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奶姐威武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红楼之奶姐威武第23部分阅读
    就是不错的上司了,像雍王爷这样,不但有震慑力,能力也是顶尖的真是独一无二。

    穆和伦是朝廷中庸派的稳健性人物,为官就秉持着一个字庸,所以五年前雍亲王入住户部后,前任户部尚书本就是八皇子的人,又看不清楚当今对如今国库空虚的不满,和雍亲王清理户部的决心,处处跟雍亲王对着干,不到一年就被革了职。

    换上了如今这位,只会说上司做得对、和稀泥,万事没有自己主意,最适合做副手的穆尚书,穆尚书虽然为官讲究一个庸字,但那只是他在当今乾罡独断下的一种自保手段,并非他是个人事不通,愚蠢古板的人,相反,他为人极会察言观色。

    做了这四年户部尚书,穆和伦早就察觉出雍亲王的深不可测,也非常明白,当今是想借着雍亲王这冷血无情的手段,把国库充盈了,好应对近几年西北边境的蠢蠢欲动,但大概当今却没料到,雍亲王竟然借机将户部几个重要的位置换上了自己人。

    眼前的邹侍郎就是其中一个,使的整个户部的人分了三系,一系自然是效忠当今,一系暗从八皇子,最后一系却已经属于雍亲王,甚至于如今的户部,雍亲王对它的控制力还在前两者之上……这些穆尚书看得清楚明白,但他什么也没说,不说的原因只有他自己清楚。

    穆和伦缕着花白的胡须,对着邹侍郎轻轻一笑:“邹大人就是能干,看你的面色,似乎有所发现?”

    “穆大人过奖了,比起王爷和您的才干,邹某实在不值一提,不过,确实在卷宗内整理出一点惊喜。”邹侍郎是不擅长应酬之人,谦虚了一句,立刻抱着卷宗,走到桌案前,快速打开几个卷宗,将他以朱笔划出来的重点指给雍亲王、穆尚书二人看。

    卷宗上的重点让雍亲王、穆和伦两人看得一愣,随即雍亲王皱眉道:“这是蓬莱洲近几年税负的宗卷,怎么会上升如此之多?税收已经赶上苏扬二州了,不会是蓬莱知府贪功,弄了些苛捐杂税吧?”

    “确实,本朝立国以来,像蓬莱洲这样的贫乏之地,像来不求朝廷赈济就是好年景,像这种连续几年,年年纳税额都在上升的好事,可从没有过。”穆尚书摸着胡子道:“有上进心是好事,但若引得民怨,那就得不偿失了。”

    邹侍郎笑着摇摇头,对二人指着卷宗边示意边道:“王爷、穆大人您二位过滤了,对蓬莱洲这个地方,小的尚算了解,毕竟在那里做过六年的知县,别看那里只是一个小小的贫乏之洲,淡水稀少,可耕种之地也不多,但那里因濒临内海……”

    “报!千岁爷,刚刚雍王府来人,有十万火急之事求见雍亲王千岁。”就在邹侍郎要讲出他了解的是事实时,出去不久的苏培盛,雍亲王的随侍太监,忽然匆忙跑进来打断他的话,给三人见礼后,急忙说出刚刚接到雍王府下人的口信。

    听苏培盛这么说,雍亲王眉头微皱,隐隐散发出一种不快的气息,以为又是王府后院那些女人不安分,训斥道:“荒唐,只有国家大事才称得上十万火急,王府杂事怎可拿来扰乱视听,你出去告诉来人,有事回去等着,等本王归府再说。”

    “可是……可是……”苏培盛被雍亲王些微流漏的气势吓得冷汗直流,可是想想那名下人带来的口信,他又觉得不能就这么退出去,万一等雍亲王回府后追究起来,十个他都兜不住,现在只是千岁爷一时的怒气而已,恐怕等下他就记不得生气了。

    苏培盛了解雍亲王的脾气,因此偷摸擦去额头冷汗,低声道:“可是,千岁爷,刚刚府里来人报,世子和世子夫人回来了。”

    “什么?”这一条消息令雍亲王的冷面第一次露出失态的样子,手里的卷宗竟都没能拿稳,摔落到地上,可见这条消息令雍亲王受了多大震动。

    83玉柳前身

    一旁穆尚书、邹侍郎两人听了也不由大吃一惊,这整个朝廷权贵圈都是知道的,要说雍王有什么缺憾,那就是他唯一的嫡子,亲封的世子在大婚冲喜当晚遭遇火灾,虽宗人府没有消玉碟,但都传闻世子和新娘当晚已经葬身火海。

    可现在本该死去的竟然回来了?穆和伦第一个反应是惊讶,第二个反应却是雍王府有热闹看了,如果回来的真是世子和世子夫人,那他那令废太子敌视、当今和众皇子都很在意,降生有异象的四公子地位可就尴尬了。

    邹侍郎却没有穆尚书想得那么多,只是惊讶的看到雍王一扫平日冷静沉稳的模样,震动之情溢于言表,心道,能够让一向性格偏冷的雍王爷露出如此神色,世子爷在雍王爷心里地位可不简单,上次王府里来消息,二公子夭折,雍王爷也只是面色沉重了几天。

    现在只是一个回归的消息,还不确定真假,就令雍王爷如此震动,可见其在王爷心里地位,也是,正经的皇家大族,哪个会不重视嫡枝血脉呢!当今几次训斥八皇子,也是以他无嫡子,连个庶子都没有为由,不满他八皇子妃辖制的意思。

    两人心神震动的样子,雍王爷这会儿却没注意到,脑海里反而浮现出那一晚梦中出现的声音,十年、十年……距离十年之期只有数月,他的儿子竟然真的回来了,他那自幼聪明过人,在他手把手教导下,懂得收敛锋芒,免遭太子之子嫉恨……

    万事通透,乖巧孝顺的儿子,他唯一的嫡子弘辉,真的回来了吗?雍王爷抓着苏培盛的胳膊,不敢置信的问:“弘辉他真的回来了?真的是?”

    “回主子,府里穿心的下人道,王妃娘娘吩咐他过来传信给您的,而且,府里当差日久的奴婢奴才们,也都说来人就是世子爷、世子夫人长大后的样子。”苏培盛忍着手臂上的疼痛,勉强笑着道,他自雍王难得一见,情绪起伏的表情,心里再次对府里几位主子的地位进行修正。

    本以为随着世子爷的消失,天降异象而生的四公子才是王爷认可的继承人,因此对四公子某些不和身份的行为,他为了给四公子人情,冒着得罪李侧妃的危险给他打过几次圆场,就算刚才来人说世子爷回来,他也不觉得那位体弱多病的世子爷有什么前途?

    但现在看主子的表现,如果世子爷身体康健,哪怕才能平庸,也定会被主子重视的,可惜,他到主子身边贴身服侍的日子短,并没有亲眼见过那位世子爷,只在府里的一言半语中了解一二,大多是说他身体如何不好的,也不知道身体现在可养好了?

    王妃行事一向有分寸,她既然如此传信,加上当晚两人做了同样的梦,那么……雍王想到这里心里一阵激动,拱手对穆尚书、邹侍郎一礼,急切的道:“穆大人、邹大人,本王今日府里有急事,暂且早退,改日再跟两位赔罪。”

    “王爷客气了。”穆和伦慌忙回了一礼。

    “王爷您多礼了。”邹侍郎看着雍王匆匆而去的背影,脑中忽然想起刚刚那几名小吏的闲话,雍王自幼性情喜怒不定?当今做为父亲来说这句话,那真是过于严苛了,在他看来,雍王爷并非喜怒不定,反而是性情真挚,不喜弄虚作假还差不多。

    众皇子们笑得温和、没脾气的就真没脾气了吗?那几位连嫡子都有的皇子正妃们一定会另有见解吧!

    ………………

    雍王府内,众人劝下了情绪激动,哭声不止的雍王妃,知道主子不喜欢这种热闹劲,洪嬷嬷把雍王侧妃和侍妾们都打发了回去,扶着雍王妃,领着弘辉、末月去了王妃居住的正院,为安抚雍王妃激动的情绪,还命奶娘把小郡主英姐儿抱来给哥哥嫂子看。

    虚岁三岁,周岁两岁的英姐儿,是个英气十足,活泼过头的孩子,眉眼虽不够纤细娇嫩,气质却一派凛冽,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末月见了她尤其有种特别的感觉,十年修为精进,解开了玉柳更多封印,让她此刻能够清楚感觉到,英姐儿的气息充满了纯粹的太阴,精气。

    这么特别的太阴,精气,一般极阴之身都难以承受,就算有仙骨都承受不了,可这孩子不但没有丝毫病态,反而健康过头,难道是太阴凹精气化身?可是这太阴,精气从何而来?按玉柳的记忆,太荫精气化身的女仙只有一位……嫦娥!

    难道英姐儿是嫦娥转生的,也许只能这么想了,若有所思的末月没发现,弘辉的目光在看到英姐儿时,双眼瞳孔内,剑型光华一闪而逝,显然,弘辉身体里那位,也注意到了英姐儿的异常,而且,能够惊动圣人化身的异常……

    九天之上,混沌气中的紫霄宫内,与自己化身万体同心的通天教主又一次睁开眼睛,叹息一声:“唉!你们选中的棋子果然失道了,竟然因一己私心,算计下凡渡劫的太阴星主,算计太阴太阳星主,那可是只有圣人才能背负起的因果,如今致使新的太阴星主诞生,太阴星主转世之身若能及早醒悟,斩断情丝,吞噬新太阴星主弱小的太阴凹精魂,还可返回本真,若不能当断则断,只有毁于情劫一途了,果然,这一量劫中的胜算在我吗?”

    “通天师弟还是那么自以为是,他竟然以为天数变化你我一无所知吗?”原始天尊望着飘渺仙云,随意在玄晶棋盘上落下一子,用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口气道:“他的性子太过直率,即使历经三劫,成就圣人,也不明白天地为棋的意义。”

    玄晶棋盘对面,自虚无中伸出一双枯瘦的老手,轻轻一点,一枚黑子轻轻落下后,一道苍老慈和,犹如恒古之初般的声音传来:“本以为历经封神一劫,他会有所长进,罢了……这一次就再给他上一课吧!”

    “呵呵……有点想念他气得跳脚的样子了,通天师弟大概到现在依然没意识到,巫妖大劫时,师兄你以太阴星精气融入红鸾星气练就的仙丹,本就是为了使嫦娥仙子情毒入骨,难成大道,她一开始就是弃子。”原始天尊轻笑着把玩棋子,过了会儿才将棋子落下。

    又是自虚空中伸出一只拿着棋子的手:“世间万物除了道,皆不会持久的道理你应该明白,自开天辟地以来,一劫灭一劫起本就是天道注定,阴晴圆缺,皆不可盈久,你我虽已经布下棋局,原始师弟,可不要忘记,大道五十,天道四九,自有一条变数存在。”

    “师兄可是指那一个区区水灵化身?”闻言,原始天尊长眉一皱,摇摇头,不带任何情绪的道:“我觉得她没那么大的能力,她只是一颗引动通天师弟失道的棋子,而且,她与通天师弟的因果,除了老师和你我,连通天师弟都不清楚。”

    “当年,她也是开天之初诞生的灵物,生性至纯至善,与幽冥血海是完全相反的存在,在通天师弟年轻气盛,被魔祖罗睺重伤,感染魔气,连青萍剑都被魔气侵蚀,几乎自先天坠入后天,后来,老师带着我们找到她……”

    “后来灵智尽失,退化为一眼普通的泉眼,虽不知她又得到何种机缘重新化形而出,但当初你在天庭的化身察觉到她的前身后,立刻设法为她与掌刑仙君定下夙世因缘,后又将她打入轮回里,掩盖了天机,等待这一量劫起……毕竟,通天师弟可是欠着她一个再造之恩的大因果。”

    “如果是师弟的青萍化身转世的话,也许还能够察觉,为了防止这个可能,我可是特意将他的青萍化身封印在弱水水底,师兄请放心,我道门选中的大气运之人一定能够从她手中夺走天庭气运。”原始天尊成竹在胸的道。

    太上老君轻轻叹了口气道:“原始师弟,不要忘记了,她最初的前身可是被天道庇护的先天灵物,天生受五行中木行灵物的亲近,虽说如今已经坠入连后天都不及的地步,但她的根脚却不会停止不前的,别忘记,先天十大灵根各占气运……”

    对话两人没有注意到,他们面前的玄晶棋盘上微光映入天上,显得稍稍有那么点异常,娲皇宫内,功德圣人女娲娘娘面色苍白的手捧伏羲镜,镜中显露着两位圣人的一举一动,在额头汗滴滑落之时,伏羲镜微光一闪,镜中景象立刻消失。

    女娲娘娘舒了口气,面露疲态,却笑着把玩着伏羲镜,自言自语道:“哥哥这个镜子好用是好用,就是太费力了,尤其是对圣人时……不过,总算没有白费力气,当年封神一劫中,四位圣人欺我功德成圣,法力低微,设计与我。”

    84末月恐惧

    “害我大丢脸面,还将灵珠子……现在,轮到我回报你们的厚待了,竟然想用夙世因缘算计她和掌刑仙君,引得通天圣人化身转世失道,你们问过我吗?我才是主宰世间一切姻缘的圣人,也许比起法力,我不如你们,但论起姻缘的掌控,我才是至尊。”女娲娘娘腰间一闪。

    一红光闪烁的精美绣球浮在她的身前,她玉指轻点,一团灵光渗入红色绣球中,立刻使绣球猛的膨胀开来,同时,无数玄奥红线形成的纹路若隐若现,根据女娲娘娘的意识,片刻后,一条独特的红线显现出来,虽然独特,但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只有女娲娘娘才看得懂这条红线真正的意思,她轻轻挑起这根红线,眉头微皱:“他们果然精于算计,竟然是在巫妖大劫之后,封神量劫时,掌刑仙君转世之前的前身,与玉柳仙子种下夙世因缘,年深日久,因果累积,已经不能斩断,这件事看来还需要知会通天教主一声……”

    天人算计,凡人又怎么会了解,在九天之上发生瞬息转变时,这一方小世界内,末月弘辉二人终于等到雍亲王爷回府,末月看了眼神色自在的弘辉,心里却随着下人的通传,渐渐浮现一种莫名的不安,像是有什么不妥的事情要发生。

    就在这时,又有下人通报,雍亲王已经进了王府二门,雍亲王妃听了,忙抑制着激动的心情道:“辉儿,月儿,王爷回来了,可惜母妃身体不好,你们俩替母妃去迎一迎吧!这些年,你父王也没少为你们担心。”

    “是!儿臣遵命。”弘辉面上微带动容之色,一旁末月也跟着点点头,依旧保持着安静沉默的假象。

    两人跟雍亲王妃告退后,随着洪嬷嬷向外走去,刚到正院的客厅,就见一消瘦身材修长的中年男人龙行虎步般,气势万钧的走过来,末月甚至还没来得及看看雍亲王爷是什么样的人,一股熟悉的气息就令她头皮一麻,全身跟着一僵。

    末月的异样,弘辉并没有察觉,也不觉得有什么可紧张的,毕竟,他今世确确实实是眼前这个男人的儿子,并被他亲手教养了近八年,雍亲王对他来说是严父,也是慈父,因此,见雍亲王进来,当即一撩锦袍,跪倒在地,声音微颤的道:“父王,不孝子弘辉回来了。”

    “辉儿?”雍亲王愣愣的看着弘辉,寻找着过去十年的记忆,眉毛一样、眼睛是水家特有的凤眼,鼻子依旧那么秀挺,唇形依旧优美,原本仙童般的外貌变得更加俊美,个子也长高了,已经超过了他,但毫无疑问,眼前这个十八岁的俊美青年。

    确实是他十年前差点失去的那个孩子,只是如今不再是个薄弱的孩童,而是变成一个俊美,康健,体型修长健美,却也结实的青年,雍亲王上前一步,一把将弘辉扶起,情绪难掩激动,拍着他的肩膀道:“好好,回来就好。”

    “父王……”弘辉孺慕的目光落在雍亲王身上,周围下人听到雍亲王毫不犹豫的认下了弘辉世子的身份,有的松了口气,有的却倒抽了几口气,毕竟,正房弱,偏房强的雍亲王府如果多了个嫡出世子爷,那么王府格局必定会大变。

    何况这位世子爷已经长至成年,其他三位公子年龄却还小,二公子四年前夭折了,三公子今年才十岁,四公子、五公子年纪更小,刚刚九岁不提年龄的差距,身份上的差距更大,一个是嫡妃所出,一出生就是继承家业的嫡长子。

    王爷刚封郡王时,这位嫡长子可是当今圣上亲口封的世子,是在礼部上过大礼,随王爷拜过太庙的世子爷,而另三个却都是庶出,就算有品级的侧妃生出的,不也是庶子吗?这以后可有的热闹了,不知以后是东风压西风、还是西风压东风,他们的立场合主子都要好好想一想。

    “小苏子,你带他们都下去。”弘辉的目光却让雍亲王心情更是感慨,大步走向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