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薛姨妈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红楼之薛姨妈第3部分阅读
    ,有些人没命享啊。今儿老爷虽没留下话儿来,给这难得的龙凤胎怎么赏。那也就不就好越例,按在难得的份儿上,庶出的姐儿也按哥儿的例。省得有个不好,落身上。

    里边的三姨娘,醒了听说自己生了个龙凤大吉,心里欢喜的,就吩咐青芽让奶嬷嬷把孩子抱过来。青芽看着三姨娘高兴的样子,又想到小姐和少爷的身体,着急地不知道该怎么跟三姨娘说,免得三姨娘在月子里养不好落下病根。三姨娘一看青芽着急却又为难的眼神,就知道不对,更是担心俩孩子,非得见俩孩子。等奶嬷嬷抱了俩孩子过来,三姨娘一看,就抱过哥儿来哭。自己的哥儿啊,自己下半辈子的指望。旁边的青芽在旁边劝着,“咱府里不缺钱,用好药材好好养,肯定能把哥儿养得健健壮壮的。”

    华裳院里,“龙凤大吉!”雅姐儿可是知道上辈子三姨娘只生了贤姐儿一个,怎么这辈子又添了一儿一女。她哪知道,上辈子她得天花的事儿,吓得三姨娘不敢想法儿生,就怕自己有命坐胎,没命生。这辈子,她穿过来了,二姨娘又有孕了,三姨娘利用以前给太太当陪嫁丫环时候的关系,查了一下,看着太太没有出手的打算,也就想法怀上一胎。

    不过没什么大不了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只要她们不招惹到自己,自己管她们做什么呢。雅姐儿只抱着鹏哥儿瞎乐呵。二太太守着雅姐儿和鹏哥儿,给鹏哥儿作小衣裳,上次雅姐儿天花的事儿还没跟太太清算呢。她们要是敢对孩子出手,也别怪自己鱼死网破。

    第一卷  15龙死凤生卞氏落空

    雅姐儿从华裳院回石榴院的路上,听到下人们小声偷偷议论赏银的事儿,“你说龙凤出生,不是吉兆吗?怎么太太就打赏了四个月的月钱?”一个小丫环说。“四个月的月钱还堵不住你的嘴,”一个年龄稍长的丫环训斥道,又左右看了看,只有大小姐经过,看着离着老远呢,也听不到,才放下心来,“听落淑院的丫环说,太医说了小少爷可能养不活,即使养活了,也只能一辈子躺在床上,不能费心费力,才能活下来。你说这样,本来龙凤大吉的喜事,老爷又没吩咐,太太没按一庶出小姐和一庶出少爷例,赏咱们已经是恩典了。”雅姐儿凭着灵敏的听觉,即使是大老远,也听了个全。看来这上辈子没有的两个弟弟和妹妹不足为虑了。虽然自己可以去法宝空间换取丹药救下这个弟弟,但为什么要去救他啊,上次自己得天花的事儿,可不是太太一个人下的手,三姨娘也出手了,三姨娘还额外给自己下了份绝育药呢,原来的雅姐儿早就被她们害死了,上辈子,雅姐儿虽说活过来了,可是跟薛家大爷成婚好几年没怀孕,那些通房妾侍可是没少给雅姐儿填堵,直到后来雅姐儿找了个世外大夫,才生下薛蟠,这也是雅姐儿比贤姐儿早嫁,薛蟠却比贾珠小好几岁的原因。所以,自己不救他已经是好的了。如果他有那福分活下来是他的能耐,自己也不拦着。反正在祖上军功起家,现在父亲又担任军职的王府,他那身子也不会受重视。雅姐儿也就没在意,想到娘,就怕她,因为自己的事儿,掺和进去。看来自己明天去华裳院的时候,得叮嘱一下娘。

    “娘,三姨娘这回的事儿,你可别掺和。”雅姐儿叮嘱道。“放心,娘现在有你和鹏哥儿就知足了。就为给你们积福,娘也不干那害人的事儿。”二太太现在有儿有女,可算是心满意足了。雅姐儿一看就知道了娘还不知道上次自己得天花也有三姨娘的手脚,不知道就不知道吧,娘好不容易才过上舒心的日子,三姨娘那儿自己多看着点儿,别让她又朝鹏哥儿和娘下手就行。

    落淑院可是愁云惨淡。三姨娘还没出月子呢,就抱着小少爷不撒手,对小少爷的一应事务都自己亲手做。青芽、青苗都急了,三姨娘坐着月子呢,身子虚弱,要是小少爷和姨娘出了什么事儿,落淑院的丫环婆子们不都得跟着吃挂落。青苗、青芽和着伺候小少爷的奶娘一起上,好说歹说,三姨娘都不听。三姨娘知道,青芽和青苗说得对,儿子是有奶娘伺候,自己得好好坐月子。但这可是自己千辛万苦,才生来的儿子。只要儿子活过洗三,凭着自己生下龙凤吉兆,自己肯定能上族谱的。儿子这么弱,交给奶娘,自己怎么能放心呢。还是自己照顾的好。三姨娘还是儿子的大大小小的事儿自己都亲手做,不让人插手。青芽一看,不听,和青苗商量一下,那就给姨娘好好补补呗,免得姨娘再累出个好歹来。

    王老爷自从这双儿女出生了,就一直歇在书房,白天上朝,去大营,回来后就直接去书房。直到俩孩子都过了洗三,王老爷心里松了一口气,就等满月了,过了满月,小儿子身体再不好,就是一辈子躺在床上自己也养得起。

    赵太太高高兴兴地给龙凤胎大办洗三,得了一干官夫人的称赞贤惠。赵太太推辞道,“我们老爷的孩子,也不就是我的孩子,也喊我一声‘母亲’呢,更何况难得碰上龙凤双生的喜事儿,可不得好好办哪,也正好借机会让我们姐妹聚一聚。”更是得了满口夸赞。但回了正院,赵太太就问林嬷嬷,“是卞氏一直照顾着呢?”林嬷嬷回道,“回太太,听说自打三姨娘生产后睡醒了,就一直没撒手,就是晚上睡的时候,也留在身边。”赵太太沉静了一会儿,“到底是三姨娘知道疼孩子。那三小姐呢,谁伺候的?伺候的可是精心?”就是这小少爷刚才抱出来时,脸色比刚出生那会儿可是有点起色了,三姨娘可是费心了。可是就洗三一过,又是不死不活的模样了,还真是不能劳心劳力。再一想那位小姐,林嬷嬷道,“生产完了,三姨娘让人抱着小少爷和小小姐过去看一眼,结果留下了小少爷,吩咐让奶娘照看小小姐,就没管。一直是奶娘伺候着小小姐呢。”“吩咐奶娘好好照料四小姐,拿几吊钱过去赏她,三姨娘照看哥儿呢,忙不来,让她有事儿过来正院找我。毕竟我是姐儿的嫡母呢。”这是给四小姐续上齿了。“还是太太心善!”林嬷嬷也是老人了,知道太太的,也就下去办差了。

    虽是精心照料着,小少爷还是没能活过满月,在满月的前天晚上没了。三姨娘,看着怀里比没有温度了的儿子,再想到就一奶娘看着活得好好的姐儿,恨得跑过去,抱起姐儿来就掐着她的脖子,吓得青芽和青苗赶紧过去扒开姨娘的手,奶娘趁机抱着四小姐跑到正院,远远的还听到三姨娘的咆哮声,“都是她,害死了我的哥儿,要不是她先生出来,我的哥儿怎么会身子弱,都是她,害死我的哥儿,让她赔我的哥儿!”

    正院里,王老爷正跟赵太太说呢,“明儿,就是满月,到底是龙凤双生,就按嫡出姐儿的规格办吧 。”赵太太忙道,“老爷就放心吧,我早就按一嫡出哥儿的准备好东西了。”王老爷满意的点点头。话儿刚说完,就见林嬷嬷近来回报,崔嬷嬷抱着四小姐来求见太太。王老爷一皱眉,“老爷、太太,小少爷没了。三姨娘要掐死四小姐。”王老爷怒了,吴太医留下话了,王老爷就对小儿子的夭折有心理准备了。只是这卞氏是打算做什么掐死小四,虽说上次卞氏对雅姐儿下药的事儿,王老爷已经厌了卞氏,但掐死自己生的孩子,王老爷还是不信的。王老爷急忙赶到落淑院,大老远就听到三姨娘大声叫喊,“是她,害死了我的哥儿,要不是她先生出来,我的哥儿怎么会身子弱,对,是她克死了我的哥儿,她在哪儿,掐死她,让她给我的哥儿陪葬。”王老爷是彻底厌了卞氏,对这身后跟来的赵太太,“四姐儿,就放你那儿养吧。”赵太太爽快的应了。王老爷也不往落淑院里去了,转身回正院。

    回到正院,看着四姐儿睡得正酣,王老爷想到她那去了的同胞弟弟,对赵太太说,“就叫晴姐儿吧,天天都是晴天的好日子。”赵太太替四姐儿应了。

    第一卷  16妻妾相和后院安稳

    小哥儿还是去了,晴姐儿,老爷吩咐养在了太太那儿的消息,像是一场风刮遍后院。“你怎么看?”二太太看着雅姐儿问。“就看三姨娘的了。”雅姐儿抱着鹏哥儿在里间了来回溜达。是啊,就看三姨娘的了,如果她去找老爷求求情,看在死去的小哥儿份儿上,老爷也会把晴姐儿还给三姨娘;要是三姨娘接着让晴姐儿背着克兄弟的名声,老爷肯定不会让她养晴姐儿的。

    到了卯时,雅姐儿还是最先到的正院,今日沐休,父亲没上朝。雅姐儿去的时候,父亲和太太已经用完膳了。其他各院的主子也都在各院的小厨房里用了饭陆陆续续的来了。三姨娘也是早早就来了,来了给老爷、太太、二太太请完安,就立在太太后边不言不语。等二太太、四姨娘、贤姐儿也都到齐了。可能是知道王老爷今天沐休在家,昨晚又歇在了正院,请安的时间都比以往来早了几刻钟。这都距离小哥儿夭折快半个月了,三姨娘每天来正院请安的时候,就一次也没提过晴姐儿在太太这儿怎么样,一句关于晴姐儿的话也不提。平时也就罢了。但今儿赶上老爷沐休,太太中间的时候还吩咐林嬷嬷去晴姐儿那儿看看晴姐儿醒了没,奶娘为了奶了没。要是晴姐儿醒了,叫奶娘把晴姐儿抱过来,来老爷瞧瞧。林嬷嬷就去了。挨着太太坐在左边的王老爷嘴角流漏出一丝满意。等到崔嬷嬷抱着晴姐儿过来,老爷和太太为着晴姐儿直高兴,再看到晴姐儿逗趣地伸伸小胳膊,老爷和太太都被逗乐了,老爷、太太和晴姐儿倒像温馨的一家三口。王老爷看看身边的娇妻和幼女,再看看从生了晴姐儿就没关心过晴姐儿,这会儿在这儿站着也不看晴姐儿一眼的三姨娘。再想到三姨娘把小哥儿的死怪到晴姐儿身上,别人不知道,自己可是让金栓查了的。给三姨娘调养身子的董庸神医手里所谓的得子方子,可不是好的。那方子虽然人易受孕得子,但孩子生下来的,哥儿容易夭折,姐儿体弱,大了也不容易受孕,即使有孕了,也容易难产,生下来的孩子也是体弱多病的。这一切还不是怪卞氏贪心不足,结果弄成这样,现在卞氏还想让晴姐儿背上克兄弟的名声吗,看来她就没把晴姐儿看成是自己的孩子。王老爷扫了扫在场的妻妾,二太太就算了,她那儿还养着鹏哥儿呢;刘氏这儿,无子无女,倒是合适,只是知道她是优伶出身的府上不少,晴姐儿记在她名下,就成了优伶所出了,还不如一般的庶女呢,将来也找不到好的亲事。更何况就晴姐儿那身体只能当正室,当正室无出,到时候多抬几房姨娘妾侍,抱养一个在名下,既得了贤名,又有儿子养老,当姨娘,没有儿子,将来又不能抱养,自己又不好生养,将来可不就无人奉养了吗。为难的看了看太太,看来还是记在太太名下,由太太教养,将来也好寻门好的婚事。打定主意,王老爷,就扫了一眼妻妾,最后看着三姨娘开口道,“我看小哥儿去了,你也没心思养晴姐儿。那今儿,老爷就做主:晴姐儿记在太太名下,以后由太太教养。晴姐儿的一概大小事,你都不许插手。另外,别再让我再听见晴姐儿克死同胞弟弟的事儿,你也别喊着掐死晴姐儿。以后你就呆在落淑院里,除了过年的时候就都不用出来了。”一句话,就关了三姨娘的紧闭,除了过年的时候出来应应景,就得一辈子老死在落淑院了。王老爷说完,又转过头来,对着赵太太,“以后晴姐儿就劳太太照顾了。”赵太太忙道,“看老爷说的,老爷的孩子不就是妾身的孩子嘛,更何况晴姐儿记在我名下,我还要感谢老爷给了我一个可人疼的姐儿呢。”王老爷拍拍赵太太的手,就起身去了书房。赵太太一看老爷走了,也就吩咐散了。

    “太太,晴姐儿怎么能放在太太名下呢,这也太抬举三姨娘了。”林嬷嬷看着赵太太抱着晴姐儿直乐呵劝道。“这怎么是抬举三姨娘呢,你没看老爷都直接把那位都关了紧闭了,这辈子也就每年过年那会儿有机会出来一次。再说,后院里头,除了放我名下,放谁名下也不合适,华裳院的都有了一子一女了,再放她名下,就比我还多一个呢;燕辞院的,就她那出身也不够啊。一个姐儿,顶多也就多出点儿嫁妆。更何况教养好了,找门好的亲事,也是脘哥儿和腾哥儿的助力。”林嬷嬷犹豫的看了赵太太一眼,“太太,晴姐儿可是背着克兄弟的名儿呢,以前是那个小哥儿,现在放在太太名下,晴姐儿可就算脘哥儿和腾哥儿的同胞妹妹了。”赵太太皱皱眉,吩咐道,“那以后脘哥儿和腾哥儿过来亲干的时候,别让晴姐儿过来,平时也别让他们碰上,等待几年,脘哥儿和腾哥儿也到了娶亲的时候了。到时候晴姐儿也大了,到了注意男女之防的时候了。”林嬷嬷一听倒是这个理儿。刚来半个月的晴姐儿到底比不上从小看到大的太太和两个哥儿亲。

    三姨娘关了紧闭,二太太忙着照顾鹏哥儿,雅姐儿忙着修练,四姨娘通过三姨娘的事儿倒是看开了,也不指望要孩子了。二太太和四姨娘对赵太太恭敬有加。赵太太也忙着给两个大了的儿子开始想看媳妇,也就放松了对二太太和四姨娘的压制。一时间,王府后院妻妾相和,安稳不少。也让不少来王府走动的人家对王府的印象好上几分。枕头风的影响,使得一些官员尤其是御史对王老爷的印象更是满意,治家有方。

    第一卷  17升官得子时光流逝

    自从三姨娘关了在了落淑院,王府的后院空前和睦安稳起来。从而王老爷給了御史治家有方的好印象。引得御史在上朝的时候向圣上好好夸奖了一番。圣上询问一番难道王老爷的府上确如御史所奏,又想起王老爷这些年为官时的表现,特升任王老爷为内阁大学士,封其妻赵氏为一品诰命夫人。圣旨颁发到王府,满府主子下人前往正门跪接,得知王老爷升官,太太也封了诰命,满府喜气洋洋。赵夫人满面笑容吩咐金栓好好招待颁旨的太监,又送了些打点的银票,赵夫人就回了正院。

    瞅了丁氏一眼,就是升了二房,平日里在府上能称一声“二太太”又怎样,现在老爷升官,自己就能封诰命夫人。你就顶多在府里称一声“二太太”。将来你的儿子当官,封赏的时候,封的还是自己这个做嫡母的。只要自己这个嫡母活着,就没你的份儿。赵夫人算是从丁氏抬为二房的打击里找到了安慰。让丁氏、刘氏、雅姐儿和贤姐儿散了。赵夫人终于能对着林嬷嬷放心的说了一回心里的得意。“太太不愧是大家出身,就是懂得多。丁氏,就是一丫环出身的,她哪懂得这其中的规矩,估计还在为成了二房得意呢。哪晓得这其中的规矩。就是生了哥儿和姐儿也是为太太生的。将来鹏哥儿要是听话,有了封赏自然是太太的;要是不听话,脘哥儿将来可是要袭爵的,一句话的事儿,不就叫他老实了。雅姐儿将来的嫁妆可是掌握在太太手里,她还不得好好讨好太太。更何况将来要想在夫家站稳还不得看娘家。咱府上做主的还不是太太你啊!”林嬷嬷的一番话虽是糙,但就是这么个理儿,更是说到了赵夫人心里去。赵夫人更是得意。

    喜上加喜,晚上王老爷和赵夫人在正院用完膳,赵夫人端着鱼汤,就想呕吐。不想在喜庆的日子坏了老爷心情,极力忍着,强压下呕吐感。但放下汤碗,到底没忍住,在林嬷嬷递过来的痰盂里吐了。王老爷一看妻子吐得很是厉害,脸色都有些发白,额头上微微有汗,虽觉得有些扫兴,但到底还是关爱妻子的。忙吩咐人拿了自己的帖子去请相熟的太医。吴太医很快就到了,诊脉毕,“给王爵爷贺喜了,夫人这是有喜了。刚满一个月。”老爷大喜,妻子是自生了腾儿十几年未曾有孕了。今番自己刚升了官,妻子又封了诰命,这个小家伙就来报道了,可见是是个精乖的。自是对这个未出生的嫡子或嫡女重视非凡。由是,一月之中大半月歇在了正院,偶有几日去华裳院。赵夫人得知自己有喜,可是喜出望外。再一看老爷对未出生的孩子这番重视,连带的少去了妾侍那里,更是欢喜,也对肚里的孩子偏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