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海官门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欲海官门第622部分阅读
    和袁婷坐后排,前往通江酒店。袁婷上车之后,也顾不得什么了,直接揭开衣服,开始给儿子喂奶。要不说么,母爱就是伟大,绝对是见不得儿子挨饿的。

    萧枚还在下面的车子,一看到这种局面,实在不方便带着孩子露面,别看和袁家是亲自,可是带着一个孩子,孩子还挺像高珏的,这被看到,多少有点不妥。干脆,给高珏打了个电话,通知一声,自己先回家了。

    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专访

    高珏等人来到春江酒店,袁亢开了一间大包房,里面的桌子能坐二十来人,大家伙围坐一桌。

    袁亢的父母坐在中间,袁亢两口子坐在左侧,高珏两口子坐在他们一边,然后是高珏的父母。而在袁亢父母的另一边,则是坐着袁家的人。

    袁婷抱着孩子,少不得拍几张照片,来个全家福什么的。

    正在拍照的时候,包房外有人敲门,也不知是谁喊了声进来,跟着房门被推开,从外面走进来两男一女。两个男的在后面,女人在前面,这个女人的年纪大概在二十七八左右,一身的ol装束,脚下白色的高跟鞋,腰间是浅蓝色的窄裙,露出下面白嫩的玉腿。上半身是浅蓝色的大翻领西服,里面是白色的衬衫,领口有一团的白色花朵。女人的头发并不是很长,是那种沙宣头,略微没过脖颈。

    鹅蛋脸,五官秀丽,虽说论长相比不上袁婷,但也蛮漂亮的,特别是这个女人,属于那种耐看型,越看越觉得漂亮。

    高珏、袁亢等人,原本以为进来的会是服务员,当看到这三个人站在门口,都不禁有点纳闷。谁也不认识三个人,也不知道对方是来找谁的。

    不用袁亢开口,袁亢的侄子就率先说道:“请问你们是找谁呀?走错房间了吧。”

    “冒昧打扰,不好意思。请问通江区的高珏高书记是在这吗?”女人十分温和地说道。

    一听说对方是来找自己,高珏更是纳闷,当即说道:“我就是高珏。请问你是哪一位。咱们好像从没见过。”

    袁婷见对方是来找自己老公的。连忙仔细打量了女人两眼,又看向高珏。作为女人,袁婷也难免和别家的媳妇一样敏感,特别是看到门口站着的这位长得还挺漂亮,加上丈夫还有不少不良记录,心理面多多少少会往那个地方想。

    不过,袁婷的心还是比较细的,很快就从丈夫的表情上看出。丈夫应该真的不认识对方。这一来,袁婷也好奇起来。

    这时,女人又是礼貌地说道:“高书记您好,冒昧打扰,请您见谅。我是京华日报的记者,名字叫吴蕾,今天来找您,是打算给您做一个专访。这是我的记者证,还有介绍信,希望您能答应。”

    京华日报!

    京华报社是京城中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在国内,除了人民日报之外。京华日报绝对可以算得上是排名前三位的政府喉舌了。

    现在京华日报的记者要来给高珏做专访,在刊登之后,这个力度可是相当大的,甚至一时间,连京城里的大佬都会听说高珏的名号。

    所以说,能够得到京华日报采访的官员,绝对是一种荣幸,要比地方上的报纸,宣传的效果强大多了。

    这个道理,别说袁亢知道,袁家的人也都清楚。包房里的人,都在暗说,真是看不出来,高珏现在,名声如此响亮,竟然连京华日报的记者都主动前来采访。而且还是专访。

    高珏当然也知道京华日报的力度,哪能不答应,当即站起身来,朝门口走去。来到吴蕾的面前,高珏客气地说道:“请问能给我看看你的证件吗?”

    “当然没有问题。”吴蕾说着,将记者证和介绍信全都递给高珏。

    高珏接过观瞧,看了一遍,确定无误,点头说道:“谢谢。”

    说完,将记者证和介绍信还给吴蕾,又行说道:“吴小姐,请问你是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

    这一点,高珏也很纳闷,媳妇生孩子的事情,自己都是今天才知道的,到这里吃饭,虽说是老丈人安排的,但也不至于任谁都知道吧。

    “我们京华报社其实早就来到春江了,本想在第一时间赶到通江,对灾星进行了解,予以报道,可没想到道路受阻,才没有及时抵达。说句实在话,原先我们并没有打算对您进行专访,只是想要报道灾情,以及抗洪的情况,可不能进到通江,我们只好在春江这边了解情况。碰巧那天,我们去市委的时候,碰到袁书记正赶往春江医大。于是,我们就跟着前往,进而得知您的夫人刚刚分娩。您是一方区委书记,在前往主持抗洪救灾,您的妻子在后方分娩,您却不能在她身边陪伴。作为女人,我可以明白您妻子当时的感受,这绝对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后来我们打听出来,您的妻子当时还难产,历经磨难才生出孩子,孩子还是早产,体质比较弱,需要在医院特别看护。待到通江道路通畅之后,我们到通江进行暗访,得知高书记您在通江深得民心,口碑极好,所以,我特别向上级请示,在访问通江灾情的同时,向您进行一次专访。在上级领导批示之后,我就让人在春江医大等着,打算给您做一个突击专访。不巧的是,当得到消息,我匆匆赶去的时候,路上塞车塞的厉害,直到您离开,我才赶到。只好尾随赶到这里。高书记,实在不好意思。”吴蕾微笑地说道。

    “你们这些做报纸的,消息可真是灵通,佩服、佩服。吴小姐既然想做专访,我高珏自然恭敬不如从命。眼下时间不早,你看明天来我区委如何?”高珏也是微笑地说道。

    “高书记,其实我觉得现在就挺好,你们全家团聚,而且孩子也是平安无事,借此机会,我还想采访一下您的妻子。”吴蕾说道。

    “那”高珏扭过头去,看向袁婷,微笑地说道:“婷婷,报纸还要采访你呢,你看你方便吗?”

    高珏的脸上虽然带着微笑,但是心中很痛,只是表现出来。妻子难产的事情,在医院的时候,他根本没听说,袁婷在电话里面也没有跟他说。他还以为,即便是早产,应该也没什么大事。现在得知是难产,特别是人家外人都知道这事儿,而自己这个做丈夫还不知道,心中能不惭愧么。

    “我听你的。”袁婷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那我就答应人家了。”高珏冲袁婷温柔一笑,跟着回过头来,说道:“吴小姐,没有问题。”

    当下,袁亢喊来服务员,让服务员给安排一个房间,进行专访。他是纪委书记,春江酒店以前是国营的,后来是包了出去,但不管现在的老板是谁,谁敢不给纪委书记面子。

    酒店马上给安排了房间,进去之后,由吴蕾对高珏进行访问。跟着吴蕾一起来的,负责拍照。

    吴蕾先对通江的水灾情况进行了采访,该说不说,京华日报的记者就是有两下子,在私下打听的时候,就已经将当时坝上的情况了解了大概。

    先是部队在坝上抵御,后来高书记调来了武警和消防助阵,以及后来下游弃守,半数部队赶到上游抗洪,半数部队去各个乡镇救灾,千达集团自发到前敌抢险,高珏亲自上阵,甚至还从坝上摔了下来,98552部队政委曹靖真被困对影山,如此种种,人家全都知道了。

    针对这些问题,高珏一一作答。这种场面,高珏见得多了,别说专访,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各式各样的问题,高珏都能从容自若。

    谈完在通江抢险的事情之后,吴蕾又问起高珏妻子怀孕分娩的时候,你在通江坝上镇守大堤,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听了这个问题,高珏苦笑一声,说道:“实不相瞒,我是一个不尽职的丈夫,我的妻子分娩之时,我根本不知道。”

    “哦?您不知道呀?是家里人没有通知您?”吴蕾也不禁有点惊讶。

    “确实没有通知我。”高珏认真地说道。

    吴蕾跟着看向袁婷,又行问道:“高夫人,请问您当时为什么没有通知您的丈夫?生孩子是人生最为重要的事情,我想不管哪个女人,都希望在这个时候,丈夫能够在自己的身边。哪怕人回不来,也希望得到一个鼓励的声音。”

    “嗯”袁婷一听这个问题,马上眼泪含眼圈了,她的怀里,还抱着儿子,儿子睁着眼睛,滴溜溜地乱转,也不知是在想些什么。袁婷抽泣了一下,哽咽地说道:“当时都怪我,本来不能早产的,可就是我着急,担心他出事,非吵吵着要去通江,结果我的父母不让,这一着急没想到孩子就着急出来了记得当时在医院生孩子的时候,我是多么的希望高珏能马上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一直叫他的名字”

    说着说着,袁婷哭了起来。

    所谓儿的生日,娘的苦日,这可真是一点不假。想到自己分娩时历经的折磨,她就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可是他来不了他得守卫通江我了解他这个人,什么事都是国家、百姓为先让他知道了这事,哪怕是道路通畅,他也不可能回来,还会留在坝上所以,我也不敢让他知道,怕他分心”

    袁婷前面的话是真的,后面的话,明显就是就是假的了。她当时多么的希望高珏能马上回来看她,可是哪个时候,她已经打不了电话的。她让父母给高珏打电话,但袁亢怎么可能打。

    这般说的目的,无非是在报纸上面,抬高丈夫,顺便也抬高自己。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尘埃落定

    采访之中,吴蕾除了提问正事之外,还捎带着和高珏、袁婷聊了几句家常,摄影师一直在照相,而焦点渐渐从高珏的身上转移到孩子的身上。

    小家伙很可爱,似乎不怕生,迎着镜头,嘎嘎直笑,吴蕾都忍不住亲了小家伙一口。采访结束之后,高珏请吴蕾三人在这边吃饭。

    待到晚饭结束,高柏两口子本以为可以带袁婷和孙子走,可没想到,袁婷和孩子被留在了娘家。高柏和程雪难免有点失落,好在高珏在旁劝慰,说现在通江现在局势不稳,自己公务繁多,等过上一个月,就把袁婷和孩子接回来,你们老两口再好好的稀罕。事已至此,程雪也不能说别的,只能点头。

    京华日报的效率,果然很高,只过了一天,高书记的专访就登上了京华日报的头版头条。宣传国家干部,又是一等一的好事,特别是高书记名声在外,于是一时间,各大媒体报纸都争先恐后地跑到通江进行采访。

    通江水刚退的时候,记者都是灾情进行采访,现在倒好,全都是对高书记进行采访。这一来,令高珏名声大震,在整个锦华省,几乎快家喻户晓了。

    通江区的局势,渐渐安定下来,需要重建的地方,都在重建。由于得到大笔的捐款,凭借这笔钱,高珏认为,甚至可以提前完成新农村的建设。

    而通江区因为高书记的名气,众志成城,抵御住洪水。通江区的名气。也在这段时间家喻户晓。在传出抗洪故事的时候。高珏也不忘记给通江区增加一些色彩,地理环境、旅游文化,都要大力宣传。特别是着重宣传,通江的堤坝正在加高,待加高之后,不管有多大的水,都能抵御的住。而向这一次的洪灾,不过两百年才能一遇。通江区上下齐心,军民协力,连两百年都难得一遇的大洪水都给挡住了,日后还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挠通江。

    在大力的宣传之下,通江区似乎并没有因为这次的水灾而受到影响,相反一些商家,反而看中了通江区的人文文化,以及无限的潜力,真正的赶到通江投资。

    特别是这个时候,通江区还打出了一个新的口号众志成城、不屈不挠。百业振兴、迎接世博。

    天铁六局的工程项目,也在灾后继续施工。因为通江区的实际太过抢眼,令上面的天铁集团都站出来发话,不惜一切代价,确保通江区的地铁工程能够在世博会之前完工。工程的造价,双方早就谈妥,如果不惜代价的赶工,工程是可以完成的,只是利润方面,会大打折扣。但是天铁集团的高层有话,下面的天铁六局自然也不能再多说什么废话。需要做的,就是增加工人,增加施工成本,确保工程的进度。

    这次的大水,总是要有人站出来负责的。市委常委会上曾经记录的清楚,高珏曾经提议,希望放炮将通江上空的雨云打走,而市政府方面也给气象局下令,结果最后竟然将一件不大的事情,闹到了常委会上,结果贻误战机,才令通江遭受损失,索性大水没有涌入城区。

    鉴于这些,黑锅一定要有人出来背,姚淳必然是首当其冲。书记和市长的争斗,上面都看得出来,相互间有所制衡,这是应该的,可是不能不管什么事都进行争斗,分个胜负吧,这样的话,还做什么工作呀。

    于是,经过上级的研究,姚淳调任锦华省副省长,但仍旧挂着省委常委。这个调动,看似平调,都是副省级,其实却是降了。因为在一定的程度上,春江市市委书记是和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一个档次的,现在沦落到常委副省长,明显是掉了一个层次。这也是仗着通江没有什么大事,只农村被淹了,要是整个春江都被淹了的话,姚淳就惨了,怕是连一个副省长都不一定能捞到。

    姚淳这一走,春江的班子难免发生变化。市长沙洛如愿进到市委书记,副书记张远进市长,而副书记的位置,则是落到袁亢的头上。袁亢纪委书记的位置,由原先的副书记递补。

    春江的一场争斗,也就因此画上了一个句号。

    官场之上,不到你死我活的关头,那是绝对不会赶尽杀绝的,特别是像姚淳和沙洛这个级别的争斗,想要赶尽杀绝,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赢了一阵,也就告一段落。

    沙洛没有再继续穷追猛打,再追也没有什么用,反而显得小气,会令上级反感。沙洛这一收手,千达集团也就迎来了转机。

    在抗洪的紧要关头,司凤仪率领二百多工人来到最前沿助阵,堵住了缺口,可是也有损伤。被大水冲落下堤坝的工人,其中死了一个,重伤两个,轻伤四个,对于死者,通江区政府予以抚恤,并授予抗洪英雄的称号,对于伤者,不仅全额承担医疗费用,甚至还给了一大笔奖励。除此之外,高珏还特别批示,将六名伤者调动水利局工程部的事业编工作,算是吃皇粮的了。其余上阵的工人,每人奖励现金一万。

    除了对工人的褒奖,高珏又再次批示,从千达集团被冻结的十亿押金之中,拨出四个亿给千达集团,让千达集团尽快赶工,以确保工程如期竣工。

    有了这四个亿,再加上先前预售的三个亿,千达集团完全可以确保工程的进度,待到一定的楼盘建出,拿到银行抵押,银行方面没有刁难,照价评估,予以贷款。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而千达广场的预售成绩,也是越来越好,众所周知,通江区的高书记就是一块活招牌,有他在的地方,经济和民生一定会蒸蒸日上。

    在五一黄金周的时候,通江区的旅游景点全部开放,对外营业,广告也是铺天盖地。许多外地游客,都想来通江看看,通江的灾后情况是什么样,特别是许多在通江灾后捐款的人,也都赶来,到农村探望,瞧瞧自己捐出来的钱有没有被用到正地方。

    新农村的建设,让不少人的眼前一亮,特别是稻香镇,原本没啥好的景点,可是因为曹靖真被困对望山,便特意将对影山开发成为旅游景点。

    最可气的是,也不知是哪位编的故事,说想当年这两座山上出了两位英雄人物,一个是小温侯吕方、一个是赛仁贵郭盛,盘踞这两座大山,威震一方。故事变得倒是不错,可是水浒传里面,人家是山东的,也不是锦华省的。山的名字叫对影山,也不叫对望山呀。

    不过,这个噱头倒是不错,加上我军剿匪的故事,以及曹靖真被困此山的故事,倒也吸引了一定的游客。山上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镇政府就自己开发,编出了一些逃生、寻宝、剿匪之类的游戏,倒也广受游客喜爱。甚至没过多久,还有影视公司看中了这里,到此拍起了电影和电视剧。

    日复一日,通江区的旅游项目渐渐得到游客们的认可,到此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

    整个夏天,连带着秋天,到通江观光的游客都是络绎不绝。游客这一多,将整个春江的经济全都给带起来了,千达广场的商铺卖的更快,现在要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