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家公主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红楼之林家公主-第10部分
    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得罪他了?”薛宝钗猜测,虽然甄子裴想要得到薛家的产业,但若是没有仇恨,应该也不至于对薛蟠下死手才对。

    薛蟠听到妹妹的话眼神游移,心虚地说道:“我不认识那个甄子裴,更没有得罪过他啊,我还莫名其妙他为什么要这么陷害我呢。”薛宝钗一看他那个样子就知道他没有说实话,薛蟠是什么脾气,如果对方真的是无缘无故陷害他,他哪会是这副底气不足的样子。

    薛宝钗气结,“哥哥,到这个时候你还不肯对我和妈妈说实话吗?实话告诉你吧,现在我和妈妈什么门路都走了也没找到救你的办法。现在你想要出来,唯一的方法就是去找甄子裴,求他放你一马!”比起薛蟠,薛姨妈显然更信任薛宝钗,此刻她完全站在薛宝钗一边。

    说实话,刚刚薛姨妈还真有点相信了薛蟠的话,以为甄子裴真是无缘无故陷害薛蟠。但听薛宝钗这么一说,她又觉得薛蟠是在说谎了。自己的儿子她自己知道,薛蟠惹祸的能力从来都是不小的,当初如果不是薛蟠打死了人,她们也不会全家来到京城。

    听薛宝钗这样一说,薛蟠也急了,他虽然是呆霸王,但也知道命比什么都重要,连忙说出了他和甄子裴结仇的经过。“其实这件事情你们也知道的,我们刚来京城的时候,不是想要在京城开酒楼嘛?那个甄子裴的父亲叫做甄业的,也是开酒楼的,所以……”

    薛蟠的话没有话说,但薛宝钗已经知道他想要说什么了,她几乎要被薛蟠气笑了。没错,在京城开酒楼她们当初确实是知道,也并没有反对,毕竟薛家在京城也是有一些产业的。可是不反对薛蟠开酒楼并不代表他们不反对薛蟠去别人家的酒楼捣乱。

    京城是什么地方?能在开酒楼而且生意还不错的能是没有关系的吗?如果是薛宝钗,巴不得和对方打好关系,将来有个什么也多条门路。可薛蟠倒好,一棒子就把人得罪了,而且最后自己的目的还能达成,赔了夫人又折兵,简直不知道折腾个什么劲。

    现在好了,对方不知道怎么搭上的林黛玉这条线,成了华阳公主的门人,反过来要对薛家下手了,他们不仅没有反手之力,就连道德上的制高点都没有。薛宝钗颓然叹了口气,虽然已经知道了事由,但能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不知道,只能尽力去做了。

    希望那个甄子裴不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否则这次薛家的麻烦真的大了。不过薛宝钗也知道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如果甄子裴真是不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现在薛蟠都不会呆在刑部大牢里。对化解甄子裴和薛蟠的恩怨薛宝钗没有多少信心,但她不得不去做。

    打听清楚情况之后,薛宝钗不再说话,薛姨妈则开始问起了薛蟠在狱中的情况,一边听薛蟠说一边落泪。薛宝钗虽然心疼哥哥,但心里也只能无奈,若是薛蟠没有惹出这样一个大麻烦,又哪里会有这样一场劫难呢。只是如今说什么都晚了,只希望一切还有挽回的余地。

    母子三人说了好一会话,薛宝钗看时间差不多了,连忙让薛姨妈把带来的东西交给薛蟠。看薛蟠穿着单薄的囚衣,薛宝钗还从带来的衣服了找了一件厚实的衣服让薛蟠赶紧穿上。现在虽然已经进入夏季了,但还远没有步入盛夏,白天还好,晚上还是比较冷的。

    尤其这里还是牢房,里面本来就比外面还要阴冷一些,晚上的时候恐怕更是寒气逼人刺骨。虽然薛蟠的身体素质一直很不错,但一直养尊处优的他连续在这种地方住着,恐怕也不会感到舒服。薛宝钗担心还没等她们想到办法救薛蟠出去,薛蟠自己就先病倒了。

    这个时代可不讲究什么人道主义精神,在牢房里病了的话,只要不是上面要留着的性命的,根本得不到医治。就算只是得了小病,抗不过去的话也很可能变成大病。薛宝钗可不希望她们辛辛苦苦在外面奔波的时候,狱中的薛蟠自己却出了问题,让她们的忙碌白费。

    第35章 秘密泄露薛家到手

    薛蟠的事情固然让薛宝钗伤透了脑筋,对林黛玉来说却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并不值得她投注太多精力。目前,林黛玉和徒行北都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了东南方面的战争和江南官场的稳定上,他们很清楚比起徒景宸在政务上的得心应手,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然而即使是徒景宸,这段时间也被层出不穷地事情弄得忙乱不堪,即使结果正朝着他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为了能够早日给徒景宸分忧,林黛玉和徒行北这段时间也更加努力了。不仅仅在上课的时候如此,就连散步聊天的时候话题也没有脱开时政。

    不顾这段时间一直顺风顺水的两人明显放松了一些警惕,要知道在御花园这种人来人往,而且到处都是假山和树丛的地方,谁都不知道隐蔽的角落里藏着什么人。所以,当两人走过的时候,林黛玉突然看到一个人影从不远处一颗大树后面闪身抛开也就不是太奇怪的事情了。

    林黛玉和徒行北都停下了脚步,脸色不是太好看。因为是在后宫,他们身边只跟着几个宫女太监,那个躲在树后面的人有很熟悉地形,很快就追丢了。其实公主涉政在帝国不算太大的事,因为林黛玉并不是公主涉政的先例,不过因为她是养女,可能还是会引起一些风波。

    搜寻无果,林黛玉直接让冬令他们回来。冬令虽然没能找到那个人,却觉得那个老人的背影有些眼熟,“公主,那个人好像是吴贵妃身边的人。”冬令对宫中的人事物都非常熟悉,那个老太监她就曾经在吴贵妃身边见过,虽然不起眼,但绝对是吴贵妃的心腹。

    “吴贵妃的人?”林黛玉和徒行北都忍不住皱眉,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太监甚至是地位妃嫔的身边的人他们都不太在意,这些人不敢在宫中掀起什么风浪。但吴贵妃就比较麻烦了,这个女人从来就不是一个喜欢安分守己的,就连皇后也曾经在她手里栽过。

    “公主,婢子知道他。”这个时候,从进宫之中一直没怎么在林黛玉面前表现的雪雁突然开口了,“他确实是贵妃娘娘身边的人,大家都叫他季公公,婢子曾经听相熟的姐妹说过他。听说他已经在贵妃娘娘身边当差将近二十年了,贵妃娘娘很信任他。”

    “果然是吴贵妃的人吗?”林黛玉和徒行北对视一眼,已经没有任何侥幸心理了。林黛玉让夏荷亲自去跟徒景宸汇报这件事情,她考虑着与其让吴贵妃借着这件事情在后宫里兴风作浪,倒不如先下手为强。所幸宫中也只有两位公主,林黛玉并不担心三公主有什么想法。

    至于三公主的母亲,那位刚刚被封为贤妃的女子如果真的有这个心思,也就不会把三公主教养成现在这个样子了。谁都可以看得出来,贤妃唯一的愿望就是三公主能够一声顺遂平安,绝对不会被吴贵妃挑拨和他们作对。皇子们更是如此,反正无论如何公主是没有继承权的。

    他们不仅不会非议林黛玉,反而会想尽办法拉拢她。从林黛玉的得宠程度就可以看出徒景宸的想法,皇子们中间现在还没有一个能够影响徒景宸的决定的人存在。他们不会不清楚就算他们反对也不会让徒景宸重视,反而会引起徒景宸的不满,同时得罪林黛玉这个新贵。

    没有人是傻子,谁都不会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就算他们中间的有些人会因为不希望增强徒行北的势力和反对林黛玉涉政,他们也不会公然和徒景宸对着干。徒景宸从登基以来的一举一动都在告诉这个帝国的所有人,包括他的儿子们,他要做的是一言而为天下法的帝王。

    没有人会低估一个庞大帝国的统治者的决心,他要做的事情,目前已经没有人能够反对了。但林黛玉并不希望这件事情让更多的人争议,为了不被吴贵妃利用挑事,她认为先下手为强是个不错的选择。反正,她原本也已经准备好在群臣面前亮一次相了。

    不过这次林黛玉吸取刚刚的教训,并没有马上和徒行北说出自己的决定,一直等到回到宁锦宫该告诉徒行北自己的打算。徒行北对此也持赞同的态度,不过他提醒林黛玉,还是不能放松吴贵妃那边的动作,这个女人不简单,就算皇后应付她也要非常小心。

    林黛玉微微一笑,“放心吧四哥哥,我会让人盯着她的。”继甄子裴之后,林黛玉前段时间又从徒景宸手中接过了一些后宫的暗势力。其实她对徒行北说的还有所保留,她根本不需要刻意让人盯着吴贵妃,实际上吴贵妃宫中早就已经有徒景宸埋下的暗子了。

    当然,现在这个暗子已经变成林黛玉的人了,她唯一要做的就是更加关注从吴贵妃身边传来的情报而已。她对徒行北有所保留也并不是不信任徒行北,只是徒景宸曾经跟她说过,作为帝国暗势力的掌控者,她需要任何人都有所保留。

    而且,同为站在帝国顶端掌控者,隐身暗中的她很多时候对徒行北还要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如果她对徒行北没有任何秘密的话,监督也就无从谈起了。其实徒景宸还有一个意思,也是为了保护林黛玉,人心善变,虽然林黛玉和徒行北现在关系很好,但谁都不能保证以后。

    权力尤其是一种能够腐蚀人心的东西,很多人功成名就之前能够坚持己心,但很少有人在登上权力的顶峰之后,还能保留心灵的纯真。即使徒景宸自己,最后还是不是为了手里的权力选择了牺牲林如海,他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他又怎么能相信徒行北能做到。

    yuedu_text_c();

    为了林黛玉不会步林如海的后尘,甚至更惨成为徒行北掌权之后清洗的对象,他必须让林黛玉学会自保。当然,这话徒景宸不会直接说出来,因为他对林黛玉和徒行北现在的关系还是比较满意的,不希望因为这一点对将来的猜忌让他们之间产生矛盾。

    至于林黛玉能不能明白他话里的未尽之意徒景宸也不知道,不过他相信以林黛玉的聪慧,就算现在不明白,以后若是徒行北又是猜疑她的想法的时候,她会知道他的意思的。如果可以,徒景宸希望这一天永远不会来临,但他不愿意拿林黛玉的安全去做赌注。

    徒景宸交给林黛玉的那部分势力一直是徒行北所不了解的,不过以徒行北的性格也没想过要去了解,至少现在没有想过。听到林黛玉这么说,徒行北并没有多想,至少叮嘱林黛玉不要掉以轻心之后就离开了宁锦宫。随着他们的年纪越来越大,徒行北也不好单独在宁锦宫久留了。

    林黛玉把徒行北送出宁锦宫,随后让春华吩咐下去近期多注意一些吴贵妃那边的动静,至于她到底明不明白徒景宸的意思,那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和徒景宸一样,林黛玉并不想破坏她和徒行北的关系,徒行北是个好哥哥,林黛玉希望他们能一直这么相处下去。

    这个念头这在林黛玉心里转悠了一会就被丢开了,这么遥远的事情何必多想,想在最重要的还是好好策划她的第一次亮相。南安郡王求援的奏折已经送到京中七八天了,朝中大臣一直争论不休,为的就是钱的问题。他们当然知道不能轻易认输,可是打仗是要钱的,钱从哪里来?

    这个问题林黛玉虽然已经有了想法,但是考虑到徒景宸想要拖死南安郡王的策略,她也一直在拖时间。不过现在似乎也差不多是时候了,一直这么拖下去,难免会让人觉得徒景宸没有救援南安郡王的心思。而甄子裴也没有让她失望,薛家的产业基本上已经到手了。

    不仅如此,为了保住薛蟠的姓名,薛家还付出大量的钱财。林黛玉原本想着就算不判薛蟠一个斩监候至少也是刺配充军,但看在薛家的巨额财产的份上,她还是放了薛蟠一马,让他回家和薛姨妈团聚了。这次,薛家是真的被伤筋动骨了,大概会从此一蹶不振。

    不过林黛玉给他们留下的财富,只要他们不去奢侈挥霍,富贵一生是没有问题的。甚至于薛蟠还能够办一个风光的婚礼,薛宝钗的嫁妆自然也没问题。林黛玉觉得自己以后够厚道了,薛家也不再是她需要考虑的问题。她更在意的是薛家的财富,其中一部分将是这次战争的经费。

    虽然已经决定把这次的收获拿出一部分作为军费了,但林黛玉可不打算让南安郡王府什么都不用做,舒舒服服地等着徒景宸派兵把南安郡王给救回来。就连她这个和南安郡王没有半毛钱关系的人都要大出血了,难道南安郡王府不应该负担大部分军费吗?

    第36章 宫外相叙行北受伤

    徒行北走后,林黛玉独自在书房里呆了很久,知道深夜才从书桌上站起来。开来窗户,就看到窗外寒风卷起树叶,让原本有些沁凉的夜晚更增添了几分寒气。“山雨欲来风满楼。”林黛玉低声自语,“就让我看看这阵山风能够带来多大的雨吧。”

    没等春华劝阻,林黛玉就让她关上窗子,走到案边看着拜访在一旁的一幅《西山清远图》,对秋实说道:“明儿你拿着本宫的帖子去一趟南安郡王府,就说本宫刚刚得到了一幅前朝的画作,南安郡王妃出身书香世家想必精通此道,请她去华阳公主府和本宫一同赏玩。”

    秋实的表情有些诡异,谁不知道南安郡王妃虽然出身清贵人家,但她们家家风保守,完全遵照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养方法。这南安郡王妃虽然精通女红,擅长管家理事与人交际,但对琴棋书画这些却是一窍不通,她这么去说南安郡王妃不会觉得林黛玉故意讽刺她吧?

    秋实一边答应着,一边悄悄看了林黛玉一眼,突然觉得林黛玉并非没有故意讽刺南安郡王妃的可能性。从平时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林黛玉对所谓的四王八公非常不感冒,借机讽刺南安郡王妃也不是那么让人,谁让现在是南安郡王府有求于人,就算生气也只能忍着。

    林黛玉没有管她在想什么,转过身吩咐冬令去做出行的准备,既然已经决定了,那就早点把事情定下来吧,省得夜长梦多。三天时间应该足够了,吴贵妃就算想做什么也需要布置一番,在宫中,又有她的人看着,三天时间吴贵妃应该做不了什么才对。

    想到这事就让林黛玉有些烦躁,虽然没有给她造成太大的麻烦,但是林黛玉非常讨厌这种计划被破坏的感觉。吴贵妃……吴家这些年仗着吴贵妃很少嚣张跋扈,虽然没有在朝中占据太重要的位置,但也不容小视,最重要的是吴家的做法让人非常看不过眼。

    吴家虽然不是传统的老牌贵族,但这次也在徒景宸清洗的名单之中。林黛玉思索了一下,决定让吴贵妃蹦跶一段时间,反正不过是秋后的蚂蚱,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让她得意了。顿了下,林黛玉吩咐春华让下面的人加强对吴贵妃的监视,但不要有其他举动。

    第二天,当南安郡王妃听到秋实转诉的话的时候,初时确实是非常恼怒。她一直以此为耻,因为宗室的圈子里,大多是郡主王妃就算不是才女也粗通文墨,刚刚嫁给南安郡王的时候她可是为此吃尽了苦头,也因此对娘家一直有所不满。

    虽然因为南安郡王的事情,她甚至整个南安郡王府现在都必须仰仗皇室,但林黛玉这样公然打脸的举动也太过了一些。不过随即她就注意到林黛玉的重点并不是鉴赏画作,而且邀请她去公主府一叙,这让她未免犹疑,她不知道林黛玉对朝政的影响力,自然也猜不到林黛玉的目的。

    不过很快就她压下心里的努力,和颜悦色地对秋实说自己一定会准时赴约。这些日子为了南安郡王的事情,她没少到处打点,然而谁都不敢接她的话茬。她虽然不知道林黛玉的分量,但是现在这个时候,能多一条门路总比无路可走要好。

    虽然林黛玉邀请南安郡王妃去华阳公主府的借口是赏玩画作,然而当她见到南安郡王妃的时候却一句话都没有提到画作,显然她也很清楚和南安郡王妃说这些不过是对牛弹琴。两个人慢悠悠地寒暄了一番,最终还是南安郡王妃沉不住气先问起了林黛玉邀请她的目的。

    倒也别怪南安郡王妃急躁,若是没有南安郡王那会是,她平时还是很沉得住气的。林黛玉也无意卖关子,放下茶杯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既然王妃这么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