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峙》-权谋下的职场女会计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对峙》-权谋下的职场女会计第13部分阅读
    也不让别人用。另外她嫌人多嘈杂,就把打印机和复印机放在了李玉办公室,发工资、正常报销等业务也都在李玉屋里办。

    李玉知道她们在制表,就猜测是关于并轨工作的,因为近期的主要工作就是并轨。可李玉纳闷,见不得人的事背着自己也就罢了,并轨的表格有啥神秘的?又不是机密,按实际情况上报就行了,为什么背着自己呢?

    中午休息时,李玉对王青说:“王玲珑和张风风今天不正常,鬼鬼祟祟地,不知搞什么名堂。”

    王青提醒说:“背人没好事,好事不背人,应该观察一下她们,看里面有没有猫腻。”

    李玉却说:“管她们呢,我现在想得开,反正跟我无关,懒得想这些。忙死她们才好呢!让她们背着我!”其实,李玉只是嘴上这么说,心里极想知道王玲珑和张风风在搞什么鬼。

    接连几天,李玉始终没弄清张风风做的是什么表,只看到她在忙。李玉想凑上去看一眼,又觉得不妥。既然人家防着自己,哪能主动凑上去看,会吓着人家,还显得不通世故。因此,李玉希望张风风留下一点空档,哪怕去趟卫生间也行,好趁机看一眼。可张风风极谨慎,很少留下空隙。即使偶然有这样的机会,宋佳却一直在办公室,李玉不便贸然行事。有一天,李玉特意晚些下班,企图看一下电脑文件。可张风风早有防备,电脑里什么都没有,没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机会终于来了,这一天李玉刚上班,张风风就急火火地拿着优盘来用电脑。王玲珑也来了好几趟,说上面着急要这些东西,催张风风抓紧时间赶出来。过了一会儿,王玲珑在那边喊张风风有事,张风风就起身出去了。临走时,张风风迟疑了一下,想把优盘拿走,却又看了一眼宋佳,没拿就走了。张风风可能以为宋佳在,李玉应该不会动的。

    这是唯一的机会了,但李玉仍在犹豫,因为宋佳在,怕她起疑心。可李玉转念一想,宋佳又不懂电脑,怕她做什么,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拿了几张软盘,大模大样地坐到了电脑跟前,说要看看盘里的东西对不对。

    刚坐下李玉便麻利地拷贝起文件来,三下五除二,没费一会儿工夫,就把优盘里的东西复制到了软盘里。等张风风回来,她已坐在了自己位子上,忙起了手里的活。张风风也没在意,继续忙活起来。

    下班回家后,李玉急忙打开电脑浏览起软盘里的东西来。可李玉看不出什么,都是些工资表,退休职工名单,养老保险清单,医疗保险清单之类的。李玉觉得失望,便打算关闭电脑。可正要关闭养老金文件时,却意外发现了一个不该出现的名字。原来如此!是表格里面有问题,难怪王玲珑等人背着自己,李玉顿时兴奋起来。

    李玉仔细看了一下养老金文件,果然又发现了几个不该出现的名字。在这些人里,竟然有宋佳的妈妈和姐姐。这两个人本不是仪表厂职工,而且是无业人员,厂子却给她们上缴了养老金,而且是一次性缴齐。宋佳的妈妈一天班没上,却在家享受起了退休职工待遇。

    工资表里也发现了问题。比如,公司另一家企业领导的爱人已经从仪表厂调走好几年了,关系也拿走了,且已在其他单位办理了退休,却仍在仪表厂领工资。这样的人有十几个,有的李玉压根就不认识。这些钱究竟谁拿了,李玉不清楚,就把这些问题记录了下来。

    再跟王青闲聊时,李玉顺嘴提到了这些。其实,李玉最忌讳跟人说财务上的事,也不想报复王玲珑等人。可王玲珑等人做得太明显,李玉有些气不过。何况前两天李玉还跟王青提过,说王玲珑和张风风在背着自己制表。

    风云激荡5

    谁知这天公司又出现了告状的人,都是仪表厂即将并轨的职工,约有好几十人,乱哄哄地聚在公司办公楼里,还有的挤在吴长安办公室里,七嘴八舌地说着,叫喊着,吵得一塌糊涂。

    面对这些情绪激动的告状者,吴长安被质问得哑口无言,焦头烂额。公司的几个人赶来劝,但谁也劝不了,这些人就是找吴长安说理来的,怎能不让人家说话。胡允初早已吓得躲了,跑得远远的,怕这些人见了他动拳头。他被李玉那件事吓出了毛病,只要见到有人告状,立刻就出现尿频尿急症状,急着上洗手间。每次告状的人来了他就躲,不管是哪个单位的,也不管是否与他有关。现在他在公司处境艰难,吴长安对他不怎么感冒,只要仪表厂有人告状,就对他气不打一处来。也难怪,仪表厂职工反映的问题无一例外地牵扯到他,吴长安当然瞅他眼眶子发青。

    这些人集中提出了几个问题,要吴长安当场答复解决。一个问题是,九八年厂子欠了两个月工资,至今没有补发。针对这一点,吴长安的解释勉强说得过去,称当时厂子困难,拖欠工资是事出无奈。但并轨时一定补发,这一点文件上有说明,请大家放心。

    另一个问题是,这三个月的养老金为什么没有缴纳。吴长安解释说厂子困难,到时候一定给大家补齐。人们对这一解释不满意,质问为什么我们的养老金没钱缴纳,却有钱给其他人缴,而且是三无人员。他们要求吴长安好好查一查,这些钱究竟给谁花了。有人拿出了刚从社保局调来的单子,上面的几个人根本不是仪表厂的职工,却全额缴纳了养老金。吴长安当即张口结舌,无从搪塞。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工资表上多出的人都是谁,干什么的,为什么在仪表厂开支。另外,厂子欠的独生子女费、医疗费、取暖费什么时候给,要是并轨走人了,这些钱怎么办,找谁要去。这些人说得有理有据,吴长安在心里直骂刘松年混蛋。

    第二天,又有几个人来到了公司,找吴长安讨说法。这几个人吵得非常凶,称刘松年不该让自己参加并轨,同样的情况,为什么有的人就不参加,搞得吴长安不能办公。原来,这几个人是工伤在家休息的职工,不愿参加并轨,就找理由向吴长安讨说法。

    其实,这几个人与其说是工伤,倒不如说是泡病号。其中几个只能算是假工伤,因为没有经过劳动部门认定。这里面有几个刺头,平时不愿上班,就找了个理由,开了个假诊断,借口工伤在家休息,反正不少开钱。这几个都是胡允初当政时办理的工伤,跟厂子有一纸协议。胡允初惹不起这几个人,巴不得让他们在家休息,因为他们上班不干活,却整天惹事生非,有的还总盯着他那点事,动不动就跳起来找他麻烦。

    这几个人觉得并轨给钱少,幻想着改制时多得点,所以到公司找吴长安。按理,这些人身强体壮,智力正常,又符合并轨条件,进并轨是应该的。但吴长安没办法,他早已领教过这些人,知道他们不好惹,便通知了刘松年,给这几个难缠的人取消了并轨。

    吴长安只顾着应付这几个刺头,没想到头一天告状的人又去了局里,把局里搞得一塌糊涂。在局里,这些人不单告拖欠的工资和养老金,还反映起了刘松年和胡允初的贪污问题。吴长安火冒三丈,打电话把刘松年骂了个狗血淋头。佟局长早有禁令,哪个单位再有闹事的,就追究哪个单位领导的责任。现在仪表厂的人闹到了局里,吴长安身为经理怎坐得住,以后在局里如何抬得起头来。

    刘松年知道又闯了大祸,就让万书记去局里领人。等万书记赶到局里时,公司马书记已经在这里了,包括局里的工作人员也在做解释工作。可这些人情绪一直很激动,吵着闹着要见佟局长,一要补发工资,补缴养老金,二要惩治贪官。

    万书记这回倒霉了,求爷爷告奶奶地做解释,承诺一定解决问题。公司马书记也做了承诺,让大家先回去。好说歹说,这些人也闹累了,就暂时散去了。

    刘松年连面都没敢露,一直灰溜溜地躲在暗处,直到闹事的职工散去。本来这两天刘松年心情挺好的,因为近期没了传单和举报信,公司前两天还表扬了仪表厂,称赞仪表厂并轨工作做得好,稳定工作也做得不错,这么多人并轨却没有闹事的。而且,仪表厂是公司第一个完成并轨人员签字的单位,公司还对有关人员进行了奖励。可忽然冒出了这么多告状的,刘松年的情绪又从巅峰跌进了谷底。

    并轨职工告状的事李玉也知道了,虽然认为这样闹不解决问题,顶多并轨时厂子把欠的钱补上,但觉得很解气,这些人说出了她很久就想说的话。李玉同情这些告状的,也可怜自己。那两个月工资已经欠了好几年了,却一直没有补发。而胡允初和刘松年却贪了那么多,又为一些人花了许多没名头的钱,职工能不告状吗?这两个人整天花天酒地,不知糟踏了厂子多少钱,现在要并轨了,职工却还在为两个月工资告状。

    在觉得解气的同时,李玉又感到蹊跷,因为这些人反映的问题跟张风风优盘中发现的问题相似。李玉推测,这些人闹事马小国可能暗中参与了,一定是王青把那些事告诉了邵军,邵军又透露给了告状的人。李玉埋怨起王青来,怪她不该把自己说的透露给邵军,差一点把自己牵扯进去。还好,这些职工没把自己露出来,还从社保局调了单子。

    而马小国却不同,眼看着这么多人告刘松年和胡允初,他从内心里感到高兴。李玉猜得没错,这起告状事件是马小国一手策划的。一段时间以来,马小国一直想造成这样壮观的告状局面,却苦于势单力薄,又没有合适的时机和理由,只能怂恿符建和邵军,背地里撒传单,写举报信,还往报社写信反映情况。可结果呢?这种小打小闹无关痛痒,难伤刘松年和胡允初筋骨,几个人干忙活,弄不出响声来。

    风云激荡6

    对于实名举报的方式,马小国仍然不想这么做。因为这样做的风险太大,有可能使自己身败名裂,而且时机不成熟。马小国想了很多,亲自出面肯定是不行的,自己将来还想接替刘松年,如果亲自出面举报,就会给人以造反厂长的印象。这样的人上面不会用,只在吴长安那里就通不过。公司和局里与刘松年和胡允初是通着的,那时自己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没了退路,弄不好不仅搞不倒刘松年,反而被刘松年弄倒。可让符建和邵军出面也不妥,人人都知道他们是自己的人,一猜就是自己指使的。上次符建和邵军带头闹事,刘松年已经怀疑自己,只是没有证据,没表现出什么。如果再有这么一次,刘松年不会善罢甘休的。

    马小国一直想借助李玉整倒刘松年,所以指使邵军和符建找了王青,通过她向李玉打听刘松年和胡允初财务上的事,又让邵军直接找李玉了解。无奈李玉态度坚决,始终不愿介入。可前几天,李玉对王青说了在张风风优盘中发现的问题,王青便告诉了邵军。马小国觉得可以利用,就让邵军和符建透露给了参加并轨的职工。这些人一听就炸了,立刻到公司和局里告起状来。

    作为谋略高手,马小国觉得眼下时机不错,理由也很充分,对自己非常有利。并轨前讨要拖欠工资和养老金是正常的,各企业都有类似问题,只不过仪表厂闹得凶了些,显得问题突出,公司和刘松年不会怀疑背后有人操纵。马小国既想整倒刘松年,又要隐藏自己,两个目的都要达到,真难为他了。

    马小国对这些并轨职工寄予厚望,仔细观察了他们在公司和局里告状的情形,觉得形势很好。这些都是即将并轨的职工,已经不怕刘松年了,闹起来可以不管不顾,没有后顾之忧。不是他们怕刘松年,而是刘松年怕他们。这次闹事会给刘松年造成很坏的影响,公司和局里就怕并轨期间有人闹事,刘松年肯定吃不了兜着走,不下台也脱层皮。如果再把刘松年这两次变卖材料和设备的内幕捅出来,两下里夹攻,刘松年多半要倒台。

    欣喜之余,马小国又觉得这些人闹得不够,应该再加把柴,把火烧旺些。告状的目的和理由也要改变,不仅讨要拖欠的工资和养老金,还要重点针对刘松年和胡允初的贪污腐败问题,且要连吴长安一块告。一定要造成这样的影响,刘松年问题严重,不再适合担任仪表厂厂长,应该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这样主题就明确了,符合搞倒刘松年的要求了。

    马小国做了最坏的打算,倘若这样仍然扳不倒刘松年,就只有象李玉说的那样,让符建和邵军到公司和局里实名举报刘松年和胡允初,威胁吴长安。这样力度就大了,吴长安很可能舍卒保帅,拿下刘松年,把厂长的乌纱帽扣到自己脑袋上。说干就干,马小国已经等不及了,只要一天没坐上厂长的位子,就一天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马小国很快把邵军和符建找到了家中,还把仪表一厂副厂长王平原叫了来,共同研究下一步怎么办。王平原是马小国的副手,在仪表一厂主抓生产,时常参与马小国的阴谋活动。

    “明天告诉那些并轨的人,这样闹不是办法。要闹就往大里闹,局里不解决还有市里嘛!还有,不要总拿两个月工资和养老金说事,这没人重视。再上市里去,要重点反映刘松年和胡允初的腐败问题,还有吴长安,别把他落下。现在,反腐败是最流行的上访理由,要对他们说清楚,只要反映刘松年等人的腐败问题,上面自然会重视的。”马小国向邵军和符建交代了任务。

    邵军为难地说:“他们想让刘松年把欠的工资和养老金补上,另外还有取暖费、医疗费等,并不关心反腐败,恐怕不会听我的。”

    马小国却说:“笨!你不会说,只要抓住刘松年和吴长安的问题不放,上面肯定把他们的工资和养老金补上。这叫避重就轻懂不懂?即使上面不想拿下吴长安和刘松年,也会满足这些人的要求。告诉他们,只要咬住吴长安和刘松年,剩下的就好办了。”

    “行,这个办法行,到底是马厂长道眼深,这回看刘松年怎么办。”符建讨好地附和着。

    马小国又说:“另外得告诉他们,人数还是太少,应该约上一厂的人。既然是反腐败,一厂的人也可以参加。”

    “那不行,咱厂的人要上班,怎么办?”王平原提出了异议。

    马小国早有深思熟虑,想都没想就说:“没关系,可以提前一天给大家放假。就说好久没休息了,让大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