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重生:嫡女上位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完】重生:嫡女上位-第44部分
    就别怪到时候污了姑娘的好名声,这还真是明摆摆的跟皇家对上了。

    当然,这在顾太夫人看来,顾家满门忠烈,为大历朝战死沙场的男儿那么多,你们倒是借着怜惜的名义来指亲,别当顾府是傻子,傻子急了什么事都敢做,更何况这顾太夫人从来都不是个任人拿捏的主。

    被着顾太夫人如此下脸面,皇贵妃被气得够呛,恨不得当场发作,只奈何如今做皇上的不是她儿子,皇上向来体恤晋国公府,她心里是明儿清的,于是,她只得借机将话说给皇上听。

    “皇上,您看妾身这事办得……”皇贵妃强颜着笑,“晋国公府为大历朝所做的牺牲如此之大,本想着许几个好姑娘给晋国公府,却不曾想这好话说到马腿上去了。”

    皇上轻饮了一小杯酒,只淡淡地扫了一眼皇贵妃,道:“母后和爱妃都是一番好心,可是你们却忘了顾大是最听顾夫人的话,顾大在世的时候,他的儿子的亲事都是由顾夫人做的主,顾夫人又都是尊重儿子的意愿,所以今儿个这事顾夫人拒绝那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皇上毫不掩饰的给顾太夫人抬轿,众人心里自然有数。

    皇贵妃紧咬着嘴唇,那脸上的笑怎么都挂不住了。

    倒是太后娘娘圆场,“皇上这么一提,哀家倒是想起来了,这年纪一大,倒是忘了晋国公里的一些规矩,还真是哀家唐突了呢。”

    顾太夫人自然也懂进退,便跟着圆了几句场面话。

    皇贵妃心里暗自气恼,她跟太后这联手的一场戏,就这么轻轻松松地给拒绝了,这皇上竟然连太后的面子都不给,毫不客气的站在了晋国公那边。就算它晋国公满门忠烈为朝廷又能怎样?那也是天家给他们的这份福气,没有他们晋国公府,也会有别家代替,这给脸不要的下作东西,竟然敢跟天家叫板,拉拢不过来的东西,是绝留不得的……

    顾太夫人在位置上从下,继续淡然的吃着东西,可是心里却也藏起事来,这皇贵妃借着太后来刺探自己,将自己的外甥女儿许给顾海源,何尝不是想着将晋国公府拉到二太子这边来,这如意算盘还真是打得好呢……

    看来,这皇宫里的人都安不住心了。

    再看那两位被拒婚的女子,倒都是淡定从容,一点也没有因为顾太夫人的话而羞愧起来,这份气定倒是难得。

    谢静娅的目光总是有意无意的落在薛佳妮的身上,总觉得她并不像是那么简单的弹弹琴就能吸引鱼儿和蝴蝶,还能让花瓣为着她的音律而自动的落下,在谢静娅看来,这薛佳妮能让花瓣落地,怕是内功不错呢。

    不过十二三岁的姑娘,真的会是那训蛇之人?

    谢静娅在心里摇了摇头,觉得这怎么都不太可能,在最开始的两起悬案发生时,薛佳妮也不过是个几岁的小孩,能耐再大也不至于……可是要让谢静娅觉得她清白没有任何的关联,她又做不到。

    直觉这薛佳妮指不定与那训蛇之人有着某种关联呢?或许,从她的身上能找到一些蛛丝蚂迹呢。

    对于心里的疑问,她也曾找顾初晨问过,问她是否相信花瓣会因着音律而落地,顾初晨与她的说法是一样的,定是薛佳妮内力不错而引起的,也是从那一次弹琴后,谢静娅便总是格外的留意她,只是这薛佳妮实是在看不出任何的不妥来,但凡与武功有一点点相关的课,她都不曾选修,每日里除了练琴便是学些管家或者看看书之类的。

    对于两位被拒婚的姑娘,皇上自然不会薄待了她们。

    因着两位出众的才艺,不仅博得了太后、皇后和皇贵妃等众人的喜爱,也博得了皇上的赞赏,因此,皇上特赏秦美佳乡君称号,薛佳妮郡主称号,这于她们的家族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荣誉。

    两人均行礼叩谢龙恩,一场赏菊吃蟹的皇宫宴便也欢喜的收了尾,有人脸上带了笑心里也带了笑,有些人却是脸上带笑心里带刀……

    ……………………………………………………

    先奉上一更,先去弄些吃的去,晚上还会再更上一章!

    软硬兼施

    丞相府的书房内,傍晚的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映在琉璃窗边,两条人影轻微的晃动着。

    谢安邦规规矩矩的给王丞相行了一大礼,“小婿见过岳父大人。”

    王丞相没有抬头,只是继续的挥舞着手中的笔将那首未完成的诗写完,收笔。

    “岳父大人的字刚劲有力,游刃有余。”谢安邦夸着王丞相的字迹道。

    王丞相收了笑笔后,眼神自然落在了谢安邦的脸上,打趣地笑道:“贤婿今儿个来这里,可就是为了夸老夫的字?”

    谢安邦收了收心,笑着回道:“小婿有心事,还真是瞒不过岳父大人呢。”

    王丞相将手放在后面,轻轻地踱着步子,立在了琉璃窗边。

    yuedu_text_c();

    “现在朝廷的局势,你怎么看?”王丞相若有所思的对着谢安邦说道。

    谢安邦眼色微微一沉,转而说道:“依我看,这只不过是皇上加强君权的一种统治罢了。”

    别人能看得明白,他王丞相自也看得明白,可他就算得看明白了也愿意装糊涂,是皇上轻信了小人的谗言罢了。

    见着王丞相表情甚是凝重,谢安邦轻声地在一侧说道:“现在好几痊皇子的势力都不容小瞧,自太子的脸毁了之后,咱们是不是也该……”

    下面的话还没道出口,王丞相便打断了他去,“现在朝廷事情示明朗,老夫不会去站队的,更何况,皇上的身子现在还好得很,冒然的站队,只会加速我跟皇上的紧张关系。”

    在他没有主动开口退下来,就算是皇上逼他,那也仅仅是逼一逼,依着他为皇上立的一些功劳,皇上怎么着都会给他三分薄面的,如若他站了队,这三分薄面自然也就会被收了回去,到时候怕是风光的退下来都不会有。

    这一点,谢安邦自也能看得明白,但是他今天来这的目的,可不仅仅是来给他请安的。

    “听说岳父大人旧疾犯了,现在可曾好些了去?”谢安邦从另一侧敲问着。

    这一转话师,王丞相脸上虽未表露出多少的不快来,但是心里却是有了另一番计较。

    “太医已经检查了,休息两日便也好了。”他淡淡地应着。

    谢安邦却是继续地说道:“岳父大人年纪也不轻了,身体又有旧疾,可得当心些才是,万事身体健康排在第一位。”

    王丞相眼睛转望向谢安邦,伸出手来,指着旁边的一处椅子,示意他坐下来说话。

    谢安邦等着王丞相落座后,他才坐下。

    落座后,王丞相便不准备跟谢安邦打太极,而是直接地问道:“你今儿个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就直接说了吧?”

    自他娶了王月儿后,王丞相对他的提携就一直不错,现如今,他可是吏部尚书,这位置在他这个年龄段来说,真的算得上年轻有为,大有一番前景,现在的皇上想废丞相设内阁,只消谢安邦搭一根线,他入内阁自是没有问题的。

    一眼就被王丞相看穿,谢安邦还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好在这谢安邦也算是能进能退之人,连忙起身行礼,道:“岳父大人,请受小婿一拜。”

    王丞相冷眼看着他跪下来,也没有要他起来的意思。

    若没有王丞相的扶持,他谢安邦哪能有今日这般的风光,现在碰到更好的去处了,怕是掉转头来就能给他使个小鞋穿……

    “说吧,谁让你来说情的?”王丞相微微的敛了敛眼角。

    不管从哪一点出发,谢安邦还是会保留着一份对王丞相的尊重。

    “宁国公派我来说的。”谢安邦坦诚地说道。

    王丞相只是沉思着,并没有去接他的话。

    “您老也知道,宁国公府与谢府,那就是铁杠扛的亲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日后静娅嫁去了宁国公府,两家的关系自然是得更上一步的。”谢安邦将心里所想说与王丞相,“这份关系既然已经摆在了台面上,有些事情,便就好办了起来。”

    “好办?”王丞相轻轻地冷哼一声,“让我退下来扶植你上台,是吗?”

    其实,王丞相就算是退下来,本身也是会提携他一把,就连皇上,看在他实诚退下的份上,当然也会扶谢安邦一把,只是谢安邦这一番举动,还是寒了他的心,竟然如此的焦急,还当了别人的说客。

    谢安邦的额角沁出冷汗来,连忙说道:“岳父大人,请恕小婿存了那起子小心思,不过我也是被驾上去的,进了那个圈子。有些事情便不是我们想退就能退,想进就能进的,不是吗?”

    既然挑明了说,谢安邦自然也不会再藏着掖着了。

    “这么些年来,肯定也有着不少的皇子明着暗着向您抛过橄榄枝,可您是哪根也没有接。”谢安邦自顾地说着,“现如今,太子殿下毁了半边脸,要再承位,怕是难的,既然您一直不愿意表态,现在皇上又存那起子心思,您的身子骨又需要调理,那何不趁着这个时机退了下来,也免去被皇上和那些皇子盯着。”

    他所说的每句话,句句都是为着王丞相出发,可是字里行间,哪句都是为着自己而考虑。

    王丞相轻道一声,“宁国公是站在了二皇子那一边的,我若下了台,你入了阁,自然就成了二皇子派别,如若有一天,二皇子没能承位,你可知谢府会是个什么情况?”

    yuedu_text_c();

    皇位之争,一旦站错了位,百年世家都会被打倒下去,更别说谢府一个小新贵了。

    这里面的轻重利害,谢安邦自然也是清楚的,可是他又何尝没有别的想法呢。

    “依小婿看,这二皇子定是众皇子中间最有希望的一个了。”谢安邦很是肯定地说道:“皇贵妃的母家忠靖侯府实力不容小觑,宁国公府的实力那也是众权贵中数一数二的,再加上二皇子是除了太子殿下最年长的一位,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二皇子无疑都是最大的赢家。”

    在站位时,谢安邦自是想得很清楚,“最重要的一点,无论我们站不站在二皇子这边,宁国公府是站在那一边的,而静娅最终是要嫁去宁国公府的,这层关系我们是怎么都解除不了的。”

    朝廷怕是一半的官员都存了谢安邦这样的想法,可越是这样脑子便越需要冷静。

    “在皇上没有表态废太子殿下时,皇上的心思岂是你能猜透的,越是看得明白的东西,皇上也看得清清楚楚,他还没倒下,你们便开始各自站队,若是惹恼了皇上,你真以为二皇子就能上台?你真以为皇上的力量强不过二皇子?”

    王丞相在位几十年,心机深远不是谢安邦所能比拟的,他考虑得更多的是上面那位的心思,在众官员中,他王丞相敢认第二了解皇上心思的,就没有人敢说他是第一了解皇上心思的。

    谢安邦心里却不以为然,这不过是王丞相保守派的做法,皇上终究会老,皇位总有一天会被皇子所代替,这皇子中,不管皇上愿意不愿意承认,二皇子不仅是实力最强,就连继位都会是民心所向。

    “岳父大人的见解,小婿当然明白,可是现在是刀架在脖子上,必须得做出选择。”谢安邦的声音坚决起来,甚至带了一些威胁,“在官场这么多年,那一年所犯的事儿虽然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还是被别人抓了把柄去。”

    王丞相一听,脸上的表情便有些挂不住,心里的寒意更深了,他辛辛苦苦栽培的女婿,最终还是背叛了他,就为着他被皇上晾在这里,他一刻都等不及的上了别人的船。

    “你今日所做的这番决定,希望日后你不会后悔,如若真有一天不是二皇子继位,到时候谁也保不住你!”王丞相一脸的深沉,表情慎是冷峻。

    谢安邦却很是笃定地说道:“岳父大人,请您放心,小婿一定会谨慎小心的,谢府还靠着小婿撑着,您的两位外孙现在还没长大,这些路终究还是得我这个做父亲的来铺,不是吗?”

    对于谢安邦内心的想法,王丞相已经不需要再去捉摸,只是摇了摇头,内心叹道他毕竟还是嫩了些,但是又不得不叹服他手段倒是够阴够狠的,有些事情便只能沉寂在心里。

    “睿然现在学业怎么样?”王丞相淡淡地问道,转开话题。

    说起儿子的转变,谢安邦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来,“正准备来年的考试叫,依着他的聪明劲,要是能考上,那也算是后继有了人。”

    俩个人都没有再提起朝廷上的事情,就着家长里短说了一会子话,王丞相便退了谢安邦,独自沉思了好一会。

    谢安邦离开丞相府的时候,丞相府的灯笼早已高高挂气,秋天的入夜已经凉了起来,他紧紧了身上的衣衫便离开了丞相府,心里满是兴奋,不出几年,他自信他的成就必定会超过王丞相。

    王丞相望着窗外的夜色,一双老眼竟浑浊起来,他驰骋官场几十年,竟然会落得如此的下场,这位不管他想不想退,他都必须得退,在退之前,他却想着要不要为谢静娅再争取些什么,这决定或许能救她一命,可是……

    竟然是他

    赏菊

    宴席散去,谢静娅与顾初晨自是不可能再回女院,就各自跟着自己的亲人乘坐马车离去。

    谢静娅上了刘氏的马车,自是不准备回谢府了。

    刘氏很是开心的抚着她的头,温柔而慈详地说道:“在女院,还开心吗?”

    谢静娅点头应承,回手轻轻地握着刘氏的手,她的手上并没有多少肉,握在谢静娅的手里微有些生痛。

    “外祖母,我没有为您夺个京城四美的称号,您是不是很失望啊?”

    今天宴席上,无论是皇上还是其他的宫嫔,对京城四美的赞扬都是有目共睹的,甚至还给其中的两位赐了封号,女子能为自己挣得封号,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刘氏爱抚地看着她,眼里没有一丝的不悦,倒是安慰起谢静娅来,“静娅,外祖母只求你过得开心就好,至于什么荣耀光环,那些都是身外之物,年轻的时候得了自然是风光,可也保不齐就没有别的事情生出来。”

    “越是站在浪尖处,承受的东西自然也就越多。”刘氏的眼神有些迷茫起来。

    谢静娅将刘氏的转换放在心里,轻声地问一句,“今儿个太后娘娘找您单独谈话,是不是说了些什么话?”

    自己的外孙女儿越发的伶俐,自然是个好事情,对于这些日子朝廷的事端,她便透了一些给谢静娅。

    yuedu_text_c();

    “这些日子,你外祖父一直站在风尖浪口处,太后娘娘话里话外都透出,希望你外祖父能主动退下去,这样便可免得日后会有什么下不来台面的事情。”

    谢静娅有些意外了,这太后娘娘到底是站在皇上的那一边还是站在皇贵妃的那一边呢?

    “外祖母,您是怎么想的?”谢静娅抬头凝视着刘氏。

    刘氏眉毛微微一蹙,“你外祖父的身体,一向就不怎么好,为着朝廷之事又大费精神,前些个日子还大病了一场,可他偏生又是个较真的性子,这事儿还是得他自个想通。”

    “外祖父的身体还是老毛病吗?”谢静娅不由得关切问道。

    刘氏紧皱的眉行散开了些,回道:“在江南那边落下的老病根了,这些年一直都没好全。”

    谢静娅沉思了一会,认真的说道:“外祖父既然身体不太好,外祖母倒不如多劝劝祖父,既然上面的意思是想外祖父退下来,那便退下吧,这样还能得了皇上的好。”

    刘氏沉沉的叹了一口气,有些幽怨地道:“我何尝不是想他退下来,早几年犯病时便想他退下来的,现如今你父亲也培养出来了,他也不必再忧心了,再说了,他还有几个学生可以提拔,不管怎样,只要他退了下来,皇上定是会提拔他两个心腹的,这样的话,咱们府也不愁日后没个投靠,虽说这些事上都不能保证什么,但是对于丞相府来说,这应该是没有大问题的,毕竟我跟你外祖父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

    刘氏的心态倒是放得比较宽,只是王丞相还一直不太想从高位上退下来,这么多年的官场浸滛,享受了权位带来的便利,自是不想就这样撤下来。

    “外祖父年纪也大了,身体也不太好,这一次,皇上又起了这心,若是外祖父还看不清,别到头来能安全退下来都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