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情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分卷阅读156
    奴把这道传位的旨意,交给您,由您去下。”

    燕婉看着眼前那道明黄圣旨,手撑在扶把上,良久才开了口,“他还说了什么?”

    青衣一顿,摇了摇头。

    燕婉撑在扶把上的手一顿,良久……她转头看着那碧海青天,心中千言万语过,良久却化为一声轻叹。作者有话要说:帝后cp完。

    番外(七)有话说必看系列

    永安二十五年,敬帝崩。

    刘皇后尊帝意,持圣诏……传位于太子誉。

    同月,太子誉登基,尊先帝为襄武帝,尊嫡母刘氏为太后,尊生母史氏为太妃。继任王璋为御史中丞,任户部尚书徐修为相。

    同年,赵誉改年号为建平。

    ———

    文德殿。

    赵誉坐于主位,他年有十九,面貌俊美……与襄文帝面貌相较,却要显得阴柔些。

    他这厢未说话,只端着一碗茶看着两排大臣议事。

    待眼循到徐相之时,与他眼神一撞,眼中思绪消尽,化做一个笑,“各位大臣说的都各有道理,却不知……徐相觉得该如何?”

    徐修坐在左首位置,他的手中握着一盏茶,闻言是往四下看去一眼。

    他未说话,面上依旧是旧年的温润。

    可单单四下投去的这一眼,便使得殿内静寂了半响。

    待殿内无声……

    徐修仍握着那盏茶,他看向赵誉,开了口,“范大人所呈的这道折子,总共说了两桩事。一事是想要更变‘官吏升降制度’,改变往先文官三年一升迁的做法,只把官员中有作为、立大功的人,才能提拔重用。”

    “这一事,众位大人怕是也认可的。”

    徐修话一顿,喝下一口茶,才又说道,“众位大人所争议的,怕是范大人所提出的另一条‘止恩荫,抑世家’……”

    他这话说完,旁人自是应和起来。

    先前起争议时,说话最厉害的一位胡姓大人,是站起身来,与赵誉拱手一礼,开口说道,“朝中大半官员,皆来自世家,若依范大人所言,这些人何去处?”

    他这话说完,另一头的一位冯姓大人便也站起身来,拱手与赵誉道上一句,“范大人所言,亦不是盖了那所有贵族、世家子弟。只是却有不少受恩荫子弟,行纨绔之事,又有包庇、结党之嫌……”

    “前几日,汴京城里的几桩闹事,说的便是那明兴侯府的大公子,与那杜大人家的独子以权压人的事。此等之人若亦受恩荫,那么我大宋百姓,如何信服朝堂人,是为民做事?”

    “臣以为,为了大宋朝堂清明,大宋子民信服……应限制大官的恩荫特许,以防其子弟充任馆阁要职。”

    冯大人这处的人,听他这话完,忙站起身同应和人一句,“臣附议。”

    “臣亦附议!”

    胡大人那处面色自是不好,也各自站起身来,辩驳一二。

    这厢吵得不可开交。

    赵誉往徐相那处看去,便见他搁了手中茶盏,放于一侧案几之上……不轻不重,却恰好让这满殿人听了个全。

    方才尚还在辩论的几人,闻声是低下几分声来,到的后头是化为虚无声。

    徐修开了口,是对赵誉说,“两位大人,各执一词,各有各的道理。自开朝以来至今几百余年,恩荫制便一直都有……若骤然取之,怕是贵族、世家怕是要言论不休。”

    “止恩荫,抑世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