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奉先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369章 海纳百川
    有水军的兵士进来报告说,前方就是黄河的入海口,也就是水军的利津大寨所在。

    船队就要离开黄河,驶入大海了。

    吕布邀请众人随他一起到甲板上看看这不一样的风景,各位军师虽然都是初次乘船,不过早已吐啊吐的习惯了,晕船的影响已经不大了,当然跟黄河入海口风浪很小也有关系。

    众人登上楼船最高的一层甲板,举目望去,左右都是浑浊的奔腾的河水,临近入海口,河道变得极宽。

    右手侧远方的河岸之上,是一座壮观的气势恢宏的水军大寨,高耸的寨墙,比寨墙还高的箭楼,寨墙上插满了大汉军旗和水师的军旗。

    有一队高大的战船,正从大寨中驶出,这是来迎接吕布等人的渤海舰队。

    黄河到了此处,流速越来越慢,泥沙沉淀,河水正在变得清澈起来。

    迎着东方升起的朝阳,吕布的船队正在驶入汪洋大海,远方出现了一条泾渭分明的黄河与大海交汇的黄色与蓝色的分界线。

    舰长告诉吕布,这分界线并不是经常能够看到的,只在海水涨大潮的时候,才会出现。

    吕布也是生平第一次见到这壮阔的景象,上一次环游渤海,并没有关注过。

    果然是海纳百川啊,站在船头,看这海天一色的奇景,让人怎不感叹,天地之悠悠,岁月之沧桑!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老毛病又犯了,一首古诗脱口而出。

    旁边的诸葛亮、司马懿都交口称赞,主公做的一手好诗!

    要是如吕布这种厚脸皮的人,也忍不住脸红啊!

    随着渤海舰队的加入,吕布等人更换了旗舰,毕竟渤海舰队的楼船更加适合海上航行。

    这些楼船和斗舰都是用龙骨法,水密隔舱等新技术建造的,更经得起大风大浪。

    舰队向东航行,渤海湾内还算风平浪静。

    舰队先航行至辽东半岛,割据辽东的公孙度早就接到消息,第二次乘船出海,登上旗舰,来拜谒吕布。

    吕布热情接待与他,几年不见,公孙度更加苍老了不少,满头白发,步履也没那么坚定了,需要别人的搀扶,他还带来了他的儿子公孙康。

    他向吕布汇报了辽东这几年的近况,公孙康打败了高句丽人的几次挑衅,并且彻底征服了朝鲜半岛南端的三韩王国。

    辽东局势依然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他说自己已经老了,打算将位子传给公孙康,公孙康这几年都在帮助他打理政务和军务,早已不是当年虎牢关时的冲动的毛头小伙了。

    公孙康谦恭的表达了自己对吕布的景仰之情,以及愿意为大汉镇守辽东这苦寒之地的决心。

    吕布早就通过情报部的渠道掌握了公孙度家族的具体情况,原先公孙度还有几分野心,妄想自立辽东王。

    可是在见识过中央军的强大之后,特别是吕布拥有了强大的水军,可以轻松的输送大军登陆辽东半岛,他就彻底死了自立为王的心思,老老实实的当他的辽东郡太守。

    就连他自封的平州牧都已经取消了,甚至在这几年,他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