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子争影帝的日子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分卷阅读106
    但有时候也能毁掉一部好作品。

    在私人影院看完了两版,陈岱川问李从一:“你觉得哪版比较好?”

    李从一想了想:“第一版吧。”

    “第一版肯定没有第二版的票房高。”陈岱川说。

    李从一看向他:“你是为了票房拍的这部电影吗?”

    “当然不是,但也不完全不是。”陈岱川其实野心很大,“叫好又叫座,是每个电影人都渴望的。”

    李从一撇撇嘴:“如果你说的叫好,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那种程度;叫座又是三四十亿票房,我觉得,以当今普罗大众的审美水平,还是很难达到的。”

    陈岱川也无奈一笑。

    李从一安慰:“放心吧,以你的口碑,加上我的联动效应,这部电影票房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这我倒没怀疑过。”陈岱川笑道。

    “对了,还有个镜头,印西很为难。”陈岱川说,“还记得你拍过的那一条吗?你牵着牧民小孩走在春雪消融、春草初生的湖边,逐渐远去的背影。”

    “小孩子永远是代表未来与希望的意象嘛,电影乃至于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喜欢用,而且百用不腻。”李从一点点头,“我记得,这两版都没剪辑进去这个镜头。怎么,印西不舍得?”

    其实导演更多的时候在做减法,把尽管好但无益于电影的多余镜头通通去掉。

    “是不舍得,那场景其实挺美。”陈岱川说,“但没有适合安插的地方。印西试过了三处情节,一处就是秋来救走那小孩之后,这就太没有意义了,纯粹是为了美而美。”

    李从一想了想那个画面,一阵悚然:“印西就不该起这个念头。”

    陈岱川失笑:“还有一处,是顾雁声被牧民指向死路,插入这个温暖的镜头,作为对比。同样不如人意。”

    “太刻意了。”李从一评价,“第三处呢?”

    “是在影片的最后,顾雁声死后,以这幕场景作为终结,意义倒是很明显深远,但终归觉得有点破坏整体意境。太为难了,印西索性就去掉了那个镜头。但他让我问问你的意见,或许你作为当事人,有点其他的想法?”

    李从一唔了一声,随即沉吟。

    “想法,倒还真有一个。”片刻后,李从一犹疑不定地说。

    “说来看看。”陈岱川扭头看他。

    “放进你的眼睛里吧,弄成很小很淡的幻影,放在特写镜头中顾雁声临死前的眼里。”

    “或许不错。”陈岱川有点意外之喜,“不过具体效果还得等到真的做出来,再看看。”

    那美好温暖的一幕,成了顾雁声临死前一闪而逝的幻想,是真是假,谁也无法得知。

    说这些的时候,李从一始终凝视着陈岱川的眼睛,在想象那一幅场景。

    灯光陡然熄灭,黑暗猝不及防地降临。

    他们在这私人影院讨论得太入神,屏幕上的正片播放完,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保护蓝幕,他们就着蓝光迫不及待、兴致勃勃地讨论,都忘了去开灯。

    最后连蓝幕都消失了,彻底息屏。

    李从一怔了怔,眼前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到。但他知道,陈岱川的脸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光的时候尚不觉得,突然陷入黑暗,那距离就变得旖旎而暧昧。

    让人……非常想伸手去触摸一下。

    似乎是要确定什么,寻求一种慰藉。

    李从一想起了月亮湖边的帐篷,被陈岱川摸着下颌的感受,再一次变本加厉地灼热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