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峙》-权谋下的职场女会计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对峙》-权谋下的职场女会计第8部分阅读
    只说刘松年不同意马书记和左副局长的意见,等于说事情解决无望,仍维持在上。李玉仍然要去郊区上班,只是没有明说而已。

    冯志也耐不住性子了,在胡允初没完没了地画圈子时打断了他:“胡经理还没说这件事如何解决,只说了事情的起因和胡经理所做的努力。今天咱们坐在一起,主要说这件事的处理结果,这是我们最关心的,也是问题的关键。这件事时间不短了,胡经理也知道事情的整个过程。李玉是个女同志,安份守已,与世无争,没做过对不起刘松年的事,却换来这样一种结果,她无论如何不能接受。我不说胡经理也知道,李玉在这件事上保持了极大克制。之所以这么做,是希望事情能有个圆满结局,不至于双方都挺难堪。只要刘松年把事情纠正过来,李玉一定会做出让步,不再提这件事,跟没发生一样。今天我们之所以来,就是想听结果,否则不会来。不知胡经理怎么跟刘松年谈的,刘松年的真实态度是什么。”

    胡允初迟疑了一下,含混地说:“这件事是这样的,过两天厂子万书记会给李玉打电话,让她上班。到时候李玉别客气,再问一下上班后干什么。如果万书记还让干原先的工作,那就没问题了。如果万书记仍然让去郊区分厂,李玉就打电话找我,我再跟刘松年交涉。”胡允初这是说了个活络话,等于事情还没有结果,刘松年没有表态让李玉回总厂财务。

    鸿门之宴7

    事情的确如此,刘松年并未表态让李玉回总厂财务,电话里胡允初跟李玉说的都是瞎编的,是为了稳住她。其实,胡允初第二次与李玉通话之前又亲自去了仪表厂,再次请刘松年给李玉纠正过来。当时他综合各渠道得来的消息,觉得这件事要出麻烦,产生了恐慌。

    可刘松年执意不肯,还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将胡允初好一顿挖苦:“说你官越升胆子越小一点不怨枉,李玉要是有材料不早拿出来了?还用等到现在?事都过去一个月了,也没见她咋地。她这是故意制造紧张气氛,拿这个要挟我。我偏不吃这一套,要是那样,我就不是刘松年了。都这么多年了,谁见她有这样那样的亲戚来着?那个叫冯志的是检察院的吗?就算是,检察院也不是她家开的,不能她说啥是啥。还有,她真的有个亲戚在市里开车吗?怕不是假的吧……”胡允初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悻悻地走了。望着胡允初远去的座骑,刘松年觉得他问题的确不小,否则不会急得上窜下跳。跟他相比,自己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李玉要告矛头也是针对他,自己倒在其次。

    跟刘松年没有商量出结果,又害怕事情变得不堪收拾,胡允初就在第二次给李玉打电话时撒了个弥天大谎,称事情已经解决,刘松年同意纠正过来。但谎言毕竟是谎言,早晚要漏馅,且会使事情变得更加凶险。胡允初深知这一点,因此挖空心思要摆平这件事,要么搞定刘松年,要么搞定李玉,这样才能避免恶果发生。可刘松年拒不纠正,李玉又气焰嚣张,哪一个也不是好摆平的,胡允初陷入了尴尬境地。

    胡允初思量再三,认为刘松年的态度不是一下子能够改变的。要他改变态度很难,除非吴长安施加压力,自己和马书记都办不到。那么就只有搞定李玉,如果她是虚张声势,那就好办多了。何况刘松年说的话也不无道理,这么多年了,从没听说李玉有检察院的亲戚。说不定真让刘松年猜对了,李玉这是吓唬人的。若真是这样,自己反倒不如刘松年有斗争经验了,让他看不起。

    但多疑性格的胡允初顾虑重重,李玉手里有材料,而且冯志都到魏虎家里去了,这一点魏虎不会瞎说。李玉究竟掌握了哪些证据呢?冯志真的是检察院的吗?胡允初需要调查一下,摸一下李玉的底牌,所以才刻意安排了今天的聚会。当然,这些李玉并不知情,包括刘宁也没有想到。冯志和刘安即使想到了,也只是猜测,并没有十分把握。

    刘安气坏了,对胡允初的答复很不满意,认为他在饶圈子,没有诚意,没等他把话说完就气哼哼地说:“看来刘松年是不见棺材不落泪,非要碰得头破血流不可。不管他怎么想的,这件事必须纠正过来。做不到这一条,李玉肯定不能上班。就是万书记来电话,也是这个态度,刘松年就死了这条心吧。李玉不是吃不上饭,也不是有求于刘松年,材料不递上去就是便宜他,是对他最大的仁慈,他别不识好歹。请胡经理把这些话传达给他,让他好自为之。聪明点的话,尽快把事情纠正过来,咱们一好百好。否则,他也别让万书记来电话了,没有意义。李玉这个班宁肯不上,也要把他拿下,这一点是有把握的。李玉把材料都准备好了,不信走着瞧……”刘安说这些实际上是给胡允初听的,算是回应他的答复。

    胡允初没有接刘安的话,却起身说:“不好意思,我上趟洗手间。”然后就离席出了包间。五分钟之后,胡允初回来了,又接着说起来。胡允初仍象刚才似的,东拉西扯,说的尽是空话,没有实质性内容。

    见这顿饭吃得没有任何滋味,冯志就想结束谈话,于是说:“这件事都说了一晚上了,也没有最后定论。咱们在这里说破天,最后还得刘松年做决定。既然胡经理说了,让等万书记的电话,那就再等两天,倒要看看刘松年如何解决。如果不给纠正,那也没关系,还有说理的地方。胡经理再辛苦一下,从中做做工作,最好的结局是纠正过来,这对大家都好。否则,材料一旦递上去,会牵扯不少人,恐怕也牵扯到胡经理。这就不是小事情了,案子一旦启动,就进入了法律程序,即使刘松年哭着喊着要纠正过来,也为时已晚,我没有能力停下案子,一切得按程序进行。希望胡经理跟刘松年讲清楚,免得他吃后悔药,埋怨李玉做得太绝情。李玉已经给他机会了,至于最后牵扯到谁,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检察院的人一旦进入,谁也左右不了,办谁不办谁,我说了不算。”

    鸿门之宴8

    冯志说这些时留意观察了胡允初,发现他眼神犹移躲闪,表情不自然,透着疑惑和胆怯。这就对了,冯志这番话一半是说给胡允初听的。冯志料到刘松年和胡允初等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以花钱摆平,所以说了这些话,给他们打打预防针。

    饭局随后就散了。临上车时,刘安发现车子旁边停了一台轿子,便对这辆车产生了兴趣。这是职业习惯,一般司机都如此,看到好车就想看一下什么车,哪个部门的。刘安借着灯光看了一下,车牌倒看得很清楚,却弄不清是哪个部门的。

    回家的路上,几个人一直谈论着刚才的饭局,认为胡允初什么也没说,事情还跟以前一样,没有任何进展。刘松年的态度暂时不会改变,倒是胡允初比较积极,但说了不算,有些为难。刘安一边说一边琢磨那辆轿子,突然想起来了,可能是李玉他们局的,从车牌看是这样。

    刘安意识到这辆车有问题,急忙打电话问了管车的朋友。不一会儿就搞清楚了,这辆车是李玉他们局的,而且是副局长魏虎的。几个人警觉起来,这种时候魏虎的车出现在这里不是偶然的。

    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了,连冯志也没有想到。几个人一合计,认为吃饭时魏虎的司机可能就在旁边,观察着他们。由此看来,胡允初和魏虎的关系达到了非同一般的程度。胡允初请这顿饭目的不纯,可能想摸摸李玉的底,看是不是象传说的那样邪乎。

    冯志分析,这两天胡允初的态度可能发生了改变,也想抱着拖的心理处理这件事。他想摸一下自己和刘安的底,探明是哪路神仙,然后采取对策。胡允初敢跟检察院的人玩这一手,这是冯志没有想到的。他对胡允初有了初步认识,意识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准备要跟自己较量一下了。这个老谋深算的东西!不碰得头破血流是不会罢休的。就象今晚饭局上的大闸蟹,不把它烹熟了,就不老实,倒要看看他有何花招!冯志在心里如此骂着,斗志更加旺盛起来。胡允初这一做法反而激起了冯志的兴趣,替李玉讨个说法的欲望更强烈了。

    分手时冯志交待李玉,如果万书记来电话让她上班,就问清是如何安排的。如果还让去郊区分厂,那就不去,还把从前的意见告诉万书记,让他转达给刘松年。冯志让李玉回家后别闲着,再利用这两天把材料好好准备一下,说不定真能用得上,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李玉的心随即揪了起来。

    车外依然灯火辉煌,虽然夜里十一点多了,且天寒地冻,但街上仍旧车流如织,一对对情侣形影相伴,漫步在宽敞明亮的街道上。经过靓化改造后的街道漂亮了许多,五颜六色的灯饰把整条街道装扮得异彩纷呈。宽敞的大道两旁已经矗立起无数座冰雕,有的高大狂放,有的小巧隽秀,显得晶莹多彩,玲珑剔透。马上就要过元旦了,这是一年的结束语,商家纷纷延长了营业时间,极力做着节日文章。坐车从这样繁华的街道上经过,心里一定会亮堂许多。但李玉的心情一点也不兴奋,反倒更加郁闷了。

    此刻刘宁的心里也跟李玉一样沉重,也许是职业的关系,他觉得胡允初这些人简直就是衣冠禽兽,够不上人字两撇。他不能理解,共产党怎会让这些人存在,还赋予他们手中一定权利。这些人应该统统拉到没人的地方枪毙,省得浪费粮食,祸国殃民。刘宁如此偏激是被胡允初的表现气坏了,觉得他咋看咋不象坏透了的人,其文质彬彬的样子倒象有学问的知识分子,谁知面具背后竟是这么一副嘴脸。

    刘宁陷入了矛盾之中,他不能将胡允初同一名腐败分子联系在一起。

    第八章 箭在弦上(点题)

    [刘松年因为卖设备的事被搞得焦头烂额;李玉跟刘松年、胡允初一伙的较量第一回合就无功而返,事情仍维持在初始状态。]

    箭在弦上1

    冯志等人分析得没错,胡允初陪他们吃饭的时候,魏虎的司机小卢就在旁边,这是经过胡允初精心安排的。小卢和胡允初的关系为什么如此亲密呢?这还得从胡允初升任副经理这件事说起。

    一开始胡允初并不认识魏虎。魏虎是管组织的副局长,而胡允初只是局下面公司所属的仪表厂厂长,两个人级别差距太大,中间隔着一级公司。胡允初平时连魏虎的面都见不上,更搭不上一言半语。魏虎也不认识胡允初,连听说都没听说过。

    胡允初要想弄个副经理当,得要公司提议,局里决定。除了公司经理吴长安之外,局里的魏虎说话极为关键。吴长安已经被胡允初拿下,成了他的坚定支持者。以吴长安在公司的影响力,胡允初成为公司副经理人选是不成问题的,对此吴长安已经打了保票。但局里必须有人给胡允初说话,公司的提名报到局里后,要经过考核衡量,然后做出决定。只有局里这关通过了才算数。

    但局里这一关就不那么好过了。全局那么多单位,那么多干部,眼睛都盯着这个副经理。空出位子之后,人们的眼睛都红了,无不使出浑身解数争这个官,削尖了脑袋往前挤。胡允初很清楚,争这个副经理的人如此众多,不定哪路神仙说句话,这顶乌纱帽就给了别人,让自己花出去的钱打了水漂。

    吴长安在局里说话是不管用的,跟没说一样。在局里,就是那些处长和科长都比吴长安说话好使,更别说局长、副局长、巡视员这些人。能在局里混的都不是白丁,就算是个会计出纳,或者是幼儿园阿姨之类的,也能跟局长说上话。更不用说市里介绍来的人,关系硬得很,水深得很。有的则是这个那个的姘头,枕头风往往是最硬的。因此胡允初要当副经理很困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胡允初想在局里找个给自己说话的人,就费尽了脑筋要结交魏虎。但苦于没人牵线搭桥,始终没能如愿,这让胡允初伤透了脑筋。机会终于来了,在一个偶然的场合,胡允初认识了魏虎的司机小卢。

    有一次,一个朋友的孩子结婚,婚宴上一名小伙子引起了胡允初的注意。小伙子虽然其貌不扬,穿着很普通,言语也不多,但人们对他很客气,言谈话语中尽显巴结之态。经过了解,原来小伙子姓卢,是魏虎的司机。这一下胡允初逮着了救命稻草,抓住小伙子的手就不撒开了。

    从此以后,胡允初经常约小卢钓鱼吃饭,还给他报了不少票子,变相给他送钱,在他身上下足了功夫。小卢哪经得住胡允初腐蚀拉拢,没几个回合就被搞得服服帖帖。认识了魏虎的司机就等于认识了魏虎,这是官场上的普遍规律。领导的司机就是领导本人,有时比领导办事还方便,有效率。领导不便出面的事情可以让司机出面,领导办不了的事情司机可以办。而且领导的司机都掌握领导的事情,司机的事情领导往往都愿意帮忙。

    由小卢引荐,胡允初认识了魏虎,且关系越走越近。胡允初是什么人,对魏虎比对亲爹还亲,马屁拍得魏虎很舒服。胡允初出手又极大方,因此很讨魏虎喜欢。胡允初算透了,在魏虎身上花钱不会白花的。

    魏虎的儿子结婚,胡允初抓住机会奉上了不少贺礼,对此魏虎心里有数。作为回报,魏虎在公司副经理一事上帮了胡允初大忙,终于达成正果。胡允初也没让魏虎失望,事成之后又给了魏虎不少好处。至此,两个人不再隔心隔肚,关系变得异常亲密。胡允初看中了魏虎手里的权,魏虎则相中了胡允初手里的钱,双方各取所需,互通有无,权钱交易搞得有声有色。李玉的事情出来之后,魏虎给胡允初打了电话,通了情况,胡允初感激得要命。

    胡允初要请李玉等人吃饭,打探李玉的底牌,就提前通知了小卢帮忙。小卢在李玉等人抵达聚友轩之前就赶到了,把车停在近处等着。待李玉他们下车进了酒楼,小卢就凑前记下了刘安和冯志的车牌号,完事后又把自己的车开过来停在了刘安车旁。

    箭在弦上2

    胡允初已在另一个雅间为小卢定了位子,要了些吃的,小卢就这么边吃边观察。为保险起见,宴席中间胡允初借去洗手间与小卢见了一面,再次指认了刘安和冯志的座骑。小卢当即确认刘安的车是市政府的,冯志的车是检察院的,且称开政府车的人自己认识,上次钱副市长来局里检查工作就是此人开的车,只是叫不上名字。胡允初明白小卢说的是刘安。

    胡允初相信了,这些日子的传言是有根据的,刘安和冯志确实有些来头。但小卢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他只顾着观察别人的车,却把自己车停在了人家旁边,这样自己车也被人家看到了,刘安恰好发现了小卢的车停在旁边。

    送走李玉等人之后,胡允初又陪小卢喝了几杯酒,小卢就开车把胡允初送回了家,然后兀自打道回府。

    在胡允初跟李玉频繁联系的这几天,刘松年也没闲着,忙的还是那批设备的事。前几天,因为卖设备刘松年跟职工对立了一阵子,空气一度剑拔弩张,职工们就是不让把设备拉走。

    也难怪,这些设备是职工的命根子,要是卖掉了,就象卖掉了他们孩子一样。这些设备是职工们亲手设计制造出来的,它们身上有几个轴,几片瓦,职工们都清清楚楚。当时,为了设计制造这些设备,职工们连饭都顾不上吃,觉也顾不上睡,奋战了多少天才制造安装完成。现在这些设备正是发挥作用的时候,都处于最佳使用年龄,却要被低价处理掉。刘松年没跟职工商量,就以低于废钢的价格处理了,职工们感情上哪受得了。

    职工们心里有气,本来是红红火火的厂子,可近几年却不行了,原因都是领导太贪,不把心思放在生产和职工身上。职工依然象从前那样拼命干活,而领导又是如何当家的呢?现在厂子都这个样子了,领导却只顾了捞取好处,以如此低价处理这些设备,完全不顾厂子和职工的死活。

    职工们自发组成的护厂队昼夜坚守在厂子里,寸步不离那些设备,不给刘松年可乘之机。刘松年急得火上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