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搞山寨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百五十二章 货币问题
    一秒记住!!!【狂沙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

    老梁见宋杰早就打算好了,并把后续用人的原则也定了下来,楞了一下,便又说道:“王上,如此下去,不就又走上大宋的冗员老路上去了,我们又承诺不再加税,如此下去,朝廷迟早要入不敷出呀。”

    宋杰笑了笑说道:“老师无需担心,朝廷的收入增加无外乎开源节流,现在我们万事开头,还无节流之处,便需开源,这个事我来想办法,毕竟我们还有华商会,以后商会的结余银钱都要上缴国库的。”

    梁尚君一听宋杰这样说,这才松了口气,华国的体制在宋杰的主导下,与以往的王朝以及宋金朝廷都不同,有一个不受中央政府管辖的华商会存在,而华商会是宋杰的私人机构,这就造成了华国王权比以往任何王朝都要大,华国的中央政府的权利对工商业的管辖几乎只是名义上的职能。

    关键是华商会要收商税,还要支付军队的军费,更重要的是,宋杰打算让华商会来发行货币,这几样才是华国权利的核心。

    梁尚君之所以没有明确反对,主要还是他的儿子梁彦宗在华商会任秘书长,算是华商会的三把手,与副相权利相当,他们父子和女婿四人皆担任了最为重要的职位,加上丁平又是梁尚君的侄子,梁家甚至可以称为华国的第一权贵之家,比排在第二的葛家,无论是官职品级还是为官人数都高出太多,葛家的优势是从军的人数很多,而且葛家是大家族,人口上千,又有数个商帮。

    除了梁葛二家之外,只有白家算是有希望如宋杰之眼。

    不过真正控制华国的还是宋家。

    几年的战争让华国境内,除了登莱和宁海三州外,地方的宗族势力被破坏得严重,华国境内的农民一半左右是由山东其他地方过来的流民,他们是华国政权最为坚定的支持者,如果不是宋杰给每户土地,他们早就颠沛流离,饿死路边。

    因此华国出台的《乾元法典》也是对宋杰一些列政策的法律化,立法的基本原则就包含了保护农民的基本利益。

    对士农工商四个阶层来说,除了士以外,其他三个阶层的地位被极大的提高了,虽然还不能达到绝对的平等,但已经改变了以往对农工商的看法。

    宋杰安排好翰林院和天演论编撰之事后,便开始把精力花在华商会上,若不是宋杰遇袭,加上科举和立法之事,赵廉和梁彦宗早就缠着宋杰了。

    现在华商会的压力十分大,宋杰要求由华商会来负责发行货币,目的就是为了给修路,建立大学和官学,以及设立医疗体系筹钱。

    这也让赵廉和梁彦宗二人好久都没有休息好,货币的发行必须与之前发出去的商票相结合,还要考虑华国境内流通的铜钱和金银的数量,把这些全部兑换成新的货币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计算过程。

    别说赵廉和梁彦宗没经验,就连提出这个想法的宋杰也是心头没底,毕竟发行货币和商票是两码事,而且宋杰一开始是想着直接发行纸币。

    ……

    好不容易睡了个囫囵觉,赵廉和梁彦宗就联袂而来,宋杰给他们下达的命令是三个月之内,必须找出一个货币发行的办法,现在时间已经差不多了。

    见宋杰一脸疲倦的样子,二人先是匆匆见礼,然后赵廉率先说道:“王上,您之前给我们的差事,小的恐怕要辜负您的期望了。”

    “怎么?出了什么问题不成?”宋杰揉了揉脸问道。

    “王上,若是直接发行纸币,有几个问题,一是百姓恐怕会排斥,二是与其他地方的结算,对我国的百姓可以让银钱和纸币同时流通一段时间,毕竟百姓信任朝廷的还是占大多数,时间一长便可能接受纸币,但是必须的保持纸币不能贬值,否则便会伤及国本。”

    “另外,与其他地地方商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