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国做武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十一章 张平选择
    张平,韩国相国张开地之子,韩国贤才是也,今受韩王派遣,乃以三万大军,屯兵于野王。

    秦人先是以三阳制敌长廊,插入韩国,将韩国分成南北两韩,再其后,又夺走其上党一郡,如此一来,三阳制敌长廊以北,韩国所能剩下的,就唯有野王这一要地。

    当初,选择在这两处屯兵之人,乃相国张开地,身为张开地之子,张平岂能不知父亲的韬略,他便自荐之,以三万屯兵,镇守此处。

    野王上连接上党之地,下可达秦国重镇洛阳,东能至魏巩邑国,西能抵秦国宜阳,如此四战之地,不可谓不重也,可以说,野王一失,韩国在大河以北,将会彻底失去了统治力,没有那河北,河南还能拒收多久呢?

    一年,两年……

    不,到最后,韩国就只有被秦人灭国的局面。

    前几日,秦人以咸阳将军孟贲为先锋,从宜阳出兵南下,裹挟二十万之众,以犯新郑,事情一发,他就收到了韩王的令,让他率野王主力南下,增援新郑,野王只有三万屯兵,主力南下,那还能剩下多少呢?

    对于此,他是拒绝的。

    这是明摆着的事情,野王正南,有秦人洛阳,他这一走,野王空虚,城池必丢,常言道,知子莫如父,不想韩王使者刚到,后脚就有父亲张开地书信送上,信中诉说,王臣者,当遵王令,今秦人二十万以犯,新郑不在,韩国焉在,韩国不在,留之野王,又有何用,汝速遵令,新郑支援!

    因为这件事情,让张平陷入纠结之中,到如今,王令已下两日,他却还是没有做好决定。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一阵轰轰隆隆的脚步声传来。

    没错,就是脚步声,很重地踩过石板。

    一听这声音,张平就知是何人来,紧接着,从外走进一位大汉,大汉一身甲胄,腰间佩剑,其容貌之伟,可用神人二字来形容。

    此人乃野王副将,韩国将军令狐哀,新郑人人有云,秦人有孟贲之勇,韩国则有令狐哀之勇,与其相较也,说的就是这令狐哀,也是个远近闻名的力士,有秦王之姿。

    “今王令下,遣将军率军救援王都,将军两日不出卧榻,必是困于野王、新郑,孰轻孰重也,时至今日,是去,还是不去,将军该做下决断了?”

    原来这令狐哀,等了张平两日,还不见军令,他性子又火爆,再加上事情又来的紧急,就来催促了。

    “那以将军,我该当如何呢?”

    张平苦思,还是无果,他只好再问令狐哀。

    “我王以冯跃为将,以相国为辅佐,行大军招募之事,以抗秦国,时至今日,就只有劲卒十万余,何以阻挡秦之二十万师也。

    我王下令于此,阳翟申康,也必得消息,若能得这两处屯兵,则又有三四万之多,然,再加上其余驻军,尚且还不足二十万,对上秦人,乃是劣势,如此境况,我等若是不去,则我王更加危矣。”

    令狐哀所言,具是实情。

    九年前,自从韩国失去了宜阳,就连战连败,现在又受到了三阳制敌长廊的遏制,国力是一日不如一日,举国上下,就连招募二十万大军,都有些相形见绌了。

    前有魏王榆关会盟,共同抗秦,张平岂能忘了这个盟友,秦国一出兵,他给范追去了信,在范追回信当中,只直说了一件事。

    秦人以二十万军驻守洛阳,魏军不敢轻易而动,待秦军动,魏军方动,让张平遵韩王令,集中全国之力,先保新郑。

    保新郑,则韩秦两军,率先碰撞,韩人纵然不敌,也能大伤秦人,此举利于魏国。

    其实细想一下,这也怨不得魏国,韩魏联盟,共同抗秦国,这是说好的事情,但谁能想到,秦王举国上下,备有四十万军,何人不震惊耶,魏国已然为韩分去了洛阳秦军,他现在也无破敌之法,又能如何呢?

    唉!

    “相国信中,也尽皆告知于我,新郑不在,国都不在,野王何用,你不知,我也曾有南下之心,但你可曾思虑过,若是我之一动,那洛阳秦军,会无动于衷吗,镇守洛阳者,可是那白起,白起善于歼灭也!”

    当今韩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