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海星空:喻可欣深情讲述与刘德华的爱恨情仇(选载)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情海星空:喻可欣深情讲述与刘德华的爱恨情仇(选载)第1部分阅读
    《情海星空:喻可欣深情讲述与刘德华的爱恨情仇(选载)》

    《我与刘德华》:喻可欣揭开尘封情事

    香港演艺界“天王”刘德华的婚恋情感一直扑朔迷离,为外界不知,也一直是传媒关注的焦点。喻可欣是他迄今为止惟一公开承认的女友。刘德华曾于20世纪80年代初与喻可欣的传出恋情,闹得满城风雨。三年后,这段感情无疾而终,从此形同陌路,无人知晓其内情,外界传说纷纭。多年后,回首往事,为了纪念和忘却那一段人生黄金岁月,喻可欣亲笔撰写了这本回忆录。

    刘喻二人相识时仅二十出头,一个是香港影视圈的英俊小生,一个是琼瑶电影世界中的清纯少女,从此电光石火,郎情妾意,两情缱绻,自是人生最美丽的风景。为了爱,刘德华使出浑身解数,追求心上人,为了爱,喻可欣不顾浑身长满水泡,远赴马来西亚的约会。仅相识十三天,刘德华即以“妻子”、“老婆”相称——像所有陷入热恋的男孩一样,年仅21岁的刘德华多情、温柔、疯狂,同时又多疑、猜忌、犹豫,他在事业和爱情之间彷徨,在情人和影迷之间躲闪,却最终为事业舍弃了爱情,成为一代“天王”。而对于喻可欣而言,三年刻骨铭心的爱情,成了一生难以释怀的死结——此后十年,喻可欣自闭、忧郁,难以自拔,直到几年前担任中文版《花花公子》的封面女郎,才重新进入演艺圈。

    爱上一个大众情人,结局只能是痛苦,更何况是爱上像刘德华那样的偶像巨星。一句话,演艺圈的爱情,好辛苦。本书记述了喻可欣与刘德华从相识、相知、相恋到无奈分手的过程,每一个感人的细节,每一次美好的相会,每一次无奈的误解,都详细记载,娓娓道来外界从未知道的秘辛实录,足以解开多年传言疑云。刘德华为何被指为负心人,书中自有分晓。值得一提的是,喻可欣不愧出自书香世家,她的文笔优美流畅,感情真挚优雅,其中有小女儿般柔情似水的感性与自怜,也有四十岁成熟女人的理性与自省。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部比言情影片更真实的情感悲剧,更是一部演艺界女伶的成长实录,同时也见证了刘德华从一个小生到巨星的蜕变过程。

    本书附有喻可欣和刘德华彩色照片五十余张,有刘德华亲笔在背面书写的情书文字,全部为初次发表。照片会说话,亲笔传心声,尤为珍贵可观,引人入胜,告诉读者一对如平常人一样的刘德华和喻可欣。

    台湾知名艺人喻可欣亲笔撰写回忆录《情海星空——我与刘德华》  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4年1月第一版

    序辞

    人生有很多梦想,  造化常捉弄众生。  回顾过去,  是悲欢无名的结束;  展望未来,  才是生命憧憬的开始。  这命运沧桑的浅吟低哦,  竟是我踽踽独行的一曲清歌。&nbsp&nbsp

    爱情海,无情海(1)

    情海,放眼望去像个无底黑洞,是那么的深不可测。  茫茫情海,似无情海,看似平静无波,却又暗潮汹涌。  这是我的真情告白。  决定要写书的时候,我一直很犹豫,因为这本书还涉及另一个人,他就是刘德华。他并不是现在的天王刘德华,而是二十年前刚出道的那个二十一岁小男生。如果,用一个二十岁的少女和一个二十一岁的男孩那种纯纯的爱,来解读我和刘德华曾拥有的爱情故事,相信一切会更真切,也会有更真实的感动。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来写你们之间的“陈年往事”呢?甚至也会用世俗的眼光来质疑:“你到底为的是什么?”  如果我说,我想找回我自己内心的宁静,你相信吗?  如果我说,我想挥别过去,挥别如同塔里的爱情,迎向未来,你相信吗?  如果我说,我很无奈,不想再被人戏弄,也不想再被媒体的朋友夸张渲染,我只是想表白我自己,你相信吗?  我实在不忍自己的尊严被无情地撕裂,我只是个很平凡的小女人,初闯银色世界,从嘹亮的星空,坠入了情海,在自己的感情世界里,历经过甜美的爱,苦涩的痛,经历了烦忧、等待、失望,但我从来不后悔,我非常地清楚,为了这一段情,我付出了一切。但是,在下笔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情绪还是起伏不定,我不想伤害任何人,但我也认为,我这二十年所承受的一切,实在有够沉重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不放过我呢?就因为我曾是“刘德华的朋友”吗?这段爱的故事,会是我终生的阴影吗?有时媒体为了炒作某些话题,将我说过的话移花接木,夸大渲染,配上了腥膻的标题,不择手段,只为了耸动的效应,就轻易将我的尊严践踏了。试问,媒体朋友能不能想想我的感受?这些过火的标题和评论如果莫须有地加诸自己亲人的身上,你们又作何感想呢?  我不愿意再被欺凌和误解,我坦诚地问大家,我和刘德华的相爱有罪吗?我们分手又有罪吗?如果将我们的恋情,也看作一般少男少女一样,自自然然,也许就少很多是非。  也许你又会问,你爱他吗?是的,我曾爱过他,我十分珍惜我的初恋,他是我第一个男人,不爱,又怎会在仅仅十三天的狂恋之后,成为一对像“小夫妻”般的恋人?也许你会问:“他爱你吗?”我可以回答:“爱。”他自己亲口对我表达过许多次的爱意,所有的照片、卡片和信件都是我们爱的见证,我们曾如此倾心于对方,这还不够吗?  也许你会问,你恨他吗?  我可以告诉你:“是的,我曾恨过他。”  你如果要问:“他恨你吗?”  我也可以告诉你:“应该也有恨。”  对于我们之间的爱与恨,我曾下了这样的注脚:  他恨她,因为她让他的世界不完整,不守承诺离开了他。  她恨他,因为他让她的爱情不完整,殊不知爱情竟是她的生命,她的全世界。  只是,句子中的他与她都历经了岁月,一切已不复当年。我觉得我现在已经无爱无恨,找回了自己心灵的宁静。  也有人认为我写这本书是为了攀附什么,或是留住什么,那么我更可以直接告诉你:“我早已放手,又何来攀附?”  现在的我,已经能够以洒脱的心,面对一切的风风雨雨,如果说,那段和刘德华之间的恋情,好比塔里的爱情,而我早已挥别过去,正准备迎向塔外灿烂的阳光。  我和刘德华偶遇在星空,却坠入情海中浮沉。  我生长在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家庭,父亲是知名报社的总编辑,母亲在国立艺专攻读影剧,当时妈妈还是学生兼演员,曾演出过很多话剧和电视电影呢!也许是从小耳濡目染,我对文艺和戏剧都很有兴趣。听妈妈说,我生出来就有一对很深很深的双眼皮,像个洋娃娃般的可爱,因为出生在十二月寒冷的冬天,所以妈妈又为我取了个||乳|名,叫做“冬冬”。

    爱情海,无情海(2)

    从小我就留着一头长发,每天扎着两条辫子上学。我小学就读北师附小,我一直对国文有着浓厚的兴趣,疼我的外婆又教我背了很多诗词,所以我在作文和演讲比赛的表现也很突出。  其实,我真正的个性是很内向,也不太爱出风头。平时话不多,就喜欢百~万\小!说。也许思想比较早熟,小学五六年级时,我已经对李敖的书和琼瑶的小说都看得津津有味。  记得是高三的那一年,有个朋友想要去报考演员训练班,非要我陪着他去不可,我们报了名,结果很顺利,两人都考上了。我还记得当时的主考官是知名导演徐进良先生,受了几个月的训练后,结业时,徐导演、邵氏的方逸华小姐,还有琼瑶的电影公司都要和我签下基本演员合约,我那时还未成年,妈妈为我规划和洽谈演艺方面的发展。妈妈认为,我的个性和气质,活生生就像琼瑶笔下的人物,所以就替我决定加入琼瑶的电影公司旗下,以监护人的身份帮我签了合约。喻可欣这三个字就是琼瑶小姐帮我取的艺名,我为了感恩,一直沿用到现在。后来是因为琼瑶的公司刚拍完一部《燃烧吧!火鸟》,在部署下一部新戏时,空了蛮长的一段时间,其间香港的新艺城电影公司也表示要栽培我到香港发展,就在一九八三年,我人还在台湾等待去香港的工作签证时,新艺城台北分公司的宣传介绍了刘德华和我认识。  爱情是女人一生的历史,  却只是男人的人生插曲。——[法国]斯塔尔

    初识十三天(1)

    和刘德华的认识,是一个偶然。只是这样一个偶然,在我的记忆里,却依然那么清晰。  那时是一九八三年的秋天,台北新艺城分公司的公关w小姐,看公司还没有开新片给我拍,怕我闷,邀我出去玩。她说:“有一位小朋友从香港来,叫做刘德华,他在台湾没有朋友,反正你以后也会去香港拍戏,干脆明天大家一起出来玩,认识新朋友也好。”  她口中的这位小朋友这次是因为客串张彻导演的《上海滩十三太保》,从香港来台湾拍戏。那时他在香港演出的电视剧录影带,已经在台湾受到相当的欢迎,只不过大多数的人对于他的印象还不深刻。  我不喜欢应酬,借口说有其他的事情,婉拒了她的好意。不过她依然很认真地说:“明天是我的生日,你不来我会很失望喔!而且我还有邀请田x,晚上一起吃饭,再一块出去玩吧!”  我犹豫了一下,答应了她。  第一天  第一次见到刘德华的时候,已经接近当天的傍晚时分。饭店的大厅的灯光和窗外的暮色融合在一起,有着慵懒而浪漫的氛围;“也许今天晚上会很好玩吧!”我心里忽然有这样的预感。  这时刘德华在我面前出现了,他穿了一件蓝色的牛仔裤,搭配着白衬衫,红格子鞋;我和他之间好似有默契的搭配;我也是穿了一件牛仔裤,白衬衫,我的布鞋是黑色的,肩上却披了一件红毛衣。他看到长发披肩的我,忽然像发现新大陆似的眼睛一亮,这世界仿佛静止了,在这一刻,只有我们相对的两个人。他深邃的眼睛正一动也不动地凝视着我。  一路上,我一直感受到他炙烈的眼神正偷偷地盯着我看,被我瞄到,他却若无其事地转过头去。当我再次瞥见了他,他又像吸铁般地盯着我,一来一往,我和他的眼神数度撞个正着,他却像做贼被人发现一样,调皮地很快转过头去。可是他一直看我的眼神,就像是要把人穿透似的。我真的从来没有被男人这样看过,只觉得他好调皮,也很有趣,对他一点也没有防备之心。  ·有技巧地送我回家  为了庆祝w小姐的生日,我们选在希尔顿跳舞。轻快的节奏,旋转的灯影,狂热的气氛,我真的很喜欢跳dis,听到音乐的节拍就像个跳舞娃娃,早就迫不及待地奔进舞池,随着节拍摇摆,忘却一切烦恼。  在慢舞的间奏时,我才挥着汗回到座位。一坐下,跳舞娃娃的发条停止了,我安静地坐在那儿不说一句话,这时的刘德华却在旁边一直细心地默默地为我加水果。  “你很静。”他开口了。  “嗯。”我笑了一下,一字也没多说。  音乐的节奏流窜在我们之间的沉默中,他不放弃,主动找了一个话题:“我有些东西要买,我不认得路,不知道要怎么去!”  “你台北的朋友可以带你去呀!如果他们真的没空,你找我,我可以带你去。”  ·刘德华要了我的电话号码  “可是……我不知道你的电话号码。”他的语气委婉而坚定。  从来没有人有这种方式向我要电话,我毫无心理准备,也不知道如何拒绝,就把电话号码给了他。  其实在我当时的感觉中,刘德华有些调皮,但是一个平实、言之有味的小男生。在当晚的舞会里,他很明显地看出其中一位受邀的小开想追求我,当时我并不清楚那位小开的目的,而聪明过人的刘德华,却不着痕迹地一直抓着我的红毛衣不放手,所以他走到哪里,我就只好跟到哪里。那晚我们真的都玩得很尽兴,散会时小开要送我们回家,刘德华还是拿着我的毛衣。  刘德华坐前座,我坐在后车坐,一路上只见那位小开对着我,指着一间间的房子,对我说:“这是我家的房子,这也是我家的房子……”小开不停地指东指西,不知不觉车已经开到了刘德华下榻的碧富邑饭店。刘德华下车后,小开要继续送我回家,为了礼貌,我从后座下车准备坐到前座。

    初识十三天(2)

    想不到,刘德华却突然开了口对着我说:“我有样东西给你。”  刘德华不让我坐小开的车,他拿着我的毛衣,要我跟他下车。  我本能地下了车,他却说:“我送你回家。”  望着他手中的毛衣,我傻傻地跟他下了车。  当时我的家在新生南路,离敦化南路的碧富邑有好一段距离,我只是闷着头,一直快步走,一路上他头低低地跟着我,也不讲话。他当时有点胖,走到后来居然脚步沉重,在宁静的夜里,我听到好重、好重的喘息声。不知怎么的,我心里觉得好好笑,只是没敢表现出来。  他对那位小开在沿路上不断炫耀自家财富的态度耿耿于怀,他不知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只是简短地说:“其实我将来不会比小开差。”  这真的是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  终于,我们走到了我家的门口,也让他轻易地知道了我家的地址。  第二天  我们的爱情故事,真正开始于一只手表。  第二天下午他的电话来了:“你今天有没有空,我忘了带表,我想买一只便宜可以知道时间的表。”  对于他的来电,我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从来没有一个男生让我有一股信任,却还期待他所带给我的惊喜。  我刚好没事,轻松地回答他:“好啊!我知道西门町万年大楼应该有这种简单的电子表。”  在电话中,他继续问:“晚上有事吗?”  “没事。”我说。  “你喜欢吃什么?”他问。  “我喜欢吃清淡一点的!我刚好知道有一家很好吃的日本料理,我请你去吃。”这时我想要把好的东西和他分享,尽地主之谊。  他立刻接口说:“那我等一下到你家楼下来接你。”  我很惊讶:“你知道路吗?”  他说:“我有地址,计程车可以带我来。”  挂上电话,我哑然失笑,对呀,他昨天晚上是送我到家门口的啊!  不久后,我们两人现身西门町。  我们话说得不多,吃完饭买单,他快如闪电地抢付了账;去到万年大楼,我挑了一只表,送给了他。  两人散步在西门町的街道上,他忽然问我:“你想看电影吗?”  这是一个不错的建议,我马上回答:“好啊!正好有一部日本观摩片叫《细雪》,我很想去看,应该很棒。”  西门町的人还真不少,在拥挤的路上,我却发现有人轻轻碰触我的手,一次又一次,我几乎可以确定就是他,只是我几度回头望他,他却表现出一本正经,没事人似的。  我感到害怕,想看看那只怪手的主人到底是谁,他却是一脸很无辜的表情。我真的被他打败了,他那么的调皮,却还“演”得这么像,真是个很特别的男生。  (事后他向我解释,是他怕贸然地牵我的手,会被我拒绝,令我又好气又好笑。)  影片开始了,我们两人欣赏着《细雪》这部电影对于男女感情的细腻描述,在黑暗中,却也感应到彼此的情愫正在默默地交流。  散场时,灯光一亮,我俩才一站起来,就撞见提拔我进电影圈的平鑫涛、琼瑶夫妇,他们两人对我报以和蔼的笑容,其实和朋友出来看电影本来就没什么,但不知怎么的,我当时却紧张慌乱的不知如何是好。  第三天  他又打电话跟我说:“我想买一点||乳|液,我没带||乳|液来。”  我说:“不用买了,我家好多瓶,你拿一瓶去用好了。”  他又再次来到我家。拿着||乳|液,还待在我家里,没有准备离开的意思。  我当时呆呆的,觉得两个人伫在原地怪怪的,又想要跟他多相处一下,便自作聪明地提议说:“我要去买面包,我送你下去。”  他有点腼腆,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