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的重生日子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林夏的重生日子第66部分阅读
    摇了摇头。请使覥aottp:wen2访问本站。

    曾几何时,她也是这样。

    初中的时候看郭敬明韩寒,高中看台湾小言,到了大学,初次接触网络小说,就被深深的迷住了。

    网络小说粗浅易懂,情节曲折有趣,有不仅仅只局限于言情,修仙,宅斗,宫斗,种田,权谋,法律,推理,军事,历史等等各种类型,应有尽有。

    这么多类型,总有一款是你爱的。

    林夏百~万\小!说很杂,同一类的文看多了,不免有些审美疲劳,自然想换换口味。当书虫时间长了,肚子里一肚子的文章和故事,这才有了她现在的故事。

    当初写青春文学,也不过是恰逢八零后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她顺便搭一股东风罢了。现在有了名气,她何必写自己都觉得酸的文,自然还是写自己最感兴趣的网文。

    《锦绣》已经完本了,等这次回去,写个什么类型的题材呢。

    《尘缘叹》是网络小说刚刚流行那会儿,沿袭青春文学的功底,仿照沧月那种类型的武侠风写的一部关于前世今生的爱情。

    现在她自个回头看,都觉得酸。

    《谋尽天下》是权谋,《小富即安》是种田文,《锦绣》是宅斗文,接下来写什么呢。

    网游文,她一直想写一本像《微微一笑很倾城》那样的文章;还是现代职场,她有过职场经历,可以写一本迎合现代都市白领的职场文,另类的《杜拉拉升职记》;还是写一本纯粹的言情穿越文,如《步步惊心》;还是来一本宫斗,像《甄嬛传》。

    哎唷,想法太多。头都大了,可得好好想想,好好想想。

    林夏脑子里闪过无数个念头,心里碎碎念,关上了卧室的门。

    到了小时的房间,林夏郑重取出包里的锦盒,打开了来。

    锦盒里的沉香手串,闪现着沉静的色泽。

    关于沉香的颜色分级,众说纷纭:一般均认为以色黑有光泽者为上品。惟据陈让的海外逸说记载,沉香颜色有五种: 第一级为绿色。第二级为深绿色,第三级为金黄|色,第四级为黄|色。第五级为黑色。

    在一般认知中,以为沉香树脂的颜色为黑色,但其实树脂含量较高的沉香中,黑色反而少见。

    沉香在燃烧前几乎没有香味,其树脂浓度越高者。燃烧时的香味越是醇而温和且不具辛、苦之味。

    这就是大多数小说里面描写的高档沉水香,或者沉香木的熏香。

    玉指捻起一颗珠子,在灯下仔细看了看。

    发现它单单从外观上来看,和普通的木头没什么区别。用指甲轻轻刮了刮,果然,用手就能刮下来。

    看着林夏手里的一丁点儿木屑。小时面露惊奇,不禁出声道:“这是什么木头,居然能用手刮下来。”

    林夏喃喃道:“果然是奇楠。”

    用舌头舔了一下。有些甘苦,下意识地用手擦掉口水, 竟然搓出细泥来

    上等的沉香木,能捏屑成球。

    这一串手链,果然值钱的很。

    只是这东西对别人来说价值千金,但对林夏而言。确实不过是普通玩意。这种凡人用的沉香木,空间的仓库里面多的是。

    想必云灵书作为修真之人。并不好这些身外之物,所以就都随手丢弃在了一旁。

    林夏整理仓库的时候发现,很多东西都是用一种白色不知什么质量的袋子装着,仍在各个角落里,虽然有架子,却也没人将这些东西整理一下,一一摆放好。

    后来还是林夏看不过去了,每样东西都经过她的手整理放好,所以对沉香,她是有印象的。

    这在外面珍贵不已的沉香,在空间里不过是最普通之物。估计赵昕的空间里面灵宝更多,毕竟有一个能长东西的空间,她还能种各种值钱的东西。

    比如千年灵芝,万年大红袍之类的。

    而回家之后,为了不让老妈发现她经常换手链,她手上一直带着常带的那条比较朴素的链子。

    不过这沉香对人身体确实很有好处,所以林夏将手腕上的链子取了下来,把谢芳华送的戴上了。

    木头的看着有些笨重,但也别具风味。

    明天穿那套有点名族风的衣服,一定很配这条手串。

    “真好看。”小时道。

    她从来不夸人,眼下这话一出,林夏不免有些喜滋滋的,对着灯光看来看去,“确实不错,真是笨,以前怎么就没想过买条木头的链子带着玩玩呢。”

    那些明星,或有钱的富二代手腕上都带的是木头串子,确实比玉石轻便,而且护理效果也不差。

    就一条链子的价格而言,手链固然没有木头的贵,不过手链的优势在于是成套的,总体价格就比它贵了。

    一套首饰,若缺了一条链子,那就不美了。

    喜了半天,和小时聊了一会儿,便回到柳雪的房间了。

    小时虽然冷漠寡言,却也不是一个无趣的人,她也喜欢上网。何况他们做保镖的,别的什么没有,当时高科技的电子产品是一定都配套了的。

    她不在的时候,小时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看那些网络上的器械,什么最新的枪啊,解电子锁各种锁的方法啊,或者和同行聊天,得到江湖上最新的情报。

    一点也不用林夏操心。

    第二天,林夏坐上了林老爸车,一家人往溪水镇行去。

    二姨和舅舅离家乡近,隔三差五就往那里跑,倒是不用和他们一起过去。何况,这么多人去了,外婆家也没有这么多房间给他们住。

    除夕是外公的生辰,林夏也是上辈子近二十多岁的时候才知道。

    因为童年的一些习惯,她对生日这种事一直都不是很上心,也就是因为小学的时候一直要填写自己的出生年月的资料,才记住自己的生日。

    在林夏二十二岁也就是外公七十大寿那年。小舅为外公举办了一个小型的生日聚会。

    没有电视上那样豪华和气派,云香鬓影,只有家里嫡亲的几个亲人,却让人感到浓浓的温馨和满足。

    在宴会完的时候,小舅的总结发言里,讲了很多很多。

    大致的林夏现在都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当时的她很触动,收获良多。

    是小舅,教会了她感恩。

    感恩于现在的生活,钱多钱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家人在一起,大家身体健康,一切如意。才是最重要的。

    而之后,大姨的谈话,才让林夏真正走进了外公的生活,走进了那个苦难的年代。

    看着窗外一闪而逝的街景,林夏陷入了沉思。

    她一直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够苦逼了。

    上学吧。这成绩不好不坏;这长相吧,不上不下;这家世吧,不富不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好容易找工作了吧,从当初的两千慢慢涨到穿越前的四千五。饿不死她,也撑不到。

    而听了外公的故事,林夏才明白。她们是因为得到的太多,才想要拥有更多。

    他们那个年代,现在的她们真的很难想象其中的艰辛。

    外公生了四女一子。

    林老妈排行老三,不上不下,居中。

    因为子女多。为了养活家里,让孩子们有一开口饭吃。不得不到处找事做。

    可在他们那个年代,就算你愿意吃苦,能够吃苦,却也是没有吃的给你的。

    村里所有的年轻劳力都得集体上工,早出晚归,一年到头做的那几个工钱,根本不就够家里几张嘴吃的。

    怎么办,还有五个孩子要养活。而当时,国家是不允许大家私下里买卖东西的,因为这是资本主义,这是违法的。

    没有办法了。

    为了让自己的子女吃饱,外公便半夜偷偷到河边去拾鱼。

    外公一辈子勤劳、质朴,想必这也是他唯一一次违反当时国家的政策。

    寒冬腊月,夜半凌晨,所有的人都睡着了的时候,外公在外婆的叮嘱下轻轻的出门了。

    清浅的雪光让冬夜显得更为寒冷,在冷风中,外公瑟缩了一下,然后依然踏入了风雪中。为了捡几条鱼,卖几块钱,更为了不让自己唯一的一双鞋子被河水淋湿,冰冻。将唯一的一双鞋子用粗布包好,用砖头压在树根底下,赤着脚在冰冷刺骨的河水里捕鱼。

    只因为河岸风太大。

    零下十几度的,河水都结着厚厚的冰。

    外公用厚实的砖头将冰块砸开,赤脚踏入较浅的水中。

    那时候船都是国家的公物,哪家敢有自己的私船。

    就算你认识几个字,在那个年代都是了不得的大事,是反派,是汉j,是要被批斗的。

    黑暗的环境,没有灯光,只有刺骨的寒风。

    一个晚上,一条破网,有时候是几条鱼,有时候是十几条鱼。鱼多的时候,外公那张被生活折磨的脸上才会微微露出一丝笑容。

    约莫着天快亮了,外公匆匆上岸,用粗布简单的擦一下脚,扛着渔网和桶里的鱼,往家里赶去。

    这些鱼,不是给孩子们吃的。

    而是用来换钱给她们买粗粮的,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又怎么吃的起鱼。

    将东西匆匆藏好,简单吃几口外婆给他做的早饭,就赶到社里去做工了。

    一复一日,年复一年。

    不知道在当年这样无望的生活下,外公外婆是怎么过来的。

    大姨很激动,双眼通红,这些,她都经历过。

    林夏永远都记得那浑浊的泪水从她的脸盘滑落,而外公,却望着这满堂儿孙,露出了一个释怀而包容的微笑。

    听着听着,眼泪早就爬上了林夏的眼角。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外公那张苍老的面庞里究竟蕴藏了怎样的经历。

    她无法一一探知。

    她的心很迷茫,很苦涩,但更多的是对那个时代经历过苦难的这些老人的尊敬。

    多少次他们走在死亡的边缘,能够活到今天的又有几人。

    她们真的应该感恩上苍。

    外公,不过是千千万万老百姓中最普通的一个。这一辈子,他都没有出过容城,到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容城。

    他和外婆的身份证永远都没有使用的机会,可他们并不埋怨,仍然感激上苍。

    想到往事,林夏闭上了眼睛,让那些酸涩都埋在心底。

    还好,一切都已经重来。

    ps:

    这是我外公的一生,一生都在付出,都在奉献,却……每每想起,我都会觉得,人生,不过如此。

    wen2为你提供精彩热门小说免费阅读!

    正文 266 显摆

    更新时间:2013-10-03 21:40:25 字数:12142

    wen2永久网址,请牢记!

    上辈子一直到林夏三十岁都没有结婚,林家也不富裕。请记住本站的网址:wen2。

    林老妈因为没读过几句书,偶尔闲聊的时候,话里行间不免有些埋怨外公外婆当年没让她读书。

    而外婆的一片拳拳爱女之心。

    在听到这个话之后,也只是不断在念叨着要加钱给林老妈。

    外婆一辈子都不识字,也这么过来了。

    她并不能明白知识的重要性,有的只是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真诚的爱。

    外婆积攒下的那点钱,林老妈怎么会要,她也只是被生活磨去了锐气,嘴上说说,抱怨而已。

    林老妈,是最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看着儿女这样,她的心底,是恨自己的。

    恨自己没本事,给不了儿女想要的生活;恨自己没本事,连亲身儿女都养的不怎么样,又怎么能让自己的父母过上好日子。

    因为两个孩子都要读书的关系,本就不富裕的林家,哪里拿的出多余的钱财。

    饶是如此,林老妈也是常常往外婆那里走动,不时送点米面,水果,做好的饭菜等等。

    用这种方法,来赡养自己的父母。

    林夏受父母影响极深,对老人总是特别耐心。

    他们的耳朵背了,听不清了;他们的手脚不便利了,走不动了;可是他们还是他们,是抚养过她的亲人,是她在世上最深牵绊的存在。

    幼时,父母如何养育自己,现在,她就如何回报父母。

    这是爱的传递,也是感情的羁绊。

    世上,并不是只有爱情。

    所以林夏所有的稿费,除了在自己手里留一点备用。大头都给林老爸和林老妈收着。

    仿佛要将上辈子欠他们的,一齐补回来。

    因为林老妈不识字的缘故,她还特意用自己的身份证办了张卡,上面偷偷给老妈存了20万块钱,私底下塞给林老妈,平时也是可着劲给老妈买金东西,算是对老妈额外的补偿。

    毕竟,读过书和没有读过书,对这个世界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果然。知母莫若女。

    老一辈的人穷苦的一辈子,对金子总是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带在身上是一种象征。仿佛更有底气了一般。

    你送她十个lv的包包,对她而言,还不如一条金项链来得实在。

    送林夏一家离开,舅舅夏淼夫妻两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们在自个家做客时,苏珊不好意思做大惊小怪状态。如今人走了,也不用装了。

    回到房间后,立刻用手肘捅了捅自家老公。

    “诶,我说你三姐家发大财了吧,你还不信。”她拎起被她珍重放在床头柜上的包包,挽在手肘里。对着试衣镜坐看又看,“你瞧瞧这个包包,这可是lv 的啊。得一两万呢。还有这一套的兰蔻小黑瓶护肤品,就这么点东西,大好几千块啊。还是送给你的阿玛尼西装,和这个劳力士手表,我说,她们家有钱也不是这么个烧法吧。”

    想到林老妈身上的普拉达裙子和爱马仕的包包。苏珊心里有些羡慕。

    不愧是国际顶级名牌,林老妈这些衣服包包首饰配在一起。快四十岁的人了,看着和自己都差不多大了。

    对着镜子半天,这才道:“诶,你说我平时出门吧,这钱包里也不过带个几百块钱,我这背个几万的包包出门,包要是被偷了,或者被贼划破了,我心疼包比心疼钱还多呢。”

    夏淼用双臂枕着后脑勺,看着自家媳妇儿笑道:“这么贵的东西,咱们小县城里面也用不到,没几个人识货,不如收起来,等去b市的时候拿出来背就是了。”

    说着又叹道:“三姐确实发达了,自从搬到容城之后,这几年,每年三姐都给爸妈打钱过去了,逢年过节更是私下里塞了不少。你也知道,在溪水镇那么个小地方,也用不到什么钱,上次爸爸把存折给我,这粗粗算下来,都有二十多万了。”

    “咱容城的房价一平米也就3000块钱,还是极好的地段,用这钱都能买个白来平米的房子了。难怪人家都说富有孝心,穷无孝意。难道我就不知道孝顺父母了,可家里现在这个情况,捷捷还要读书,做生意又要本钱,哎!”

    见自己老公责备自己,苏珊也知道他执拗了,放下包包劝道:“那是三姐的孝心,上次咱们不是没有要爸妈给的那个钱么。三姐有钱,自然有她孝顺爸妈的方式,咱们没钱,有咱们自己的孝顺方法。”

    “三姐虽然有钱,但不在爸妈身边,爸妈上了年纪,有个头疼脑热他们也照顾不到。我们离得近,也能帮帮忙,还有咱们经常把捷捷送去溪水镇,不就是因为我们工作忙,怕没时间照顾老人,让他代替我们在老人身边,承欢膝下么。”

    夏淼笑了笑,“你说的对,是我进死胡同了。”

    苏珊笑道:“正是呢,你说咱们溪水镇爸妈那一辈的人,哪个不羡慕他们。老三有出息,都住京城去了,老三的女儿还出国了,每年给爸妈打这么多生活费,爸妈还住在他们自己一手打拼起来的老房子里面,就比溪水镇百分之八十的老人都要幸福了。”

    在溪水镇,老人打拼一辈子,将住了一辈子的楼房给儿子结婚,然后带着老伴另外做一点平房,住在那么一点小房子里,也就这么过了一辈子。

    而像夏老爹这样有福气的,溪水镇上真是少的可怜。

    被苏珊这么一提醒,夏淼点头道:“是了,我在这里哀叹自己没有能力照顾老爹,说不定老爹还觉得住在那里自在呢,毕竟是住了一辈子的地方。”

    正被唯一儿子谈论的夏老爹,正一脸喜气的站在林老爸的车钱,不断的挫着手呢。

    老三,可是他们家里面第一个买车的。

    在乡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