,如果不给解决,我就不客气了。”

    吴长安心里有数,这件事刘松年做的肯定有毛病。但他不想出头过问,现在各企业都存在类似问题,仪表厂想报销医药费的不止一个赵永,给他开了这个头,会引出一批人来。“这件事你还是找你们厂长解决,相信你们厂长会解决好的。你回去吧,再跟他好好谈谈。”吴长安打起了哈哈。现在都这样,官官相护,没人向着告状的人说话。

    赵永知道吴长安袒护刘松年,不拿点真东西出来,不会改变态度的,于是说:“吴经理,我既然来找你,就说明刘松年那里没戏了。我已经找他无数次了,总说厂子困难,让我自己解决。我一个半残废的人,怎么能解决?能解决还用找他费口舌?行,我也不跟你磨豆腐了,给你听一段录音,自己看着办吧!”

    说完赵永从口袋里取出一只小型录音机,按下了开关。顿时,刘松年和宋佳做那种事的声音传进了吴长安耳朵里,哼哼唧唧的效果不错,够专业录音师水平。效果立竿见影,一段录音刚听了个开头,吴长安的脸色便开始发黄,急忙让赵永把录音机关上了。“这样吧,你先回去,我跟你们厂长勾通一下,尽量给你圆满解决。你放心吧,对工伤职工国家是有政策的,你们厂长不会不管。”吴长安当即表了态。

    “好!我就信你一次,回去等消息。但时间不要太长,我的耐性有限。要是解决不好,我还有更厉害的,不怕他刘松年耍无赖。”赵永话留半句,懒得多说。

    “放心吧,这件事我一定帮你解决,说话算数。不过,这件事到此为止,不要再有其他人知道。”吴长安连声许诺,态度出奇地好。

    这件事的处理结果人们很快就知道了,吴长安把刘松年狠狠地批了一顿,责令其立即解决赵永的医药费,为赵永申请工伤补助,补齐离岗期间全部工资。而且赵永不必上班,病休期间工资照发。吴长安还在公司一定规格的会议上讲到了这件事,强调一定要关心困难职工的生活,特别是对有过贡献做了牺牲的人,一定要关心他们的疾苦,解决他们的困难,不能让他们做了贡献又受到委屈。其实有人知道内幕,那五十二万也有吴长安的份,如果赵永把这件事闹大,吴长安也要受牵连,因此他处理的如此果断而有力度。刘松年没有一点办法,有了把柄在赵永手里,不服软也不行,只能乖乖就范。

    破釜沉舟8

    现在赵永这件事已经过去半个月了,总算被刘松年圆了过去,没出什么乱子。赵永的要求得到了满足,没再找麻烦。刘松年长出了一口气,心情轻松了许多。再加上李玉这件事也已定局,他又有些踌躇满志的感觉了。

    在赵永这件事上,刘松年做得确实太过份,存在着明显的错误。既然国家有政策,不执行就是错误的。这件事过去之后,刘松年本应吸取教训,争取在其他问题上做得更好,不再出现类似问题。但刘松年缺少的就是这种官德,反而越加狂妄,觉得这算不得问题,在他的魔法之下,什么事都能摆平,没什么了不起的,所以在李玉的事情上又犯了同样错误。他总是低估别人,高看自己,不知道世上还有“可怕”二字。

    刘松年觉得应该给吴长安打个电话,汇报一下情况。在电话里,吴长安简单问了问单位的情况,也询问了一下李玉的情况。刘松年把这两天给李玉调整工作的事说了一下,表示已经解决了。还说李玉虽然有情绪,但人已经调来了,她没什么可闹的了,已经两天没有上班,估计不能上了,连郊区分厂也不能去了。

    吴长安叮嘱刘松年说:“如果李玉愿意,还是要让她去郊区分厂上班,这样可以堵住不少人的嘴。先让她去郊区干着,视分厂的情况再做安排。赵永这件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而李玉毕竟不是赵永,她在财务,知道不少事情,如果乱说一气,假的都成了真的。把她惹急了,我们也不好过,还是谨慎为上。”

    毕竟是吴长安,想问题就是全面,刘松年不得不佩服。吴长安从赵永身上吸取了教训,怕把李玉逼急了,做出过激举动。李玉毕竟是会计,知道不少事情,若她把知道的反映上去,就不好收拾了。财务的人反映问题,一般都是不得了的问题。但吴长安估计李玉不知道什么,因为这几年胡允初和刘松年都不用她,有问题的业务都是王玲珑办的。吴长安只是觉得应该小心,万一胡允初和刘松年有把柄抓在李玉手里,那就是大大的隐患。

    刘松年心里有数了,李玉要是想歇几天,就让她在家歇几天。要是愿意上班,则还让她去郊区分厂。只要服从安排,就先对她宽松点,免得有过激反应。李玉一个弱女子,还能咋样?这样对待她已经够意思了,全厂哪个人敢跟自己大喊大叫?换了别人立马下岗。想到这里,刘松年仿佛做了一件善事,对李玉一丝歉疚都没有了。从刘松年跟吴长安的谈话看,李玉这件事吴长安至少是知道并且同意的。

    接着,刘松年又和胡允初通了电话。胡允初倒没说什么,只提醒刘松年多加小心,李玉性格倔犟,不那么好驾驭。听得出来,胡允初也知道并同意对李玉的调整。

    其实,吴长安对李玉并不了解,他对李玉的印象主要来源于胡允初、刘松年和王玲珑。出于各种原因和动机,这三个人说了李玉许多坏话,因此吴长安对李玉的印象不可能好。下一步仪表厂要改制,吴长安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因此调离李玉是他希望的结果,至少他同意刘松年这样做,原因自不必说。

    李玉几天没有上班了,自参加工作以来,从未这样清闲过。但是,她的心情始终得不到放松,几天来发生的事象石头一样压在她心里,让她喘不过气来。她尝试着不去想这件事,但她做不到。阴影在她心里挥之不去,只要睁开眼睛,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这件事,夜里做梦也是这件事。李玉被这件事弄得吃饭没有滋味,睡觉噩梦连连,看天空都是灰色的。这件事不解决,她的情绪不可能好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