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阳布衣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322章 王氏兄弟 中
    随州城西面某处山沟,王六王七兄弟集合主要头目,正在等着李毅夫再次带人进山来攻。

    王六王七长相一般无二,都有一张憨厚坚毅的面庞、一双结实有力的臂膀、一副高大强健的身板儿。家里祖辈贫农,王六王七还能长到这么壮,可以想见他们的父祖辈有多辛苦。

    王七杵着红黑相间的脸,咬牙看着因为肚子饿而哭闹不止的王家后辈,心烦意乱地大叫道:“滚一边儿去。上前拼命的弟兄都是一天两顿稀粥,其他人最多一天一顿稀粥,哪儿来那么多粮食给你们!”

    粮食太紧张,王六王七只能以身作则。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搞区别对待,队伍早就分崩离析了。从小半个京西南路抢到的粮食,大多都没赶得及运回来,反倒便宜了官军,不然王六王七残军的状况肯定要好很多。

    王六见自己的几个儿女脏兮兮的,一个个饿得像柴火棍,却还努力笑着,不想让他们的父亲担心,眼泪“刷刷刷”地留下来。等王七过来,王六流着泪,哽咽着对老兄弟和军师说道:

    “咱们当时真是睁眼瞎,匆忙便起事了。短短几十天啊,方腊已倒,刘成栋率军打我,我等一败再败,如今在这里苟延残喘。”

    “原来不是官军不能打,而是能打的官军都南下了。刘成栋带了一万伤兵回来,就把咱们打得像鼠兔一般,之前谁能想到?!”

    “随州城四周都是山,可山外都是大周地盘。东南边儿,荆湖两路的大军把路给封了,咱们跑不到千里淮山的,只能在这里死拼!”

    “对不住了,弟兄们,咱们没有胜算的。若是大周军执意驻扎在随州城不走,再把几条交通要道一封锁,咱们都是饿死的下场。”

    “对不住啊,我想过带你们投降,可外面的官吏、士绅、富商、武人,都想拿咱们的头颅去换功!咱们的父母妻儿保不住的,想要个安生死法儿都难……有一个算一个,咱们跟他们狗日的拼了!”

    说到后面,道尽现实残酷的王六已是声泪俱下。

    平心而论,王六王七算是行事不那么极端的起义者。除了一开始攻下随州城时大肆屠戮官绅豪商,之后便收敛了很多。

    虽说主要是心存招安的万一之念,但也证明王六王七在内心深处,根本没有和整个士绅阶层为敌的意思。

    其实大部分中高层头目早已知道,他们的下场已经注定了,只能是被官军清扫干净,区别只是坚持多久罢了。明知必亡还要战,也难怪好几万中青年整日里浑浑噩噩,跟志怪话本里详述的旱魃似的。

    沿山岭分布的几万人沉浸在绝望的气氛中。

    时近正午,李毅夫再次带着乡兵联军清扫山区,王六王七只能选择迎战。

    正午时分,李毅夫带本部一千人,和其它一万六千名乡兵一起,依托三条山道摆开阵势,和王六王七的数万人对峙在一起。

    官军这边,也就李毅夫所带一千人的阵列有模有样,其他部队摆得乱七八糟。也没办法,缺乏训练的乡兵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就不错了。李毅夫没有统制权,只能给出建议,做到什么地步只能看各个指挥官。

    张展郡依照李毅夫的命令,举着一个加长的红铜喇叭,在几名刀盾手和东主亲卫的保护下上前,大声叫喊让王六王七投降。

    劝降没有结果。既然投降也是死,为什么要投降?!

    初秋的风拂过大片山岭,鸟雀自林中飞起。数万人扑向李毅夫带领的一万七千人!

    除了处在中间位置的李毅夫本部外,其它地方的战场瞬间陷入……极度混乱。

    大概有十支同样是凑人数的乡兵被王六王七的人一冲而溃。溃败的乡兵四散而逃,或是冲击其他乡兵。

    吸收了第一次进山时候的教训,各支乡兵都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针对王六王七的人海战术的。

    只见有些战圈之中的乡兵推出很多鸡公车,上面有烤制后削尖的倒置短矛,勉强维持着战阵。

    另有几支没有烂到家的乡兵,警告溃兵从两翼退开无果之后,马上用长枪短矛乱杀一气。

    更多地方的战局,则陷入了完全混乱。官军和逆军的士兵彻底混杂在一起,看着凌乱,却没死多少人!

    李毅夫这边,就是一边倒的屠杀了。

    算上在江南和京西南路的几次缴获,李毅夫觉得自己一次性拿出两百多副铁甲,算不上什么。大周乡兵的铁甲配给率是很低,但李毅夫是自己抢到手的,上面的文官总不能指责什么吧?

    加上五百副竹纸甲、隐藏在衣服里面的锁子甲、底层士兵自制的“布面甲”、山民自己鞣制的皮甲……总之李毅夫这一千人,竟然做到了人人披甲!

    刘德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