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熟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乳熟第27部分阅读
    个人:那天在赌场看见的那个人,不是嘉陵的保安吗,难怪那么熟悉的一张面容。

    他立即把娱乐城的打手召集起来,满县城查找这个冤家对头。

    与此同时,鲜刚也想起了罗成志。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中找到了苏泰生向他通报的这个重要情况:“保安江顺利誓要找回罗成志!”他立即找到其家属,方知道江顺利已外出半月有余。于是,他当即带领支队民警火速向达中县赶去。

    已在黑道上混了多年的罗成志,不用吹灰之力就把江顺利从旅社里揪了出来。先是一顿皮肉之苦,再吊在梁上不给吃喝,逼他说出受谁指派。

    浑身是血的江顺利一口咬定不是做知情人工作的,他明白,如果说出来,他们会不用思考的把他杀掉。

    鲜刚他们是早晨到的达中县,翻阅所有宾馆旅店登记本,就是找不到江顺利的名字。无奈之下,只好走进了县公安局请求支援。

    接待他们的正好是刑警大队的邢队长。

    按照惯例,鲜刚向他们通报了案情。

    邢队长听完案情,不假思索,干脆地应许道:“没问题,包在我们身上。‘人是铁,饭是刚,一顿不吃饿得慌。’现在正是午时,我们先吃饭,再说事!”

    在邢队长等人热情地簇拥之下,他们来到了一家比较豪华的饭店,几瓶五粮春下肚后,达中警方的几位主人个个趴在了桌子上打起了呼噜。

    鲜刚隐隐有些异常感觉,但碍于面子,他只有等待……

    第101章 省厅工作组

    省厅工作组

    省公安厅开始涉足苏泰生“求救”一事了。

    省厅厅长吕育接到苏泰生写来的《求救信》后,很快做出反应,派出了由省厅政治部、纪委、禁毒缉毒总队三个部门联合组成的调查组,风尘仆仆来到嘉陵市。

    调查组的负责人就是禁毒缉毒总队政委胡涛。

    说实在的,能否办好苏泰生“求救”这项差事,胡涛心里的确没个底数。他过去在厅政治部人事处工作过,对嘉陵市情况知道一些,特别是该市公安机关领导层,他了如指掌。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局的班子结构比较复杂,除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外,政治素质也不是一般高。在昨天的电话中,他又听嘉陵市政法机关一名同学说,苏泰生“问题”涉及的范围相当大,情况相当复杂。可是,这个“相当”也提醒了他,趁早多了几手获取第一手调查材料的准备方案。他那对邪恶势力的极端憎恨,对同志的极端负责精神,促使他想方设法办好厅党委交办的这起差事。

    到了嘉陵后,胡涛先从李健全和鲜刚那里初步掌握了一些情况以后,于次日上午匆匆来到市纪委。他认为,无论是礼节性,还是态度性,地方组织一定会热情的重视省公安厅党组的看法。

    可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

    上午八点钟,胡涛一行人来到市纪委的接待室,在向那位值班同志出示证件的同时,和蔼地对他说:“我们是省公安厅的,有些公事要约见你们的领导,请你安排一下,好吗?”

    一听是省里来的,值班干部不敢怠慢,先恭恭敬敬地为他们泡好茶以后,就慌忙溜出去,悄悄走进领导办公室。五分钟后,市纪委副书记何劲松慢悠悠地跨进值班室。

    他那不冷不热的态度使胡涛等同志有些诧异,预感到此行不是一帆风顺。

    双方握手寒暄后,胡涛开门见山:“苏泰生向省厅寄了一份《求救信》……”

    刚说到这里,一直埋头桌案审视他们介绍信的何劲松猛地抬起头,眼睛直勾勾地望着胡涛,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胡涛略有奇怪,但是,这个场合能问他什么呢,只能接着刚才的话茬:“厅领导派我们三人来贵市,想了解一些情况,协助市纪委处理好这位同志的问题。”

    何劲松根本没有听进去胡涛后边的谈话。

    他为省公安厅调查组的到来而感到尴尬。他也为没有注意苏泰生曾经的警告而感到后悔。怎么来得那么快,那么突然?他为苏泰生这封《求救信》而诧异,所疑义,看守所把得那么严,怎么能把信寄出去呢?他妈的,真不中用;他为这封信的内容而惊慌,一个主办特大案件的负责人,一定会知道不少省纪委正在关心的问题,有些情况反映到省里,把事情弄大,怎么收得了场,弄不好,当事人是要翻船的啊,也包括……。他没有敢往下想,开动着脑袋机器思索着应对的一切办法:“妈的,这个台阶如何下啊?”

    何劲松那么积极要收拾苏泰生的本意是为了儿子。从儿子何平的言谈举止中,他已发现了后生与林柬波集团的瓜葛,他们都有些恐慌。他见儿子多次电话约苏泰生出来吃饭,可是次次都落空,有什么了不起,太牛了点吧。他主张把苏泰生“双规”起来,就是想教训教训,出出气,让他少管或不管这宗特大贩毒案件的事,最低不要把事态扩大化,不要把火烧到儿子何平身上。不料弄巧成拙,越发不可收拾,这不,都把省公安厅的人都招过来了。

    “苏泰生这个人啦,你们就别提了,他既傲慢,又顽固,在问题面前根本没有认识。我们本打算批评一下算了,可他就是不认错,结果怎么样,弄来很多人站出来检举揭发。我们只好立案,一审理,发现问题还不少,市纪委只好把他‘双规’起来,这也是对他和组织负责嘛!”何劲松沉默许久后作出了如此狡辩。

    “我们想了解他当前的主要问题,以便好配合。”胡涛急切地想看到苏泰生所犯“错误”的调查案卷。

    “根据群众检举,我们正在调查,等有了结论一定向你们通报。”何劲松显然不想让胡涛他们知道得太多。

    “据我们了解,你们已经把他刑事拘留了?”胡涛直截了当质问。

    “有这等事,我怎么不知道,可能是检察院那帮人插手了。我过问一下再说吧。”何劲松借机来了个骑驴下坡,但却为胡涛他们提供了入手的机会。

    “你们有时间也可以到市检察院了解了解情况,有问题咱们再商量,再研究,如何?”何劲松说完就站了起来。

    这是老狐狸惯用的逐客令,也是他现在唯一的缓兵之计。

    胡涛等人走出市纪委时,时针刚指向八点三十分……

    “妈的,没想到半个小时就把我们给打发了!”随行的省厅纪委张新民把嘴翘的老高:“远远地从省城来协助他们解决好这个案子上的问题,不说吃顿饭,就礼节性也应该有个介绍案情、通报情况的会吗!太不够意思了!”

    胡涛勉强笑了笑:“管他的!他逐他的,我们干我们的。”

    他们没有回宾馆,漫步在大街上兜了两个圈子后,突然径直来到了市检察院。他要不动声色的触摸苏泰生被刑事拘留的起因,必须从阅览林柬波特大贩毒集团案卷入手。案卷现在正在检察院办公室,因为反贪局昨天刚刚送来,欲报逮捕。

    去市委纪委之前,胡涛已私下与政法大学时期同学王时祥联系好了。

    王时祥现在是办公室主任,有一定的正义感,对市里一些领导人的做法愤愤不平。他曾在电话里向胡涛分析的一段话很有哲理:“他们划不来用自己的政治前程为一个快死的罪犯打赌,而是为自己,为自己过去与他们的利益纠葛而阻拦你们罢了!”他决意网开一面,给他们一次阅卷的机会。

    当胡涛问到那些人为什么与苏泰生过不去时,王时详说得非常精彩:“因为苏政委查到了他们的要害。他们有权,他们可以结束这起案子,派他去侦破另外的案子;他们可以把他拉下有牵扯他们的案子,换上他们自己的人自己查自己。”

    王时详是位忠诚卫士,他的政治条件允许他知道省公安厅当前的决心。

    可是,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要公开去阅卷,个别领导人一定会追究他的责任,甚至丢掉这份来之不易的饭碗,只能悄悄摸摸。

    胡涛为他出了个先斩后奏的主意,趁领导还未打招呼之前,来个糊里糊涂办,以上级工作组为由蒙混过关,出现后果后由省公安厅协调解决。

    可是,王时详仅给了他们一个上午的阅卷时间。

    面对那些案卷,他们对“林案”办案人员敬慕之心,油然而生。案卷分为侦察类、审讯类、调查类、证据图片类、物证类、扣押物品类等。厚厚18本案卷,仿佛像一座大山,仿佛像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大海……

    管档案的同志不等他们过问,主动介绍:“这个案子办得好,挖得深,是我市当前毒品案件的精品,案卷整理到位,十八本案卷呀,难得啊!”

    说实话,让从未接触过“林案”的人不足半天时间把这么多案卷读完,要点记完,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他们没有选择,只能先读为“快”。

    经过分工,每人抱了几本卷宗各自阅读起来。

    在不太宽阔的办公室里,只听到翻阅案卷的响动声,烟雾茫茫的下面一片寂静。有同志“哎呀!”一声,把静止的氛围突然打破,三人同时掐灭手头的烟头。

    “这么多涉案人员,苏泰生的危机可不小啊!”

    “这里边一定有猫腻,省厅纪委应该介入这起案件里来……”

    胡涛左手放在嘴边,“吁——”了一声,示意安静。

    同志,这里暂时不是你们讨论的地方呀。

    第102章 孤注一掷

    孤注一掷

    正当胡涛秘密接触“林案”相关情况的时候,何劲松已在大龙宾馆召开秘密会议。豪包间一张茶几上不断地晃动着任永华、龚然等人油光脑袋的影子。

    “开始,我就主张对苏泰生温柔一点,你们就是不听,怎么样,他把省公安厅的人都请来了,你们说咋个弄?”何劲松有些悔悟,已有如剑刺在喉之危感。这位一向谨慎,为儿子事情贸然犯下这等过错的人,当然明白严肃的纪检工作是绝不允许这么做的。他心一急,不等他们开腔,先劈头盖脑地训斥了他们一顿。

    任永华不以为然,不高兴的顶了回去:“亲爱的何书记,我的岳丈啊,你这个时候埋怨有啥子用,只有破釜沉舟,才是我们的出路。只有把案子坚决地办下去才可解围,你我才可解恨。如果说我们把苏泰生错抓了,错关了,那么,责任谁来负?是你,还是我?再说,你我能负得起这个责任嘛?”他口若悬河,从自身处境出发向他的老丈人施压,分析利弊,黑心地坚持从重从快处理原则。

    这可能是“错上加错”理由的再现。

    已失主见的何劲松,这个时候只能任女婿摆布:“那你说该怎么办?”

    “现在只有抓紧办!万全之策,就是公检法联合办案。只要把苏泰生起诉成功,不就万事大吉了嘛!”任永华已破釜沉舟了。如果继续坚持过去错误行为,让案件尽快起诉是他们当前唯一选择。

    “那你们看着办好吧!”何劲松带着一种矛盾心理,起身扬长而去,借机把皮球踢给了任永华、龚然他们。

    “这几天你们该审出了点名堂吧,可不可以认定他有罪?”龚然是个老滑头,本意是早溜早安然,但听任永华刚才这么一说,以为他的“突击审讯”有了效果,已经抓到苏泰生把柄,便急切地问道。

    “认定他有罪还为时过早,可是,只要时间允许,一定会弄出个名堂。我就不信,谁没个违法的事儿。”任永华简短的几句话说出了他执法的整个认识观。

    龚然听到这里,不尽暗暗打了一个寒战。与这些人打交道,真是与狼共舞;有这样的人当反贪局局长,不知还有多少公务员要倒霉。这个时候的他,在丑陋的人面前已迷途知返,正要起身告别,任永华一阵j笑把他拉了回来:“到这份上,溜是溜不掉的!”他阴沉的脸上露出恶相,“省上的人是喝洋酒,唱洋歌,抱洋妞的。你这几天多陪陪他们,让他们吃好,耍好,安排到几个有名的景点游一游,再找几个漂亮的‘鸡’让他们玩玩,然后把他们高高兴兴地送走,为我再争取点时间,怎样?”

    压力之下的龚然虽然质疑地“哼”了一声,但表面还是满脸堆笑。

    龚的心思怎能瞒得过久经沙场的任永华,初次感到其人思想的不稳定。

    “这个盟友不能离我们而去呀。”

    他明白,要治这人的动摇病,只有一位“医生”,那就是胡福臣。

    下午,他借汇报案件之名专程来到了胡主任的办公室。

    “任局长,你那边的情况怎样?这几天老不见你,我正准备过去看看呢。”胡福臣不等任永华开腔,先大着嗓门喝问。在他看来,任永华比自己的儿子还要好使,直截了当更有亲切感。

    “最近省公安厅来了几个人,是专门了解苏泰生问题的。”

    “查他违法违纪?把案子交给他们不是更省事嘛。”

    “如果这样就好了。估计是冲我们来的。”

    “凭什么?”

    “听说苏泰生的老婆已到了省委,周书记亲自接见了她,很重视他们反映的问题,初步定为政治事件,特让公安厅下来了解情况。”

    “她一个女流之辈,怎么见得到省委‘一把手’了?”

    “胡主任,部队的能耐要大大强于地方啊!”

    胡福臣头上已有了汗珠。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一件过去看来比较平常的事情,怎么现在引起这么多麻烦,已弄到省里主要领导那里去……

    他在办公室转了两圈,忽然对任永华说:“不管怎么说,问题要由地方处理。不管哪个过问这个案子,只要证据确凿,谁都不能怎么样。你最近把工作重心放在这个案子上,胆子再大点,步子再快点,不管采取什么办法,把证据固定好,办成‘精品’,谁也没法插手。”

    任永华趁机说:“我倒没有什么,只是时间紧了些。我刚才给龚然说,让他设法把胡涛拖几天,他好像有些忧郁,有些推责任,你给他打打气?”

    胡福臣心头一震,微微颤抖了一下,既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任永华说:“船到激流之中,怎能调头!”

    对这句话,任永华也有所思。

    胡福臣趁其忧闷的机会,拍着肩膀,把任永华乐哈哈地送出了办公室……

    第103章 层层冲关

    层层冲关

    胡涛还是想见一见苏泰生,只有见到他,才能弄清“案件”的真相。

    他向广南市局提出要求,该局分管局长脸带难色:“这是嘉陵市的案子,已有市里领导打招呼,没有嘉陵市检察院的手续,任何人是不能提审的!这是禁区,还是另想办法吧。”

    他让嘉陵市公安局想办法,龚然的态度:争端比较多,不便插手。

    他们向市反贪局说明了来意,答复是:等待通知。

    可是,等了一个星期,也没有接到反贪局一个电话,更没有见任何人影。他派人去催,都是高兴而去,扫兴而归。无奈之举,他们又找到了嘉陵市纪委,何劲松推说:“反贪局的案子,我们不好去管。”明显在踢皮球。

    “看来这个市一些人不但不欢迎我们来捅这个马蜂窝,也不想让我们见苏泰生嘛。”老张已敏锐地感觉到不太正常的那一面。

    “越这样越说明苏泰生的‘案件’不正常,越说明有贪官在把持,在竭力阻拦!”小吴拍打着桌子说出了一直压抑在心里的看法。

    “说得对!这件事很复杂,已超出了我们工作组处理问题的范围。”胡涛扫视了一下屋里同志,把喝水的杯子重重地放在桌子上:“但是,我们要坚持留在这里,待把问题摸清楚后再说!”

    就在省厅工作组一筹莫展之际,陈耀武特意为董尹良举办了一次恢复工作的“庆贺”宴。在餐桌上,他悄悄对董书记透露:“省公安厅已专门派人来调查苏泰生‘案件’的立案原因啦”

    “唉,啥子!”董尹良端起手中的茶杯,一扬脖子,内装的满杯五粮液一饮而尽:“你再说一遍?”

    “我们嘉陵市这场闹剧已引起省委周书记的关注,专派省厅胡涛等人摸情况来啦。”陈耀武重复了一句。他特意设宴的目的,就是要向董书记透露这起情况。他认为,要让省厅工作组同志走出尴尬的局面,非董尹良不可。他更想利用他那不可代替的威望与直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