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叹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分卷阅读1
    文案

    手一挥,膝一跪,拿玉杯赐天下无罪,

    没有人,喊万岁,只有故人看君落泪,

    君萧萧,拨剑鞘,还以为就此一了百了,

    人在生,责在身,与谁同归都不可能。

    洪弈眼中暗下去的光芒骤然亮了起来,他深深呼吸了一下,仿佛还能闻到那日那人手中酒杯中溢出的香,不烈,如水般的散发出来,清清和和,他永远都忘不了那日的身影。

    他从不知道自己会如此的渴望一个人,然后他听到自己压抑的声音。

    好。

    只要你将他留给我。

    搜索关键字:主角:周寻,洪弈┃配角:王承离,王振欢,曾倾影,王幽芊┃其它:看了就知道了了了了了

    ☆、序言

    序

    谨平安三十四年,谨后薨,举国哀悼,帝痛绝,自困养心殿,昭曰入青灯门下,与佛缘一生,以此终日。

    谨明帝长子洪弈,生而聪颖,三岁能读,五岁赋诗,六岁习武,善兵法,谙谋略,性孤冷,不喜生人。谨帝即日起传位于洪弈,自始,为谨昭阳元年。

    《谨国志第十三卷》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章

    北漠敌军来袭,年轻的帝王坐在他富丽堂皇的宫殿里,摩挲着手里的玉杯,椭圆形的器口泛起微微的光泽,玉杯的腹部经过精雕细琢浮起淡淡的勾连云纹,色泽莹润,纤细精致,细腻又不失色彩。

    都说是物随其主,当真是像极了那个人。

    握着玉杯,细细的纹路沿着杯缘,没入修长的指尖。思绪早已回到多年之前,停留在那个花团锦簇的时节。那时候的他还是个孩子,记忆中的那人也只是个少年而已。

    无论记忆里的东西如何褪色,他都记得那一日,那一刻,那一瞬间的目光相汇。清清浅浅,各中意味难以言明。

    南谨平安二十九年,适逢大将军凯旋而归,谨明帝大喜,于春日宴接风洗尘,普天同庆,是为盛事。

    而众人皆知春日宴是长安城皇宫最为隆重奢侈的节日,每逢此时,玉阶彤庭、红罗衔壁、错落殿中,廊腰私语,月光斜临。清风殿里环佩叮当、衣衫鬓影好个胭脂朱砂风情,无论是佳酿美酒、杯影金玉,还是音律清雅、幽幽颜色,要迷了人的眼,夺了人的心,让人不如就此沉浸,永不醒来。锦衣华服的各色武将文职,以及无数的杯觥交错,彩灯虹霓,就像是繁华至极的一场梦,或多或少总是掺着虚幻的色彩。

    那时的洪弈还是十二岁的少年,稚嫩的脸常年绷着,不苟言笑的模样像极了当今的谨明帝。原本因为春日宴,即使严肃如他,也会缓下表情,比平时柔和许多,偶尔还会露出一个淡淡的笑来,这个时候宫里的侍卫宫女才会觉得太子殿下还是个孩子。

    但是此时的洪弈竟比平时的脸色还肃然,隐隐的透出一股子暴躁狠戾气来,他见来来往往的宫女们都偷偷拿眼神好奇的看他,心中愈加烦躁。

    他想到了母妃肚子里的孩子,还有父皇小心翼翼搂着母妃的腰,细细的摩挲着已经突显的肚子,眼中是化不开的喜悦。

    哼,还没出生就要把他所有的宠爱都抢走,如果是妹妹,洪弈闹中浮现了一个小小的,软软的,漂亮的小团子,也许看到他来了,会软糯的叫着哥哥。

    矮矮小小的洪弈,这么想着,似是缓和了一下心情,但是如果是弟弟怎么办?

    想到这里,心中的闷气似是能瞬间爆发,洪流一般,可以淹没整个人的整个心绪。小小的洪弈收回百转千回的思绪,快步走去春日宴的清风殿,行至门口,隐隐的就见一人在那殿口。

    就在那么一瞬间,殿内是春日宴的喧嚣浮华,殿外的那人握着酒杯静静的倚着墙壁,看向空中的月,兴许是发现了他的存在,他回眸,就那么远的一瞥,匆匆而来的情绪,也匆匆而去了。胸中烦闷的感觉瞬间如抽丝般,轻轻的,一点一点的淡了,最后沉静下来,了无痕迹。那个时候的他,怔怔的看着那人,在月光下柔和下来的轮廓,细致平静的眼,微抿着的唇,却是带着三分温和,七分洒脱的神色。

    入眼的整个世界,只有这一人存在一般。

    那人看着他,挑起了嘴角,那神色已不复之前的肆意。许是看到了他的服饰,猜到了身份,然后懒洋洋的向他举起了杯,看着他愣愣的样子,才像是想起了这个难谨的皇子才八岁,随后漫不经心的收回了手。

    见到本太子,为何不行礼?他脱口而出,然后瞬间就红了脸。

    那人诧异的瞅了他一眼,微微颔首,嘴角的笑意放大,洪弈那瞬间觉得,仿佛整个清风殿都要染尽了眼前人的颜色,张扬,又不失温和。

    臣周寻,见过太子。

    那时洪弈与周寻的第一次相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