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缘欲海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97部分
    茂山寺还是原来那个样子,这会儿庙门口多了几位老年男女,依着庙门一侧的院墙蹲在那里晒着太阳说着话儿。见欧阳一鸣的车过来,几位老人便停住了话语,眼睛齐刷刷地看着。这些人之中有那位看庙的老者。欧阳一鸣从车上下来,老者抬手遮在眼眶上方迎着太阳看了他几秒,立马站起满脸堆起笑迎了过来,惊喜道:“哎呀,哎呀,是你啊。你这是从哪里来?”欧阳一鸣点头笑着说:“我从金陵过来的。”说完话便又冲着蹲在墙边的几位老人微笑着点了头。老者问:“今年咋来这么早?哦,你是不是专门来这里看槐树冒烟的?金陵那么远的地方都知道了啊?”欧阳一鸣笑笑说:“是啊,省台也有报道了。”老者说:“这事真希奇。走,进院看看。”欧阳一鸣便随他进了庙门。老者边走边说:“你说奇不奇?初九那天我刚吃了饭,就看到这棵槐树上面的树叉冒烟,当时就把我给吓得……你说,你每次来都交代我看好这庙,这槐树冒烟还不是要起火啊,当时就把我给吓得不知咋好。这地方就是喊人也喊不到。我就围着树看,树下没有一点的火星子,那烟就是从上面树杈上冒的,开始冒的烟挺大,我就想,准是神仙显灵了。我跪在树下求着可别烧了咱这庙。你说奇不奇?这树杈上就是光冒烟,没有一点火星子。不是神仙显灵又是啥?后来这附近村子的人就看到了,就过来好多人看。”欧阳一鸣问:“啥时候停下来的?”老者说:“前天下午,前天下午一下子就不冒了。这不是电视台也来照了两天嘛,烟不冒了他们也就不来照了。今个半晌来了几部小车,看样子都是领导,还有两个老和尚,庙了庙外看了好一阵子,给这里照了很多像,刚走一会儿,就是刚才一会儿的事。”欧阳一鸣点点头,暗自想,这下总算惊动了相关的人员。再就暗思,和尚原来说的话可真灵,原来他也是早就知道啊!可那和尚究竟会去了哪里?

    院内看了一阵,槐树上下看了一阵,水井边看了一阵,听着老者絮絮叨叨地说了好一阵,欧阳一鸣拿出二百元钱递给老者,轻声道:“茂山寺就要重现往日之辉煌了。”老者没有听清欧阳一鸣的话语,却是躬身施礼感谢着欧阳一鸣送与他的钱,嘴里连呼着“恩人”。欧阳一鸣笑笑,便就告辞回去。

    九重云端的一片祥云上,端坐着两位老人,一位是慧明,一位是慧明的师傅。两位老人俯看着进了庙门的欧阳一鸣哈哈大笑,慧明道:“师傅,鲫鱼果然到了,这条鱼真是难舍咱这庙啊!”慧明的师傅点点头说:“这一世他是无法根除慧根的,尽管投胎成了凡人,仙根还是无法从骨子里去除。”

    原来,这两位已经功德圆满的和尚一直在看着茂山寺,说着……

    欧阳秀才六十五岁上猝死,质问前来锁他的黑白无常:“我为何要这般匆匆离世,为啥就不能容我交代了身后事?”黑白无常道:“你气死亲生父母早该来此,念你那可怜生父的醋业才留你在世多活这么些年,今日你阳寿已尽自当来此。”欧阳秀才道:“我那也是可怜我那早死的妻子和父母治气,哪又想气死亲生父母啊?求求你们放我回去,我家那做醋的秘方还没来得及交代唻。”黑白无常道:“别废话,你的阳寿已尽,我们只管奉命锁人。”于是欧阳秀才被黑白无常给戴上镣铐押着过了鬼门关,上了黄泉路,踏着彼岸花走向幽冥之狱。他看到了黄泉路上数不清的孤魂野鬼,黑白无常道:“他们这些才是阳寿未尽非正常死亡的,上不了天,投不了胎,也不能到阴间,只有等待寿阳到了后才能到阴间报道,听候阎罗王的发落。这会儿他们就只能在黄泉路上游荡。你还是满足吧。”

    欧阳秀才在这时就感到自己是幸运的了,投胎转世怎么也要比做这些孤魂野鬼幸运的多。嗅着彼岸花香,欧阳秀才依旧在心里念叨:我家的醋业秘方可怎么办呢?  到了忘川河,河上有座桥叫奈何桥,桥边立着块鲜红如血,刻着“早登彼岸”四个字的“三生石”,石上记载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黑白无常卸下他身上的镣铐说:“过去吧,过去吧,走过这座桥,就脱离与阳界的一切纠葛。”这时就从河的对岸传过来呼唤他的声音。他走上了那座桥。血黄色的忘川河水里尽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虫蛇,腥风扑面。河水里有饿死的、冤死的孤魂;有人类互戮,残腿断臂的沦为战场炮灰的野鬼;有作恶多端的人渣败类;有祸国殃民的贪官污吏……这些人阳寿未尽而不得不亡。不能走过奈何桥转世投胎,可灵魂在轮回欲望的驱使之下意欲涉水渡河,但能够腐蚀灵魂的剧毒的河水却没有浮力,那些下水的孤魂将永远也没有上岸的机会了。此时欧阳秀才就看到河里的孤魂们,用羡慕的目光看着他的眼神,听着那一声声痛苦的呻吟,心惊胆颤着走过桥去……

    他站在奈何桥上,尚还拥有今世记忆。虽然他还执着于前世末了的意愿,却还是明白这些意愿终将无法实现,于是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遥望着阳界,心有不甘,无限悔恨地自语道:“我真是混蛋啊,怎么就不把那秘方早些传给儿子?”

    孟婆早以舀好了汤等着他。孟婆乃为幽冥之神,掌管鬼魂投生,凡被送到这里投生的鬼魂,都会先到由孟婆神所掌管的醧忘台下灌饮迷汤,让鬼魂们忘却前生。却说这孟婆生于西汉,自小研读儒家书籍,长大后开始念诵佛经。在世时从不回忆过去,也绝不想未来之事,一生劝人吃素,不要杀生。八十一岁依然是处女之身的孟婆后来入深山修行,后汉时终被玉帝封为幽冥之神。

    这孟婆就每日里熬着忘却前世的药汤,但这药汤怎么会每次都熬得相同?火候大小,汤汁厚薄怎能尽然无异?所以,火候不到、汤汁稀薄时,便也会让那些喝了汤的鬼魂无法完全忘净前世,这就有了投胎人世之人总会在梦里梦见一个很熟悉的地方,总是在见到某一陌生人时感觉似曾相识,总会到了一处陌生地方好像来过的恍惚感觉。

    欧阳秀才颤抖的双手端着那碗孟婆汤,就看到孟婆一脸善意的笑,听着她轻轻柔柔地说“喝吧,喝吧,喝了它就了却了三生,忘却尘世间所有的恩怨情愁,忘却今世所有的牵挂了。今世的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忘了吧,忘了吧……”欧阳秀才依旧在脑中想着他家的祖业,想着他所藏起的那做醋的秘方,凝眉看着孟婆突然大喊:“不,我不能就这么投胎而去,我家醋的秘方我还没有传给后人呢?不行,我得回去,我得回去。”喊着时将那碗药汤泼与地上。孟婆看着早被两个小鬼按住的欧阳秀才,任凭他大喊大叫,微笑不语。却就在那片刻,欧阳秀才的脚被钩刀绊住,尖锐铜管刺穿喉咙,紧接着就被两个小鬼强迫灌下那“甘、苦、辛、酸、咸”掺合着采自俗世药材的药汤。欧阳秀才的记忆逐渐逝去时还是念着他家的醋业,嘴里却忍不住喊着含糊不清的话语:“我的后人,你们找到了我藏的那秘方可一定要重整咱家的祖业……”脑中渐渐变得空白了。孟婆依旧一脸慈祥的笑,看着他道:“去吧,去吧。”

    慧明和尚哈哈大笑,道:“这也是欧阳家醋业的宿命啊!”慧明的师傅微笑道:“正是。”慧明和尚问:“在世时只是听您老说过只言片语,这鲫鱼究竟是怎么和这秀才的家扯上的关系?又怎么会和天鹅发生那段渊源?”慧明的师傅哈哈大笑了几声道:“鲫鱼投胎人世,乃为大梵天王酒后做的一件错事。”于是讲起。

    三百多年前,大梵天王吃了王母娘娘的蟠桃盛宴回去,路过瑶池,七只天鹅停在瑶池边饮水。她们每次路过这里都是要停下来歇一歇,喝口水,吃几粒池内的莲子,嬉戏一阵。却没想这日发生了一件事,吓得众天鹅失色。一条大白鲫鱼突忽间耀出水面,刹那间变为一位身着白衣俊美的男子立于大梵天王面前,躬身施礼道:“大王,天上人间都说您是有求必应佛,可否了却我一桩薄事?”大梵天微微一笑道:“受凡间香客鲜花、舞蹈、香火,自当了却凡间香客心愿。可你乃为王母娘娘瑶池之物,求我何事?”鲫鱼道:“我虽为瑶池之鱼,但仰慕大王已久,见大王受尽人间鲜花、香火,圆满人间凡人愿望,更是钦佩大王好善,只是不知大王能否满足我这未曾供奉您鲜花和香火之鱼的心愿。”

    大梵天王本已喝得半醉,听到鲫鱼当面赞誉甚喜,哈哈笑了几声问道:“鲫鱼,你有何心愿求我?”鲫鱼道:“我想到凡间投胎成人,不知大王您能否满足我这愿望。”大王便又哈哈大笑道:“想你鲫鱼在此瑶池自由自在,享尽天庭快乐,为啥要去凡间投胎受苦受罪?是不是与我玩笑?”鲫鱼道:“我是认真的,绝非玩笑。我羡慕人间美好生活,甘愿去人间受苦受难。”大梵天王笑了几声说:“冲动之举,冲动之举啊。鲫鱼,你乃王母之物,恐我无力。”鲫鱼便也哈哈大笑道:“原来如此,大王并不是有求必应,不是有求就能应啊!”

    大梵天王听了这话有些温怒,没待开口,就听一只天鹅怒斥道:“你这条鱼好生无理,我家主人别说你这样的一件小事,就是再大些的事也能办到。”鲫鱼摇摇头说:“未必,未必,也就是虚有其名罢了。”大王一听来了气,借着酒力道:“你这鲫鱼不识好歹,不是我办不到你的事,而是你为王母之物,我不愿办罢了。”鲫鱼轻蔑一笑道:“办不成的事总有说词。”大王果然被激怒,道:“还没有我办不到的事情,你这鲫鱼也太不把我放在眼里。那好,我就满足你。不过,天上之物下凡投胎都是要经受修炼的,你如愿意修炼三十年,我自当让你投胎。”鲫鱼心中暗喜,说:“我愿意。”大梵天王抬手一指道:“下面那座寺庙叫茂山寺,看见那口井了吗?你就在那井中修炼三十年吧,期满我自当送你投胎。”鲫鱼道:“此话当真?”大梵天王道:“难道我堂堂天王还有谎言不成?”鲫鱼道:“我愿意,那您就送我去吧。”大梵天王道:“天上三十年可就是人间的三百年,你要想好,呆在这口井里可是又冷又饿。你如真愿意的话就呆在这里三十年,期满后我自当帮你脱胎成人。你要后悔现在还来得及?”鲫鱼道:“我不后悔的。”

    大梵天王本以为这条鱼不会愿意呆在那又狭小又冰冷的井中三十年,送他去那井中也是有意难为他,不去修炼也可直接送他投胎的,虽有饮酒,但也知这也是触犯天条之事。没成想这条鱼如此的爽快,话一说出也无挽回的余地,于是便仗着酒力,一扬佛尘将这条鲫鱼送入了茂山寺的那口井中。自此这条鱼就在这口井中修炼,受尽了冰冷和寂寞之苦……

    众天鹅都在心里暗笑这条鲫鱼的痴傻,只有最小的那只天鹅没笑,倒是心里暗自钦佩这条诚心转世的鲫鱼,也为大梵天王将他放进那冰凉狭小的水井里而伤感。那之后她便思想鱼儿为了啥就会那么诚心的向往人间。每次路过此处都是要看一看这条修炼的鱼,带一些可吃的食物给他。渐渐熟悉。鲫鱼对这只天鹅充满了感激,亦是对这只高贵的天鹅充满着虔诚的敬意。有一次天鹅问他:“你受了这么大的苦在此修炼,就为了到凡间投胎成人?做凡人就那么好吗?”鲫鱼道:“天上虽好,却是孤清,人世间夫妻恩爱,儿女满堂,家庭温馨才是快乐。”天鹅问:“你是不是已经在凡间有了意中人?”鲫鱼虽感激天鹅常来陪他说说话儿,送些吃的,但也不愿说出自己心里的真实意图,毕竟她是大梵天王的信使。  却没想天鹅在与这条鲫鱼逐渐接触中对他渐起了爱意。有一日,她思想着每次鲫鱼和她说起的凡间生活,心里一动一颤,想:“何不在鲫鱼投胎于人世时自己也随之而去,与他做一世的凡间夫妻?也好体会下鲫鱼所说的人家温情。”想着时心跳不已,可也暗暗拿定了主意。但在之后的相见中,他们俩却都保留着心中的秘密。

    鲫鱼投胎自有它的主意,你道鲫鱼为啥这般痴心的下凡投胎?原来,整天闲游于瑶池的这条鲫鱼有一日俯瞰人间,无意间看到的一只孤单燕子,这燕子独自在一清苦人家的毛草房的梁上衔草筑窝,引起了它的好奇。鲫鱼奇怪,燕子本来为成双成对之物,这只燕子为何孤单一只。后才知这只燕子在受精于一只雄燕后,雄燕便与另一只母燕相处并成了家,可怜这只燕子便独自衔草筑窝,不久便孵出了五只雏燕。独自养育着这五只嗷嗷待哺的小燕子。鲫鱼便每日里在燕子觅食的地方施法,集中些虫子暗暗帮它养育那几只燕子。很快这只燕子的儿女长大各自飞离,燕子便又成了孤独的一只。  又过了一些时日,这只燕子在一场骤然而至的暴雨中丧命,脱胎为一个穷苦人家的姑娘。如此几世,这姑娘结婚、生儿育女,但每世都摆脱不了清苦人世。但这姑娘的刚强却让这条鲫鱼由衷地感叹,渐生爱慕。终于有一日,这个姑娘在上山砍材回来的路上饿昏时,鲫鱼化作人形出现在姑娘身边,唤醒她后点石为金送与姑娘,随后离去。

    自此贫困的姑娘家好运及至。但这一次的会面,却是在这位姑娘的心里产生了巨大的涟漪。这一世,这姑娘每日里思念着这个见过一面斯文的彬彬有礼的美男子,心里再盛不下任何男人,任凭爹娘打骂,以死相抵拒绝出嫁,带着思恋终老一世。如此又过了数世,尽管世世都要到孟婆处去喝那晚孟婆汤,但那个赠金与她的俊美男子始终也未在孟婆汤的作用下完全失去,隐约里,在她那少女的情怀里还是一直闪映着那个男人的影子。而这鲫鱼却再也无法忍受相思凡间这位女子之苦。于是在这日大梵天王蟠桃会赴宴路过瑶池时,设计用言语激怒他,求得了在茂山寺井中的修炼投胎的机遇。

    话说这条鲫鱼在这口井中苦苦修炼了天庭的三十年期满,看到燕子在一个时辰前投了人胎心里焦虑,没等大梵天王前来,便急急地去找大梵天王。这日天王正在“天使之都”享受人间还愿美女的舞蹈和鲜花眼福,见鲫鱼到了跟前有些不悦。鲫鱼便说,我已修满人间三百年,该是投胎之时。大梵天王闭眼掐指算了算,便一甩拂尘将鲫鱼送入早就计划好了的欧阳府第。鲫鱼心里暗自得意狂喜,落地时看见院中那两棵石榴树,忍不住令石榴树开起了花来。

    原来,欧阳秀才在孟婆处大喊他家醋的秘方还没有传给后人,不愿喝那孟婆汤泼与地上时已经被阎王爷知道。欧阳秀才被押进阎王殿受审后,阎罗王道:“本应判你下地狱的,忤逆不孝气死父母当为恶首。念你为了死去的妻子与父母治气也是无意,在世一生尚能心慈周济穷人才没判你下地狱的。你还不愿投胎转世,着实无理!”欧阳秀才此时脑中空空便不言语。阎王便判他投胎人世,随后欧阳秀才便投胎去了一家书香门第。几日前阎王爷在大梵天王面前,当作笑语说起欧阳秀才不愿喝孟婆汤一事。大梵天王便就想到那条在茂山寺井中修炼的鲫鱼,心里霎时有了主意,待这条鲫鱼修炼期满,就让他投胎去欧阳家,捡个时日得到那秘方,让他和他的后代去继承和发扬欧阳家的醋业吧!

    却说天鹅看到鲫鱼投了人胎,便就在稍后偷偷下了凡间,投胎于姑苏城内,亦是算得清楚,不管这条鲫鱼到了那里,长大成人后都是可以找到他的。之后大梵天王发现天鹅私自下凡投了人胎,想着天鹅乃是在他成神之时佛祖送与他的信使,不敢不让佛祖知道,于是报与佛祖。佛祖掐指算来,得知天鹅为了那条鲫鱼而去。再就算出那条鲫鱼乃瑶池之物,鲫鱼修炼投胎正是为了那只燕子,而鲫鱼修炼投胎正是天王所为。便就责怪大梵天王酒后乱意送鲫鱼修炼,这才酿成天鹅的私自下凡,说他是咎由自取。想着这只天鹅私自下凡投了人胎实在可气,意欲收回天鹅时,却看见天鹅在凡间吃斋念佛一辈子的老奶奶,冒雨进庙跪地求药,登时心生怜意。于是授意大梵天王待老太太升天后再收回天鹅。

    大梵天王思想着鲫鱼的修炼投胎和天鹅私自下凡均为那只燕子引起。想着这条鲫鱼设计在自己酒后被激才送他去修炼投胎的。犯了天条被佛祖责怪不说,连带着自己的爱鹅也因他而去投胎凡世,更是心里有气。暗自想,你这条鲫鱼想着法儿投胎人世为了那只燕子,我偏偏就要让你这条鱼今世得不到那只燕子。于是大梵天王便让那只燕子离开鲫鱼,匆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