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今日IT的霸主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谁是今日IT的霸主-第3部分
    某一个临界点时,惠普的城墙就有可能被推倒,也许这对惠普并不是件坏事。随着联想、方正、爱普生、佳能、利盟国际、富士施乐等品牌的日渐强大,随着诸如实达等新的竞争对手的不断涌现,也许,临界点很快就要到来,垄断的坚冰就会被打破。

    但是,惠普对自己很有信心。郭越指出,惠普在价格竞争方面,将集中在低端市场。目标顾客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定价。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价格竞争,相反价格竞争常常通过各种形式来进行。而高端的激光打印机领域更多地是品牌的竞争、服务的竞争和解决方案的竞争;在服务竞争方面,惠普认为经过几年的连续降价,打印机厂商的利润空间已经很小,市场竞争策略也因此发生了变化,从主要采取价格手段发展到厂商在产品、价格、渠道、服务等全方位竞争,服务已成为2000年打印机厂商角逐市场的有力武器,这也适应了打印机用户对服务更高要求的趋势。惠普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在健全其的服务体系同时,推出了各有特『色』的服务策略,首先是服务个『性』化;其次是采用全面网上服务;三是,服务一体化。

    但是,许多厂商的服务也为了适应这一趋势进行了相应的有力度的调整。例如利盟国际新成立的客户服务及客户打印解决方案供应部,将综合利盟国际电子商务的售后供货业务与面对中小型企业的打印解决方案业务。当然,惠普的〃金牌服务〃也属于一种一体化服务,它为惠普赢得了很多用户的心。

    郭为相信,奇迹才刚刚开始,6l的奇迹只是一个开端。随着e时代的来临,快节奏、数字化、网络化和个『性』化已成为现代办公的主题,而惠普又准备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创造和修正打印的法则,引领着变革的发生。惠普〃打印无处不在〃的战略不仅体现了惠普对未来市场的把握,而且演绎了惠普运用it技术变革人们生活方式、促进中国信息化进程的决心。事实上,无处不在的网络已给〃打印无处不在〃谱写了发展的前奏,更多的奇迹将在对现实和未来的把握下产生。

    为此孙振耀先生感到份外的自豪,就象今天的百万台庆典一样,6l在中国的辉煌并不仅仅是惠普的光荣,她更是中国市场快速发展的证明,是〃世界经济的中国时代〃即将到来的证. 看来,在用高端产品撕开了旧框、重构新版图上,惠普和其它厂商一样都野心勃勃。今天,惠普领先了一大步,相信明天一定会有更多的厂商赶上来。而竞争的结果,得益最多的将是消费者。

    惠普力推server rp8400

    中端服务器再起风云

    惠普和康柏的合并,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it业界、尤其是服务器市场的超级地震,惠普于2001年9月25日又全力推出的面向中端的市场的rp8400 unix服务器,标志着一场以惠普为主角的中端服务器市场大战的进攻号角已经吹响了。

    2001年的服务器市场好象没有过平静的日子。

    国内的联想、浪『潮』为了做转型拼着命要向服务器市场进军,2001年9 月17日,浪『潮』英信以一款新发布的0.13新服务器,照例请来了全球芯片制造巨擘英特尔助阵。有人甚至认为浪『潮』此举再一次打破了长久以来中国服务器市场勉强维持的均势格局。

    不久前的惠普和康柏的合并,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it业界、尤其是服务器市场的超级地震,惠普于9月25日又全力推出risc架构的pa-8700高端处理器和基于pa-8700芯片的面向中端的市场的rp8400 unix服务器,标志着惠普将在中端服务器市场以更新的举措和更大的力度推出种类更多,『性』能更加优秀的产品。看来一场以惠普为主角的中端服务器市场大战的进攻号角已经吹响了。

    日前,惠普公司亚太区企业系统产品部总经理欧阳保国难得地向《经济观察报》分析了当前全球和中国的服务器市场的情况,并对一些主要厂家逐一进行了剖析。

    压垮浪『潮』、联想

    国内的本土服务器的两员大将——浪『潮』和联想已经逐渐被人认可。2000年,在康柏、ibm等国际知名品牌的强大压力下,以浪『潮』、联想为首的国产品牌当年市场份额已经剩下不到41%。加以更多的本土厂商从pc产业的惨淡经营中杀入利润相对较高的服务器领域,就更使服务器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博弈格局。

    浪『潮』业务转型的最后一步业已迈出。自从提出北上南下战略、并靠资本动作对原有业务进行重新整合以来,浪『潮』重新规划了自己的业务构架,在将20亿元全部投向服务器市场之前,浪『潮』正在并且已经做好了战略、市场、人事上的准备,决定转向〃以服务器为核心,用方案带动pc〃的发展战略,为此浪『潮』将pc与服务器两大业务进行重组,并对这两大部门的领导团队进行了调整,由两个管理团队合并为一个大部门,负责承担浪『潮』大多数嵌入式服务器软件和网络终端设备业务。

    全球两大服务器巨头惠普和康柏的合并虽然被认为是it业界、尤其是服务器市场的超级地震,但在浪『潮』服务器事业部总经理王恩东看来,此事对浪『潮』的影响其实并不大。〃他们都是世界级大公司,中国市场只是其中一部分。在国内市场这两家公司都是最大的品牌。他们的合并对浪『潮』可能是好事,因为竞争品牌少了。〃

    欧阳保国指出,尽管2000年度联想万全服务器以13.7%的市场份额首次进入中国服务器市场前三甲,但与在服务器市场浸『滛』多年的浪『潮』英信相比,浪『潮』英信拥有技术研发、行业应用上的先行优势,弱势则是品牌认知度稍显不足。但有着强大整体品牌优势的联想却有一个致命硬伤,就是在对高端应用的理解能力上缺乏积淀。而浪『潮』和联想对于用户的了解,以及技术服务经验都还需要时间来积累。

    对于从pc生产开始的联想,欧阳保国肯定了把业务向高端产品服务器发展是一件非常正确的策略,而且从时间上来看,也是非常好的切入时间。他认为,联想非常了解英特尔的产品生产、制造销售业务,联想的万全服务器,全部基于惠普和英特尔的ia-64,risc结构的安腾做的,加上英特尔的系统比较便宜,大型应用成了联想最大的机会,但是能不能做好?欧阳保国还是觉得主要看联想能否抓住原来运作比较好的特点而且能否将其继续发扬,其次是看如何去满足对高端用户与低端的一些不同需求。比如行业应用的解决方案,系统级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包括技术咨询等。

    联想是一个市场能力很强的公司,它的强项不是发现并培育、引导一个市场,而是在一个市场成熟的时候迅速进入这一市场,直接参与利益的分配。如果服务器和打印机、掌上电脑等末端市场一样,可能联想也会成功,但服务器有自己的特点。〃简单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联想是依靠消费类产品发展起来的。依靠这种『操』作方式是不适合做高端产品的。〃欧阳保国说。

    欧阳保国也肯定了联想浪『潮』的优势。他认为大家都是在做同一市场,属于竞争关系。联想整个公司实力很强,无论从产品制造,销售渠道,市场策划,技术支持的人员架构都比较好,就看它如何在产品多元化制造的优势转变为市场上的成功;对于浪『潮』,他认为因为浪『潮』比较早专注于服务器业务,在服务器方面可能会比联想经历更长,体会更多。但是联想和浪『潮』〃要想在产品技术上发展到新惠普的技术优势是完全不可能的〃,这两家都都必须与英特尔保持密切的合作,因为在技术发展方面要摆脱英特尔似乎不太可能。因为说到底〃他们只是英特尔的oem厂商,在技术方向上还依赖于英特尔,而惠普和英特尔则是一种共同合作开发的关系,可以在一起立于技术的『潮』头看今后的技术发展方向〃。

    欧阳保国指出,浪『潮』、联想在低端方面与amd、威盛与英特尔做生意,可以谈判、甚至制衡,但在中高端系统上,浪『潮』、联想却除了英特尔则别无选择。何况因为每个企业对中高低端的定义的不同,联想、浪『潮』所定义的中端,在惠普看来只属于低端而已。

    惠普于2001年9月25日全力推出的面向中端的市场的rp8400 unix服务器,其实是一款具有高端的『性』能、中档的价位的一款产品,如此一来,国内的商家短时间内的确将无法突破。

    制衡ibm、sun

    与全球服务器市场相比较,国内厂商之争也就〃小巫见大巫〃了。

    对于已经与惠普合并成功的康柏,欧阳保国对它的的评价是弱势,他说即使没有合并,中高端服务器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康柏,只是以老用户为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业务选择康柏的企业比较少,现已慢慢推出第一集团。根据国际许多咨询公司预测,公认的中高端服务器系统将呈〃三足鼎立〃之势:惠普、ibm、sun。

    据美国的第三方组织tpcc、spec等的测试,在高端服务器上,惠普现在依然傲视群雄,位居榜首。而rp8400横空出世后,在中档unix、java、oltp、inter等『性』能测试上,惠普也稳居第一。即使在美国权威机构performance的〃真实世界〃erp应用『性』能较量中,惠普rp8400也当仁不让。更值得一提的是,在tpmc组织的oltp『性』能测试中,sun竟然连影子都没找着。

    欧阳保国先生主要从规模、产品种类、技术支持、用户支持等方面剖析了ibm和sun的优劣势。

    ibm在规模上,是惠普的2倍;产品种类非常多,可以说任何用户想要的产品都能在ibm找到;因为时间比较长,其技术支持服务能力就显得比较强;有一些知名用户在帮助其提高声誉。劣势则是因为产品种类太多,导致产品内部本身定位不清晰,产品重叠,甚至自己的产品之间也会有竞争。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因为所有的产品都有,在与合作伙伴合作时就不会很融洽,平时ibm的不同部门会为说服用户购买自己部门的产品,而不惜诋毁其它部门的产品,比如和oarcle合作,在db2 数据库合作时就会发生冲突,不会同心协力,而惠普和oarcle的合作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至于sun ,欧阳保国肯定它是一家很有冲击力,但也很具侵略『性』的公司,在产品方面非常专注,只做unix产品,在行为上特例独行,比如大家印象深刻的它一直与微软打官司,将自己定位成反对微软英特尔垄断的角『色』,是惟一不支持安腾、windows的厂家。欧阳保国指出,事实上,在向ia-64转移的最大的输家是sun,惟一的服务器厂商继续单一道路的策略,只提供自己专用的sparc平台和专用的solaris『操』作系统,它不能达到20个安腾oem厂商的系统级水平。sun虽然规模不小,但排在惠普后面;技术支持相对于几家则显得较弱,业内甚至戏称sun只是个卖〃箱子〃的,因为购买了sun的产品后,sun是不管有没有给用户带来什么好处的,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解决方案的;用户也只有一些.cc用户。

    优势则主要表现在价格方面,另外,在inter也有自己独立带领前沿的位置。应该说sun是第一波引领inter『潮』流的企业,但是欧阳保国坚信,惠普将是以电子化服务为核心引领第二代inter『潮』流的企业。

    而对于惠普,欧阳保国十分自信。通过合并收购后的惠普,优势更加明显,加上康柏,它的规模已是非它莫属;产品种类虽没有ibm那么多,但惠普做得更关注更好,因为惠普的信条是〃不能做到前几名就绝对不做〃;技术支持服务已经从基本的维护做到了№1,在咨询方面,惠普在人员上做到更大投入,包括惠普自己找人,一些专门咨询公司合作,比如与pwc的合作;惠普拥有一批高增长的行业比较好的用户,诸如中国电信,移动,联通,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铁道,民航等,更值得一提的一条是,惠普在各个产品都有自己很清晰的发展策略,排除了产品力量内耗的可能。

    yuedu_text_c();

    而记者得到一组最新披『露』的数字:目前这几家主要竞争对手的销售额分别是ibm,900亿美元,sun,200亿美元,新惠普,870亿美元,看得出来,ibm和sun已完全被惠普所制衡着。随着rp8400的横空出世,世界服务器市场的格局无疑将再次发生震『荡』,而震『荡』后的惠普,展现给我们想必更多的是惊喜吧。不管从哪个角度去考量,惠普服务器的长足跨进怎能不让同行咂舌?

    陆首群:首信没有〃宫廷政变〃汪旭:签字权在我手上

    上市门槛拦住老班子

    首信无勋集体退位

    那为什么像首信这样的企业还会出现集体辞职的情况呢?难道it企业的人事波动风『潮』也影响到了首信?首信的人事变动里面到底意味着什么?

    2001年8月,以〃数字北京承建商〃声名远播的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生重大人事变动。首信总裁陆首群宣布辞去其总裁职务。同时辞职的还有董事长胡昭广、副董事长何栋材,陆首群出任名誉董事长。

    记者从首信总裁办公室获知,董事长由公司原副总裁陈信祥博士接任;总裁由原副总裁汪旭博士接任;副总裁则由张延高级会计师、吴波博士接任,但是吴波还只是由新总裁汪旭刚刚提名,还有待董事会批准。

    首信是一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陆首群、胡昭广、何栋材也都是具有深刻『政府』背景的人士,特别是64岁的陆首群,他是中国信息化建设领域的耆宿,历任中央数个部委的信息化顾问,曾参与组建长城计算机集团、联通、吉通等。1997年年届60岁的陆首群从吉通董事长职位上退了下来,不久即又出山,组建首信,承担〃数字北京建设〃。胡昭广是原北京市副市长,何栋材是原广电部副部长。

    那为什么像首信这样的企业还会出现集体辞职的情况呢?难道it企业的人事波动风『潮』也影响到了首信?首信的人事变动里面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记者不断的采访要求下,2001年8月3日,首信终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在采访中记者还观察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陆首群、汪旭等人的办公室并没有换,陆首群依然坐在他原来宽大的办公室里,门口依然坐着几个秘书,而汪旭的总裁办公室显然要小得多,只是陆首群的门牌改成了〃名誉董事长〃,而汪旭的门牌改成了〃总裁〃字样而已。首信的原总裁陆首群、新总裁汪旭先生在上周五首次向记者独家〃披『露』内幕〃,上演了一场新老总裁对话。

    首信内部没有〃宫廷政变〃

    记者:现在有一传闻,首信内部闹〃『逼』宫〃,说陆首群是被新班子闹〃政变〃给『逼』下来的。

    陆(陆首群,以下简称陆):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这种现象在it界很普遍。新浪、联想、方正、四通就都出现过人事动『荡』。

    而首信没有这类事情。首信是我一手搞起来的,我对首信很有感情,不存在纠纷。我们这些人年长,功成名就,也不考虑这些。我们影响力很深厚,想轰恐怕是未必能轰下去的。另外我1998年就正式开始退休,为了平衡股东,才继续干。董事会会议记录上还是6对1。反对,只有1人就是我自己表示要退。即使退下来后,领导对我的评价也是挺高的,市『政府』班子引用大连市『政府』对我的评价:〃劳苦功高,功勋卓著,高风亮节〃,因而不存在宫廷政变,人事纠纷的问题。

    汪(汪旭,以下简称汪):纯属无稽之谈。因为陆总等临离开时,说首信是他们呆过企业中最团结的领导班子。这话一点没有冠冕堂皇、造作之嫌。我和陆总、陈总都是师生关系、朋友关系。这是非常正常的人事交接。

    记者:为什么你们三人一块辞职?

    陆:一块辞职原因,关键是我本人。另两人只是开董事会出席。上市以后就不能这样。胡昭广他们认为连兼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