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红尘百年沧桑爱的问卷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滚滚红尘百年沧桑爱的问卷第6部分阅读
    ,沈玉英当机立断全力营救被困总指挥。沈玉英带领一部分骨干,主动吸引敌军注意力,一部分军校学员兵组成的人员帮助指挥部转移。蒋介石不想成为敌军俘虏,正要自杀成仁的时候,被自己的学生们救了。其中一个学员兵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新中国开国大将陈赓,当时陈赓是沈玉英手下的一个副班长,也是沈玉英的学生。

    ;

    沈家姐妹之小妹篇 五

    回到广|州之后,军部准备论功行赏。沈玉英主动请求军部不要重奖自己,这些功劳不是她一个人的,这是大家的功劳。沈玉英建议好好抚恤阵亡战士,优待受伤士兵。军部不但答应了沈玉英的请求,而且下令建立一个du li部门专门处理伤亡人员的安置工作。沈玉英因为战功,还是被任命为少校教导官,正式成为了军校一名教官。孙先生知道沈玉英的事情后,亲笔写下了“巾帼女英雄沈玉英”八个大字送给沈玉英。

    二次东征后不久,孙先生决定北伐,声讨北洋zhèng fu和北洋军。军校校长蒋介石全部支持孙先生的决定,而且主动请缨担任北伐军总司令。孙先生给予蒋介石最高权限,全权处理北伐事宜。蒋介石马上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组建北伐军,下属党军第一师、第二师和du li师三个分部。其中党军第一师,也就是后来的第一军,成为了蒋介石最为重用的嫡系部队。当时蒋介石的亲信不多,权力并不大,大家都对这个军校校长爱理不理。蒋介石最自豪的资本就是孙先生这个老师和军校的大批学员兵。du li师名义上是直属北伐军总部的,其实不但战斗力不强,而且也不一定完全听从总部的指挥。第二师由原来的粤军改建而成,不但战斗力有待商榷,而且他们大多都是广|东人,不愿意北上,更加怕死。只有第一师不但是革命军改编而成,而且有一半军官是军校出来的。这些人和学员们组成的下级军官队,不但对孙先生和蒋介石很忠心,而且革命信仰坚定。不客气的说,du li师的战斗力只是第二师的一半,而第二师和du li师加起来也不是第一师的对手。蒋介石不但是北伐军的总司令,更是兼任第一师的师长,可见他对第一师的器重了。在第一师的师部,蒋介石查看干部名册的时候,特别点名要沈玉英担任第一师师部jg卫团一营营长。

    不久之后有一个小道消息,说蒋介石曾经试探xg地向沈玉英求过婚,只是沈玉英没有这个意思。沈玉英一是不喜欢蒋介石本人的xg格,第二是因为蒋介石已经有了老婆,而且是不止一个。沈玉英不但需要自己的男人专一,而且是一个特别好胜的人,所以她的丈夫不好找。马上沈玉英的择偶标准被众多将领知道,大家都只有望洋心叹了。沈玉英不但需要自己的男人只有她一个女人,而且需要男人比沈玉英优秀,这样的军官不要说现在没有,就算有也不一定遇得上。大家都在担心沈玉英的未来,这么厉害的女人嫁过来谁能降服得了呢?

    由于沈玉英的出sè表现,北伐军总部和第一师师部在遭受多次攻击下,几乎没有一点损伤。后来沈玉英还多次担任营救任务,把一些被敌军包围的下属指挥部军官救出来,成为了北伐军的一支秘密部队。当时徐|州战役打响后,敌我双方呈拉锯战势态,徐|州城多次在北伐军和北洋军手里夺下又失去。北伐军的两个团几乎全部牺牲在了这里,北洋军伤亡更大。沈玉英得知之后,主动请求参战,蒋介石只好让她上去,不过要沈玉英尽量保有实力,千万不要盲干死拼。沈玉英上了前线之后,并没有马上出击,而是在地图上分析了好久。几天后沈玉英所在的一个加强营失踪了,谁也不知道沈玉英带人去了哪里。正当大家担心的时候,沈玉英却出现在了敌军控制的徐|州城上。原来沈玉英带着手下绕过徐|州城,绑架了北洋军派往徐|州城的运粮队。化装成北洋军进入了徐|州城不说,还破坏了敌方联络工具,活捉了敌方主要将领,徐|州城成为了北伐军的囊中物。得知胜利喜讯后的蒋介石,连声夸奖沈玉英不但会打仗而且足智多谋,是一个难得的将才。

    经过徐|州战役之后,在大家的极力要求下,沈玉英没有再回到总部,也没有继续担任第一师师部jg卫团的营长,而是出任某团的代理团长。大家都说沈玉英的本事足可以担任一个团长了,这种人才留下jg卫团是浪费人才。从此沈玉英留在了作战部队,而且成为了最勇猛的一线部队长官。在北伐军中,沈玉英这个女团长不但少有而且可以说是独一无二。

    正当北伐军势如破竹的向北方大踏步进军的时候,孙先生的身体却越来越虚弱了。繁重的政务,加上北伐军的大批开支,再加上党派内部问题,终于把孙先生拖垮了。孙先生的夫人宋庆龄先生也很着急,多次请来名医为孙先生看病,大家都说孙先生需要静养和休息才能渐渐恢复。可是繁重的事务离不开孙先生,广|州甚至于全国的革命需要孙先生领导,孙先生每天不要说休息了,就是想好好闭一会眼睛都是一种奢求。

    终于北洋zhèng fu坚持不住了,北洋军也抵抗不住北伐军的攻势。北方zhèng fu终于答应停战,请孙先生来北|京,商讨南北统一的大事。一旦南北统一了,孙先生的报国理想终于可以完全实现了。不但孙先生高兴,就连所有的革命者和革命军都很高兴。孙先生不顾自己的病情,答应马上北上参加会谈。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来北|京的路上,孙先生倒下了,就连亲眼看一眼北|京城都来不及地走了。孙先生病逝的消息,令所有国民痛哭流涕,举国为之痛惜。北伐军更是哀声遍野,有些士兵甚至于没有了主心骨一样。

    沈玉英也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好几天不吃不喝,直到接到一个电报。电报是孙先生的夫人宋庆龄先生那里发来的,不过发电报的不是宋庆龄先生。孙先生这么一走,最伤心的人就是宋庆龄先生,她几乎没有休息过,整天坐在孙先生的灵柩边。大家都担心宋庆龄先生受不了,所以轮番劝说都没有效果。宋庆龄先生的秘书想起了沈玉英,说沈玉英可能有办法劝说宋庆龄先生。所以就拍电报给沈玉英,要沈玉英马上来北|京,马上来见宋庆龄先生。沈玉英接到电报之后,第一时间清醒起来,一边向上级请假,一边准备自己一个人的行李。上级不会不同意,就算想阻拦,沈玉英也不会坐以待毙。现在孙先生走了,宋庆龄对于沈玉英来说最重要,绝对不允许宋庆龄先生再有什么问题。所以沈玉英几乎什么东西也没有带,只带了防身用的长短武器和一些干粮,就马上上路赶往北|京城。

    到了北|京之后,沈玉英来不及放下行李和武器,马上赶往了孙先生的灵柩驻扎地。在孙先生的灵柩前,沈玉英抱着宋庆龄先生,两个人当众大哭起来。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宋庆龄先生已经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地好几天了。大家都担心宋庆龄先生会坚持不下去,病倒了再也起不来。宋庆龄先生现在哭出来了,反而比以前好很多,沈玉英真的是一个良方妙计。在沈玉英的陪伴下,宋庆龄先生的情绪ri益好转,渐渐恢复了饮食和休息。而在宋庆龄先生恢复饮食后不久,沈玉英却病倒了。沈玉英这些ri子没ri没夜的指挥战斗,一定也没有把自己当一个女人看待,再加上得知孙先生的事情后好几天没有休息。接到电报后,马不停蹄地赶来北|京安慰宋庆龄先生,二十四小时看护宋庆龄先生。不要说是一个虚弱的女人了,就是一个棒小伙子也不一定受得了。沈玉英病倒之后,大家才知道沈玉英依然是一个女人,一个需要男人照顾的女人。

    北伐胜利后,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要论功行赏了。上报的有功之臣名单里不但有沈玉英,而且沈玉英的名字靠前。大家都觉得沈玉英不但应该嘉奖,而且应该升为女将军重用起来。蒋介石却有自己不同的看法,第一沈玉英是一个女子,不应该出任部队重要领导职务。第二沈玉英不是国|民党党员,不应该担任要紧职务。第三沈玉英多次拒绝蒋介石的好意,甚至于有点和蒋介石对着干的势态。所以蒋介石不愿意让沈玉英成为重要将领。第四沈玉英是宋庆龄先生的好姐妹,宋庆龄先生希望借助孙先生的余威,担任zhèng fu重要职务。要是宋庆龄先生有沈玉英这么一个军中女将的帮助的话,更加不好控制了。所以蒋介石把沈玉英的事情暂时压了下来,暂时不对外公布。

    ;

    沈家姐妹之小妹篇 六

    沈玉英没有加入国|民党,也没有和共|产党走得很近。但是自从大家知道沈玉英是一个人才之后,都在尽力争取沈玉英。特别是沈玉英成为主力团团长之后,就连共|产党也暗中跑出了橄榄枝。沈玉英请示了宋庆龄先生,宋庆龄先生劝她不要参与政治。所以沈玉英主动找到了蒋介石,希望蒋介石不要封她当什么女将军,也不要委以重任。沈玉英也不想回军校当教官了,只想陪在宋庆龄先生身边,代孙先生继续照顾宋庆龄先生。孙先生要沈玉英终生保护宋庆龄先生的事情,许多人都知道,谁也不敢当众提出反对。蒋介石只好答应给予沈玉英一个上校军衔后,留在宋庆龄先生身边保护宋庆龄先生。什么时候想回到军队了,蒋介石一定保证给予重要职务的安排。

    从此沈玉英留在了宋庆龄先生身边,名义上是宋庆龄先生的贴身jg卫,其实她和宋庆龄先生亲如姐妹。由于孙先生是因为来北|京和谈才去世的,所以宋庆龄先生不愿意留在北|京。对于宋庆龄先生来说,北|京是一块伤心地,是一个让她想起孙先生的地方。所以宋庆龄先生准备回南|京,因为国|民党已经准备把首都前往南|京。将来南|京才是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的中心所在。

    这时候蒋介石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北伐军成为了蒋介石的亲信嫡系部队。正当蒋介石的zhong yāng军和李宗仁为首的桂系军阀打内战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蒋介石竟然宣布迎娶宋家的三小姐宋美龄为妻。当时孙家和宋家联手,几乎稳定了大局,孙先生去世之后宋家旗帜鲜明的支持宋庆龄先生。可是宋庆龄先生有自己的不足,第一宋庆龄先生是一个女人,很少有女人真的掌控真正的大权。第二宋庆龄先生是一个寡妇,一个年纪不大的寡妇。大家都不敢确定宋庆龄会不会坚守下去,永远不再结婚。第三宋庆龄先生向来是温和派,缺少威信和震慑。第四宋庆龄先生没有军方的支持,也没有任何一个将领愿意完全听从宋庆龄先生的指挥。蒋介石却不一样,第一蒋介石手握兵权,已经是军中第一人。第二蒋介石在党内和军中很有威信,背后有不少人看好蒋介石。第三蒋介石在江浙有一定得地方势力,在民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第四蒋介石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只要有野心,这个人就有弱点,就可以被人控制。像宋庆龄先生几乎没有野心,很少有机会说服她为自己人办事。所以宋家决定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在蒋介石身上,宋家和蒋介石结为政治联盟。由于宋家的决定,不但导致宋庆龄先生被du li起来,而且导致蒋介石顺利登上实际掌权人的宝座。心灰意冷的宋庆龄先生准备离开权力最高层,不再过问政治。

    由于蒋介石和宋家联手,得到了宋家和孔家的大批财政支持。桂系军阀觉得打不过zhong yāng军,只好学奉系军阀张学良和zhong yāng军和谈。自此中原大战基本尘埃落定,zhong yāng军和张学良为代表的奉系军阀、冯玉祥为首的直系军阀、李宗仁为代表的桂系军阀,以及阎锡山等人为首的地方军阀一起组建了国民zhèng fu军事委员会。蒋介石出任委员长兼任总司令,冯玉祥、张学良、李宗仁等人为副司令员,阎锡山等人为地方军政长官。其实蒋介石这时候已经实际控制国民党内部最高权限,因为他手里有军队。

    沈玉英得知蒋介石成为委员长之后,以为天下老百姓可以过上一段时间的太平生活了。没想到刚刚缓过劲来的蒋介石,竟然想共|产党举起了屠刀。沈玉英是一个不懂政治的人,她不明白为什么不久之前还是战友、伙伴、同志、知己的人马上回成为死敌。在军校的时候,同为同事,同为同学的大家,现在不是你杀我,就是我对你咬牙切齿。沈玉英亲眼看见自己的学生带着士兵屠杀另一批学生,他们兄弟相残为了什么?国共两党本是兄弟,同为炎黄子孙,为什么要同室cāo戈?她去问宋庆龄先生,宋庆龄先生也没有给她一个满意的答复。宋庆龄先生只告诉沈玉英,这就是政治,这就是女人不懂的男人的心思。沈玉英向宋庆龄请假,说要回家去看看两位姐姐和老母亲。宋庆龄先生不但答应了,而且要沈玉英多在家里陪陪家人。

    沈玉英一个人来到家乡,家里只有老母亲在家。老母亲也不知道二姐沈玉燕的事情,更不知道大姐沈玉凤的消息。沈玉英只好去陆家,打听大姐沈玉凤的下落。没想到陆家已经名存实亡,而且沈玉英刚好看见陆家的小儿子准备欺负大姐沈玉凤。沈玉凤不但是沈玉英的大姐,更是沈玉英绝对最对不起的一个亲人之一。沈玉英当然不会让自己的大姐沈玉凤吃亏了,她上去就把这几个小子收拾了。一个本可以当女将军的战斗英雄,对付几个小混混可以说是小菜一碟。当保安队来到的时候,沈玉英一亮出军装,也把这些连正规军都算不上的“土包子”们镇住了。沈玉英不但级别高,就算在军中的威望也高。她的大部分学生已经是营连长,她的战友有的已经是将军了。欠她救命之恩的将军就不下几十位,将军之下的军官更是数不胜数。沈玉英虽然没有兵权,但是要人手的话有的是,就算是要一个团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再说了沈玉英当年的亲信部队,就在老家附近驻守,沈玉英只要一句话,全团马上杀到这里。大家对沈玉英这个老团长是绝对的服从,也把沈玉英当作了大家的好“大姐”。姐姐有事,弟弟们就算挨处分也会尽力帮忙。

    沈玉英在家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安排了家里的事情就去了上|海。宋庆龄先生现在住在上|海,住在她私人的寓所里。沈玉英回到上|海才知道。自己的二姐沈玉燕还是用沈天宝的名字,打着隆昌号的招牌在上|海做生意。不过这些年来沈玉燕不但更加成熟了,而且家底也丰厚起来。隆昌号在上|海滩虽然不算是大公司,也算一个过硬的商户,沈天宝更是一个信誉极好的商人。沈玉燕和沈玉英在外人不知道的地方见了一面,两姐妹很高兴。不过沈玉燕告诉沈玉英一个很不好的消息,沈玉燕有点含糊的要沈玉英劝宋庆龄先生离开上|海,更不要回南|京。沈玉英再三逼问之下,沈玉燕终于说出了真相。沈玉燕在一次无意之中,得知有人出钱准备暗杀宋庆龄先生。宋庆龄先生不但是已故国父孙先生的未亡人,而且是宋家的二小姐,谁会要暗杀宋庆龄先生呢?沈玉英想不通,也觉得没这个可能,再说了宋庆龄先生的妹夫是蒋介石,谁敢暗杀蒋介石的二姨姐?沈玉燕只好说出秘密,就是蒋介石想暗杀宋庆龄。蒋介石在没有发达之前曾经在上|海混过,也算是帮会弟子。掌权后的蒋介石也需要上|海帮会分子的暗中帮助。相对的帮会分子也怕军队的官兵,也需要蒋介石的支持,所以大家一拍即合。蒋介石知道宋庆龄不但是他的二姨姐,也是宋家第二条政治路线。宋庆龄而且还是孙先生的妻子,蒋介石是孙先生的弟子,以孙先生的接班人自居。那么宋庆龄先生就是蒋介石的师母,也就是蒋介石的长辈。蒋介石担心宋家人不全力以赴投资自己,更担心宋庆龄以长辈的身份对自己指手画脚,所以蒋介石准备暗中对付宋庆龄。蒋介石第一种办法是给宋庆龄找一个男人,他以为宋庆龄年轻需要男人。没想到宋庆龄先生和孙先生的感情太深了,一时之间接受不了其他男人。不能从私生活上抹黑宋庆龄先生的蒋介石,只好找人威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