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人生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商道人生-第121部分
    工业区不放手,自然是引起众多利益的反弹,这样也无怪他会在常委会上失利了。

    盐林工业区现在拿出来拍卖,能够得到最大利益的是谁?当然是乐云市上面的那一小撮人了!虽然明着说是拍卖,但是拍卖当中能做的手脚还能少吗?韩易这几年下来,也早不是当年的初哥了,自然深晓其中有多少的门道,有多少的空子可以钻!

    杨景宏没有再耍什么阴谋,却是用了堂堂正正的阳谋,但就是这阳谋,却逼得赵斌无路可走。

    韩易瞬间想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心中倒是没那么愤怒了。

    从一开始起,立信公司就只是赵斌和杨景宏角力的一个方面,如今成为牺牲品也不奇怪,倒是那份联合开发的协议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笑话,而自己因此而要和开发区管委会对簿公堂似乎也像是一个笑话。

    不过韩易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却也没有立即收手的可能。立信公司要和开发区管委会打官司的事已经传了出去,自己提早偃旗息鼓,倒显得心虚,既然大家都是玩,那就玩得开心点,不就是付上几个律师费嘛!

    至此,韩易对于盐林工业区算是彻底死心了!

    韩易回到松台,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安置房的建设项目以及浦青县的经济适用房和度假村项目上去。经过六个多月的紧张建设,三个工程项目都初见规模。

    期间,有关立信公司和乐云市开发区管委会的协议纠纷,立信公司并没有专人跟进,而是全权委托了暖州市一个知名的律师事务所。最后法庭作出双方庭下调解的裁决,经过协调,乐云市开发区管委会象征性地赔偿立信公司五十万元,作为协议终止对立信公司所造成损失的赔偿。

    对于赔偿金额的多少,韩易并不是很在意,他要的就是一个态度,一个表明并不理亏的态度,也是向某些人传达一个信息的态度。

    第五百十九章 厂房选址

    2002年底至2003年初,一场席卷全国的“非典”病毒首先从广城开始,紧接着以极快的速度蔓延,搞得全国各地都是人心惶惶,尤其是几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如京城、中海以及广城,都成了严密监控的重灾区,防止人员随意地进出这些城市区域。在此情况下,韩易也被滞留在了松台,期间没有回过家一次。

    在“非典”肆虐期间,松台的药厂因为一直以来生产的主打药品以抗病毒药物为主,因此获得了良好的发展。韩易抓住这个机会,先是通过几次尝试性的药物捐赠在行业内打开了名气,之后靠着可靠的质量以及严谨的管理制度获得了卫生部门的认可,而后获得了大量订单,全工厂所有生产线开足,加班加点地生产各种消毒药水和治疗药物迅速销往全国各地。

    药厂的发展给立信公司注入了全新的动力,原本还多少需要立信公司输血的立信药厂开始反哺,给立信公司带来了源源不断地收入。

    立信药厂在获得良好发展的同时,未雨绸缪,对于今后的发展道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经过多方论证和多次会议讨论,立信药厂正式开始分家,原本的牙膏厂从药厂分离出去,另外改组成立了立信日用化工有限公司。

    原来的牙膏厂只是相当于药厂不景气时开拓的一个三产产业,一方面是开源,另一方面是消化药厂改制后的富余人员,却没想到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牙膏厂成立之初,在销售策略上韩易曾与秦云龙发生过分歧,韩易倾向于在中海本地销售,希望能够依靠中海巨大的人口市场迅速打开销路,而秦云龙的想法则是从外部着手,迂回进攻,首先打开市场竞争不是那么激烈而经济发展飞速的苏扬市。

    最终韩易在听取了程昱的建议之后,从善如流,采纳了秦云龙的策略。事实证明秦云龙的眼光和能力,立信牙膏厂的产品在苏扬市果然没遭遇到太大的阻力,产品销路迅速打开,并很快在市场上立足,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如今立信牙膏厂生产的“新美”牌牙膏已经在苏扬市深入人心。

    此后,“新美”牙膏开始重回中海,重点进攻与松台相邻的几个区县,如今已经进入几个区县的各大商场超市,产品销量年年创新,其产生的利润在2003年之前甚至要超过药厂。

    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两者在发展壮大的同时,还窝在一个工厂里显然已经不合适,也严重制约了两者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在秦云龙与程昱的几次建议之后,开始实施两个厂之间的独立经营。

    立信化工独立之后,便不能再和原立信药厂共用一个厂房,为立信化工寻找新的厂房便成了当务之急。

    不过让韩易没有想到的是,黄国诚听到这个消息后,却很快找上了门来。

    “黄区长日理万机,今天怎么有空到俺这个小店里坐坐了!”韩易正在办公室里翻看一些资料,见黄国诚过来,连忙站起来边迎接边开玩笑道。

    韩易和黄国诚的关系在经过徐海的那件事之后,更加紧密,平日里只要无外人在场,相互之间说话便随意了许多。

    黄国诚一听韩易这个话音,便笑着说道:“你别给我下套了,什么日理万机的,又是那个什么李万姬吧!我有那么忙吗,来找你聊天不行啊!”

    韩易也笑了起来,亲自给黄国诚泡了茶,然后说道:“好,好,黄区长难得有空,找我聊天当然好了。”

    两人坐下又开了几句玩笑,黄国诚问了几句安置房工程的大致进程之后,喝了一口茶,便象是不经意地问道:“我听说你那个立信牙膏厂好象从药厂分出来了,现在正在找新的厂房是不?”

    韩易一听,心里便笑了起来。他就知道以如今黄国诚这么忙,今天特意找他绝对不是简单的聊天那么简单,肯定是有事要谈。

    果然,正题就来了。

    “是的。”这件事韩易也没有对黄国诚保密的必要,便点头应道:“立信牙膏厂现在总体来说产品销路不错,这几年品牌也基本打出来了,因此我想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一条生产线。另外,在牙膏产品之外,我们还考虑扩大产品种类。立信牙膏厂现在也重新升级注册为立信日用化工有限公司。”

    “原来是这样。”黄国诚面露喜色道:“那就首先祝贺立信日化公司成立,宏图大展,财源广进。”

    yuedu_text_c();

    这两年来,立信药厂可是为松台区的财政贡献了不少,现在立信日化成立,对于松台的财务又有了一个新的增长点。

    韩易点头道了一声谢,黄国诚便接着关心地开口问道:“那立信日化公司的新厂房找下来了吗?”

    “还没呢。”韩易摇了一下头,说道:“关于新厂房,我们开会商量后初步制定了几个方案,黄区长你今天来正好,也帮我一起参谋参谋。”

    “哦,什么方案,说来听听。”黄国诚一听,脸上顿时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第一方案是想自己买一块地重新建个厂房。这个方法最为简单,而且厂房和土地还能成为固定资产,不过买地建厂房都需要时间,等新厂房建成投入使用,最快也要一年,这样一来便大大拖慢了立信化工的发展速度,恐怕错过发展的最好机遇。”韩易说道。

    黄国诚闻言点头:“确实如此,你们做生意讲究的是抢抓先机,买地还好说,建厂房的工期却是不能说缩短就能缩短的。”

    “可不是!我们第二个考虑是租一个厂房,可是化工厂又是一个特殊的行当,这附近的一些厂房我们也去转过,都没有什么合适的厂房。”韩易说道,“如果不行的话,我准备明天去枫泾县看看,听说那里有个专业的化工基地,应该能有合适的厂房。”

    黄国诚听了愣了一下,紧接着又哈哈大笑起来:“到枫泾去,何必这么麻烦!”

    “黄区长这话怎么说?”韩易诧异地问道。

    “呵呵,你不知道了吧。还好今天我来了,我可告诉你,你说的这个厂房,我倒真是有个合适的地方。”黄国诚略显得意地笑道。

    “等得就是你这句话。”韩易心里暗道。今天黄国诚过来,韩易便知道他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绝不是如他所言仅仅闲聊而已。等黄国诚突然问起厂房的事情来,韩易心里已经大致有数,不过还不晓得黄国诚真正的用意,便故意和他绕圈子,就是想先套出黄国诚的用意来,而后又特意抛出了想把厂房搬到枫泾去的想法,黄国诚果然沉不住气。

    当然了,如果真如黄国诚所言,松台区真有合适的厂房,那是再好不过。毕竟立信化工搬到到枫泾去,那是人生地不熟。

    至于说的搬到枫泾县去的话,却是韩易有意为之,也算是事先给黄国诚打的预防针。韩易相信黄国诚绝对是不希望立信化工搬到枫泾去,白白地为枫泾县贡献gdp的。

    “怎么,黄区长知道哪里有合适的厂房?”韩易心里暗想的同时,脸上却是露出惊喜的神色来,“那真是太好了!”

    “呵呵,是啊,我也是刚刚才想起。”黄国诚笑呵呵道:“韩总大概是不知道,就在东城郊区那里,以前有个氮肥厂,不过前几年因为效益不好倒闭了。我刚才听了韩总的话,突然想起那地方应该比较适合,韩总如果有空的话,我现在就可以陪你一起去看看。”

    虽然黄国诚口口声声说自己刚想起,韩易哪里会信!当然了,韩易也不会去特意戳穿黄国诚的话。要是真如黄国诚所言那块地合适的话,那是再好不过,至于黄国诚如此上心此事究竟有何用意,那就再说了。

    想定主意之后,韩易便笑着对黄国诚说道:“黄区长如果能一起去的话,那是求之不得,就怕会耽误了黄区长的正事。”

    黄国诚一挥手,说道:“什么话,你我之间还用这么客气。再说了,为企业排忧解难不正是我们政府的正事!”

    第五百二十章 接手的条件

    “这个氮肥厂始建于70年代,那时属于松台县工经委下属的全民所有制企业,95年正式停产,现在厂房资产等属于区国资办代管……”韩易和黄国诚两人站在氮肥厂的大门外,透过锈迹斑斑的大门看着里面的情形,黄国诚一边指点着里面的一些设施一边跟韩易介绍道。

    “黄书记,不知道这个厂房的价格如何?”韩易沉吟了一下,问道。

    对于黄国诚所言的这个氮肥厂,韩易看过后,觉得还是非常符心意,地处郊区,但是交通又便利,整个氮肥厂的占地面积足足有八十余亩,给现在的立信日化厂用绰绰有余了,而且日后也有地方可以扩展生产。

    虽然这个厂房是旧了一点,而且里面的许多设备都不能用了,需要推倒重新建设,但好在地方够大,可以先建立临时厂房,然后一边生产一边建设。也许枫泾县那里会有更加完善的厂房,但从心里讲,韩易还是倾向于在松台办厂。

    搞企业,产品质量过硬是一方面,但和地方上搞好关系尤其是和地方政府搞好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有时候甚至是可以关系到企业成败生死的一方面。

    因此,韩易也便就没有拐弯抹角,直接提出了价格问题。

    韩易可不相信黄国诚花了这么一番心思向自己介绍这个氮肥厂,会连价格问题都没准备好。

    “这个嘛……”黄国诚似乎是也没料到韩易会这么快便下了决定,有点措手不及,不过黄国诚毕竟不是常人,马上便恢复了神色,微笑反问道:“韩总现在就决定了?”。

    “应该差不多。”韩易有些不置可否地点点头,“难道黄书记还希望我去枫泾看看?”

    “哈哈,我当然不希望韩总去枫泾看了!”黄国诚倒是大方,毫不避讳地哈哈大笑道。

    “这不就结了!”韩易也微笑了起来,说道:“黄书记还是跟我说说这个价格的问题吧?”

    yuedu_text_c();

    在商言商,这个时候和黄国诚的交情先要抛开,韩易还是紧抓着这个价格问题不放,不然的话,以黄国诚这老j巨猾的性格,一不小心可就落了套了。

    “这个价格嘛……”黄国诚沉吟了一下,说道:“氮肥厂停产已经多年,而且这个厂房的地段也稍偏僻了一些,因此这些年来虽然也曾有人问过,但一直都没谈下来。这次我也是听说了立信药厂要找厂房,仗着和韩总的交情,便主动请缨过来。”黄国诚说到这里的时候稍顿了一下,抬眼看了韩易一眼,便接着说道:“氮肥厂的价格,我们在今年初的常委会上曾经有个决定,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这个厂房的价格定在了每亩10万。”

    “这个价格不贵……”韩易听黄国诚说到这里,点点头接了一句。

    “是啊。而且当时为了能够更好地达成氮肥厂的出让,我们还决定,氮肥厂出让的价格可以不需要一次性付清,而是分十年期,而且期间不收任何额外的利息及其他费用。”

    “十年期的分期,而且还不要任何利息……”黄国诚接下来的话却是让韩易大吃了一惊,“黄书记,你确定你没有搞错?”

    10万一亩的价格已经让韩易有些意外了,虽然说氮肥厂的地段稍偏了一些,但怎么说都不止10万一亩,让韩易估计,起码十二三万还是值的。可是没想到更让韩易吃惊的是,就这样的价格竟然还要分十年期来支付,摊开来,买下整个厂房每年要支付的金额都不足一百万了!

    这样优惠的价格,这样优惠的政策,怎么还会几年都没有人购买呢?

    难道松台那些办企业的都瞎眼了!

    “韩总开玩笑了,这可是常委会上的决定,我怎么会搞错呢!”黄国诚倒是对韩易的疑问不以为忤,一脸淡定地回道。

    “既然这样……”韩易此时倒是冷静了下来,偏脸看着黄国诚,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说道:“黄区长,这样的价格和优惠可是很难让人拒绝啊!不过我想,这个价格背后应该没那么简单吧,黄区长还是先说说,有什么附带条件吧?”

    “呵呵,我就知道韩总是个明白人。”见韩易说得这般直白,黄国诚似乎是有些尴尬,轻咳了一声,说道:“要说这个附带条件嘛,其实也很简单,就一个。”

    “一个?”

    “是的。”黄国诚点点头,脸色却是带上了几分凝重,说道:“韩总也许是听说过,这氮肥厂停产之后,原来氮肥厂的几百工人按照政策买断工龄后进行了下岗分流再就业,不过韩总也知道,我们松台本来企业就不怎么多,而且和氮肥厂的专业也大多不同,因此这再就业便有些……这些工人这几年来就靠着那微薄的工龄买断补贴,偶尔也出去打打零工什么的,生活很是有些窘迫,要是在碰上个天灾人祸什么的,整个家庭都马上陷入困境。因此,我们希望接手氮肥厂的企业能够考虑到政府的难处和那些工人的困难,帮忙接收这些工人,当然了,这个接收也不是形式上了,不是说今天接收过几个月就解聘了,而是要求至少要和那些工人签订一个十年期的合同,这一点,我们区劳动局会共同参与劳动合同的签订。”

    “几百的工人……”韩易吸了一口凉气,脸色也有些难看起来。

    天下没有白吃的美食!难怪这氮肥厂扔在这里好几年了也无人问津,原来这背后还跟着几百工人的再就业问题。

    “没有,没有几百那么多!”黄国诚似乎是有些怕韩易误会,着急道:“当初停产的时候,我们通过再就业培训,也是安排了一些工人,还有一些工人选择了自主创业,有些工人本来就是快到了退休年限,所以这剩下的也不多了。”

    “不多了!”韩易皱了一下眉头,缓了一下语气问道:“黄书记你干脆说明白,到底还有多少人需要安排?”

    “其实这几年我们跟那些工人也分别作了一些工作。”黄国诚并没有马上回答韩易的问题,斟酌着语言说道:“那些工人也很能理解我们的难处,所以根据他们提出的要求,只要我们能帮助他们稍微解决一些壮劳力的工作问题还有他们一些子女的工作问题,便可以了,这些人加起来……加起来大概有一百来人吧!”

    “什么,一百多人!不行,我没办法安排这么多人!”韩易一听,马上断然拒绝道。

    开玩笑!一百多人的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