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四十亦如花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女人四十亦如花第13部分阅读
    眼见得汽车右前方有一个人在骑自行车,可是王伟山却像没有看到一样。没等何雯尖叫出来,汽车似乎跳了一下,骑自行车的人就已经在右前轮前扬了一下手,然后翻了一个跟头,被抛到车后去了。

    随着何雯的尖叫,一声尖利的刹车声,车子停了。王伟山的脸色由青而白。但是仅仅十几秒后,王伟山就快速下了车。走近被撞者端详了数秒,快步回到车前,拿出电话拨了120。之后,隔着车门,何雯听见他又拨了两个电话,声音很低,听不到在说什么。接着,王伟山叫何雯赶快下车,离开这儿,打车回s市。

    惊慌失措的何雯两腿发抖,捏着提包,强作镇静,返身往w县市区走。一路上吓得连头也不敢回。

    王伟山支走何雯,马上从工具箱里拿出工具,卸下了车牌,把车牌塞到后备箱里的抹布下后,王伟山也退到离车二十多米处,点着一根烟,远远地等着。

    120救护车六七分钟后到了,几乎是同时,另外来了两辆车。从车上下来几个人,其中有两个就是王伟山打的电话。

    这两个人先招呼围上来的看热闹的人辨认一下地上的人,请他们通知家属,接着让120把人抬上车,救护车一路响着笛走了。

    等人散尽了,王伟山才走向那两辆车,其中一个三十多岁穿休闲装的男子请王伟山上了车。车上,告诉王伟山:“被撞的是个快六十岁的老头,看样子已经不行了。送到医院尽力抢救吧。”又告诉王伟山,周围看热闹的人都说不认识这老头。

    王伟山叹口气,说:“抓紧找,无论如何赶紧找着家属。”

    休闲装男子答应了。

    王伟山连夜回到了s市。第二天就没有上班,呆在家里等消息。早晨,w县打来电话,说被撞的老头当晚就死了,家属还没有找到。等到第三天,w县又打来电话,说是家属找到了。老头骑着车去走亲戚,两天没回来,家里人找来找去,才找到医院。

    王伟山就问:“家属什么态度?”

    w县那边就回答:“有一个得了癌症的老太太,一个儿子。倒是没有闹腾,只是一再说要见开车的人,我们找借口拒绝了。”

    王伟山沉思了一下,告诉那边:“四十万以内,把这件事处理了,要快。不过,记着,对家属要安抚,一定要让他们愿意才行。”

    何雯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去看扭伤了脚的柳青的。人虽然坐在那里,听另外三个人聊天,也有一搭没一搭地插话,可是回想起那天的情景,还是心惊肉跳的。再加上事情还没有个结果,更是心神不宁。

    一天后,w县又打来电话,说是和家属协商好了,三十八万。王伟山就让何雯到银行提了四十万元,打了车直奔w县。

    也许是心有歉疚,王伟山坚持和w县的人一块儿去见家属。把钱交给死者的儿子,死者的老伴,那个满面病容的老太太,又抹着眼泪说,要见见开车的人。w县那个穿休闲装的男子就安抚她:“老太太,钱你拿到了,就别再提这件事了。”

    事情终于处理完了,王伟山暗中松了一口气,把剩下的两万块钱硬塞给休闲装:“辛苦了,去买几条烟。”

    第六十一章 后者居上

    春节到了。

    柳青因为扭伤了的脚还没有完全好,婆家只好不回去了,所以早在大年二十几就操心着嘱咐杨毅给婆家买了许多的年货送回去。杨毅临走时,柳青又嘱咐他带了两千块钱,一并送回去。

    等到大年三十回娘家吃年夜饭的时候,柳青看到杨毅又空着两只手,悠悠然地上了来接自己一家的安子杰的车时,心里是老大的不痛快。

    坐在车上,柳青不语,在脑海里搜寻了几遍,似乎杨毅自和自己结婚以来,就没有过在节假日回岳父岳母家时,主动地提出来买点东西!

    曾经有一次,柳青在杨毅大包小包回父母家,空着两手回岳父岳母家的时候,很正色地问杨毅:“都是父母,为什么不能一视同仁?”

    杨毅很自然地说:“你父母不是什么都有吗?他们又不缺这些。”

    柳青虽然听着杨毅的话明显的不对,并且也反驳了:“这不是缺不缺的问题。”

    但是自己也觉得父母家的条件是比婆家好,再说,为了一点儿钱或一点儿东西和婆家争,怎么也不合适。夫妻嘛,分得那么清,较得那么真,还真是没劲。从此以后,柳青不再提杨毅厚婆家薄娘家的事情,可是柳青两口子条件毕竟有限,所以柳青只是在厚待婆家的时候,自己回娘家的时候也不太薄了娘家。当然柳青的心里很多时候是觉得对自己的父母是有歉疚感的。

    今天,看见杨毅一如既往地理所当然,柳青的心里是憋着疼:这么多年了,他也是四十岁的人了,怎么还是缺肝少肺的!

    自从上次和杨毅吵过架以后,虽然夫妻俩个看起来和好如初了,但是柳青的心里却生出了一丝隔隙:杨毅的心并没有完全在这个家里!

    柳青冷静下来,发觉自己今天的情绪完全是对杨毅不满的一种潜意识的流露。不满什么?柳青在心里叹了口气:将近二十年了,自己的辛苦和操持,究竟值不值?

    回到父母家,屋子里已经摆了一大桌子酒菜。人嘛,除了大姐一家回婆家去了,其他的都到了。

    柳青一瘸一颠地拉母亲到卧室,将一千块钱塞给母亲。那是柳青还完房子的月供,连冬衣也没有买省下的。

    母亲坚决不要:“青子,你留着,去买件棉衣吧。或者留着给小宇用。”

    柳青的鼻子发酸,按住母亲的手:“妈,你不想让我好好吃饭了?拿着吧。”笑笑:“这冬天马上就过去了,不用再买棉衣了。有钱不买半年闲嘛。今年冬天再说。”

    母亲只好将手缩回:“那我给小宇攒着。”

    柳青的不良情绪一直持续到晚上。小宇和杨毅父子两个围着一堆零食,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着春晚。柳青坐了一张小椅,不远不近地在阳台上,索然无味。

    快新年零点时分,落地窗前腾起一片烟花,震耳的鞭炮声也密集地响起。小宇兴奋地拿了两只近一米长的烟花,同时点着,伸出了窗外。

    柳青看到,烟花爆开的瞬间,异常地绚烂璀璨,划过夜空的五颜六色,如同许多五颜六色的闪耀着的精灵,在空中翩翩曼舞。但仅仅数秒,就游弋着,冷淡并消逝了。方才被照亮并温暖的夜又恢复了幽暗。放眼远望,夜空中,此起彼伏的烟花,绚烂,消逝,绚烂,消逝……

    柳青的心里充满了伤感:最美的,有时候也是最容易消逝的。

    等到大年初二,几个要好的姐妹约了一起来给还瘸着腿的柳青拜了年。她们走了,柳青的心里竟然很迫切地想去上班。

    一周的年假很快就过去了。春节后第一天上班,早晨十点的样子,小石过来悄悄对柳青说:“柳老师,徐副主编让你马上过去一趟。”

    柳青的脚还是没有好利索,一进徐亚莉办公室,就赶紧摸到沙发上坐下,嘴里还跟徐亚莉打趣:“都说瘸子的路多。你明知道我的脚还没好,有什么事情不能打电话啊?”

    没有听见徐亚莉回答,抬头一看,才发现徐亚莉皱着眉头,有些怪怪地看着自己。

    柳青有些莫名其妙,也低头看了看自己,没有什么不正常啊。于是问:“怎么了?”

    徐亚莉起身,走到柳青另一边的沙发上坐下,把手里的几张纸放到柳青面前:“青子,这是你的整改报告?”

    柳青拿起来看了看:“没错啊,是我的。”

    徐亚莉叹了口气,将另几张纸也放到柳青面前:“那你看看这份报告。”

    柳青拿起那份报告,快速浏览了一遍,笑了:“这思路和方案和我的是不谋而合啊。”

    徐亚莉又说:“你再看看,是谁的?”

    柳青翻到最后一页:“是丁壹啊。这小姑娘还真是挺能干的,是个好苗子。”抬头看着徐亚莉:“哎,亚莉,这丁壹有时候还真是像你。”

    徐亚莉往后靠了靠,瞪了柳青一眼:“你啊,你怎么会让丁壹替你交报告呢?”

    柳青愣了,看看徐亚莉,心里有些明白了,但是嘴上仍然说:“这和交报告有什么关系?两个人的想法巧合地相似而已。”

    徐亚莉抓过两份报告,翻开,拍着说:“你仔细看看,岂止是相似,几乎就是完全相同嘛。丁壹聪明的是,将方案实施细则略作了修改和补充,而且将开篇语和结束语都做了改动。”

    柳青的眼睛在两份报告上仔细将内容做了对比,不错,内容很多是相同的,不过丁壹报告的实施细则好像比自己的更细致完善。抬头盯着徐亚莉的眼睛:“不可能!”

    徐亚莉说:“我告诉你经过,你就会知道是可能的了。”

    柳青的整改报告是丁壹交到徐亚莉处的。尽管徐亚莉告诉丁壹,所有的报告必须要在下午下班前交到总编处,丁壹在交了柳青的报告后,还是请求将自己的报告拿回去修改。

    徐亚莉说:“丁壹,你的报告我已经看过了,还不错。时间来不及了,如果没有大的修改和补充,就不用拿回去了。”

    丁壹坚持说:“我有新的想法,必须重写报告。徐副主编,如果您同意,明天一大早,我会及时将我的报告交给主编的,您放心吧。”

    如此,徐亚莉就同意丁壹将报告拿回去修改了。

    徐亚莉看着柳青不相信的眼光:“我知道你不相信,也不愿意相信。可是,当初我看了我们采编室里的所有报告,你的报告有创新,可操作,所有我特意挑了出来准备重点讨论的。当时丁壹的报告,根本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柳青不言语了。徐亚莉继续说:“今天早晨开会的时候,上面说,你和丁壹的报告都不错,但是讨论以丁壹的报告为蓝本。上面既表扬了我们采编室,有丁壹这样的年轻人,也批评了我们采编室,说有些编辑,年龄不是很大,就没了干劲,一味摆资历。这话说的什么意思你也一定明白的。”

    柳青只好说:“上面的意思我当然明白。报告这事,只是你的猜测。”

    徐亚莉起身,走到办公桌前,拿起电话,告诉小石,让丁壹到办公室里来一趟。

    几分钟后,丁壹袅袅婷婷地敲门进来了。

    徐亚莉很客气地让丁壹坐到沙发上,给丁壹端来了一杯水,微笑着说:“小丁,整改报告马上要讨论定稿了。我们采编室以你的报告为蓝本讨论补充。你的报告很有新意啊。”

    丁壹脸上的喜色很明显,但是神态还是很端庄,语气还是很谦虚地说:“是吗?主要是跟着几位老师,我学了不少东西。”

    柳青端着水杯,看着丁壹的眼睛,神情淡淡的,似若无其事的。

    徐亚莉看了一眼柳青,对丁壹说:“小丁,我记得我看过你第一次的报告。你的前后两次报告,好像根本不一样。第二次要比第一次具体,也更符合我们这几份报纸的实际嘛。”

    丁壹的脸微微红了,眼睛在柳青和徐亚莉的脸上转了一圈,旋即落落大方地说:“我的第二份报告,是借了柳老师的思路和方案。这得感谢柳老师。不过,我觉得,柳老师的思路和方案还可以更细致更完善。所以我就……”随后,将脸直接对着柳青:“我一直还没有机会把这件事情告诉柳老师,相信柳老师不会和我一个小辈介意的吧。为了报社的发展,我想,群策群力也是应该的嘛。”

    柳青在心里说:这个丫头,不但脑筋够用,而且伶牙俐齿的,够厉害的。不但堵了我的嘴,而且还让自己的‘借用’也冠冕堂皇的。

    但是听见丁壹亲口承认了自己的报告被她‘借用’了,柳青的心里也是犯堵。可是这事情只能是哑巴吃饺子,自己在心里数,绝对不能对别人说的。

    第六十二章 生死一念

    这天下午,梁丽萍进了主编室,看见副主编徐亚莉也在,知道这是一次比较正式的谈话,心里就有些打鼓。

    主编客气地请梁丽萍就坐,和梁丽萍一番寒暄过后,说:“小梁啊,你也是老职工了。我就直接说了。”

    看梁丽萍点了点头,继续说:“这次报社重组,人员有了很大的变动。关于你,我们也知道你的困难,老人和孩子都有病,你自己的身体也不是很好。有时候忙了工作就无法照顾家里,忙了家里,工作就受影响。所以,我们对于下一阶段你的工作,暂时还没有具体安排。社里考虑的是,既要不影响工作,又要让职工照顾好家庭,想对你的工作做个调整。当然了,还是要事先了解一下你的想法。小梁,你对你的工作,有没有什么要求?”

    梁丽萍听完,没有说话,低着头,吧嗒吧嗒地开始掉眼泪。

    主编和徐亚莉四目相望。主编有些无奈地又说:“小梁,社里这也是照顾你。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出来。”

    梁丽萍依旧不语。刚才是掉眼泪,这会子开始抽泣了。

    主编挪了挪身子,臀部在椅子上蹭了蹭,站起身:“小徐啊,你和小梁谈谈。我先出去一会。”说完,走出去了。

    看主编出去了,徐亚莉说:“丽萍,你哭什么。社里也是征求你的意见,还没有完全定下来嘛。”

    梁丽萍抽泣着说:“亚莉,你说,这要是给弄下去,别人会怎么看我,会怎么说?我又不是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谁的家里没点事啊,为什么偏说我影响了工作?哪回的稿子我没有按时交?”哭着说不下去了。

    徐亚莉对梁丽萍的眼泪也是有些无奈了。递给梁丽萍几张面巾纸,说:“你也别想得太多了。这次调整岗位的也不是你一个人。”看梁丽萍依旧哭个不停,只好摆摆手,说:“算了,别哭了。这事——,明天再说吧。”

    下班回到家,在厨房做饭的时候,梁丽萍还觉得气闷,不由得对在身边帮忙的林健叨叨:“我们采编室里那么多人,别人的家里也不少有事,为什么偏偏是我?”

    林健不在意的说:“哪个部门不是拿工资呢。”

    梁丽萍听到工资,更觉得心里窝火:“到了别的部门,工资只会比现在少,不可能比现在多。”

    林健把手里的葱扔到案板上:“少就少了呗。”

    梁丽萍没有抬头,继续发牢马蚤:“少就少了呗?你是不当家啊,你不知道现在的物价有多贵。”

    林健皱着眉头,实在不愿意听梁丽萍的婆婆妈妈,于是,转身到客厅看电视去了。

    扣儿学电脑还没有回来。

    梁丽萍把菜端了出来,夫妻两个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等女儿,梁丽萍忍不住又抱怨:“这要是被调了岗,别人以为我是烂泥扶不上墙呢。不行,明天我要去找领导把这话说清楚。”

    林健瞅着电视,不言语,但是脸色也不好看。

    梁丽萍自顾自地继续叨叨:“重组,重组,这样重组,还让不让人活了……”

    林健“啪”的一下,把电视遥控器拍在了桌上,对着梁丽萍大声说:“你能不能不把你们单位的那些破事拿到家里来唠叨?”

    梁丽萍吃了一惊,随即说:“什么叫破事?这些事,又不是和我没有关系。再说了,这些事,我不和你说,和谁说?”

    林健不耐烦地挥挥手,吼道:“我不想听!你不高兴了,回来就叨叨发泄,我td又不是个垃圾桶,是收你的垃圾的。整天外边烦了回家烦,你还让不让我活了!”

    梁丽萍委屈加气愤,也索性放开了吵:“我怎么不让你活了?你不是活的好好的么?家里的事情你操了多少心?不是为了家,我能是这个样子?工作我难道干不了?我这里倒是猪八戒照镜子,外边不是人,里边也不是人了!”

    饶是林健这些年的脾气磨掉了很多,还是抓起桌上的盘子抡开了胳膊,使劲地摔到了地上:“你td不让我吃饭,老子就不吃了!”砸了盘子,青着脸,气咻咻地摔了门走了。

    屋子里静了下来,梁丽萍这时候倒没想起来哭。一个人木木地坐在那里,心里也是木木的,灰灰的,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没有意思。呆坐了一会儿,起身进了卧室。

    扣儿回来,第一声就是叫妈。没听见回答,进了卧室,看见母亲刚刚放下平时打胰岛素的诺和笔。

    扣儿将一块热乎乎的烤地瓜放到母亲手里:“妈,地瓜,还热着呢。赶紧吃。”

    梁丽萍望着扣儿的脸,疼爱从心里涌起:“妈不小心,摔了一盘菜,还有一盘。你去吃饭吧。”

    听见扣儿到了客厅,吃惊地哦了一声,又听见扣儿稀里哗啦地收拾地上的碎盘子。

    梁丽萍抱着那块热乎乎的地瓜,禁不住心如刀绞,泪如泉涌。起身掏出手机,打给柳青:“青子,我,我药过量了,你赶紧过来吧。”

    不等柳青回答,扔了手机,一叠声地叫扣儿:“扣儿,扣儿,给妈拿糖罐来,拿白糖罐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