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都市大鳄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重生之都市大鳄-第8部分
    杯,打消了赵师傅等人的一丝拘谨。酒杯一举,都不用说话,喝酒!李震东三人交谈着,这边几人也开始低声有说有笑起来。林火亮和赵强其实早就认识,一个是机械厂的刺头,一个是小镇的公安。现在相处了几天,林火亮觉得赵强这人不错。喝酒机会对两个人来说不多,刚好又都是年轻人,两人碰上了。

    宜将剩勇追穷寇!黄老板将这个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好不容易抓到小老弟的这个弱点,笑哈哈的举杯邀酒。李震东发了狠,行,现在喝不过你,等再过几年,不把你喝的满地找牙,就是对不起你!

    正在满堂欢乐的当头,包间的房门响起了敲门声。

    走进来的两个人,让包厢中的众人有些吃惊,不过大家惊讶的对象不同。李震东和黄老板首先看到的,就是那位唐装老者,雍容华贵、气度深沉。居移气、养移体,这个老者绝对是属于大富人家。而其余众人首先看到的就是一位女孩,一位美得惊人的女孩。李震东转眼也看到了这个女孩,心中居然起了一种莫名的波澜。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关于美丽的想象。有人喜欢成熟艳丽的女人,有人喜欢高雅大方的女人,有人喜欢娴静素淡的女人,有人喜欢娇小依人的女孩······李震东喜欢的就是清丽脱俗的女孩,看着这个女孩眉目如画。寂静的众人无声之中,李振东突然就发出了声音“眉似远山一抹淡云,目像春日一汪碧水。粉脸好似新凝玉脂,腰细如同扶风弱柳。”刚刚想开口说话的老者愕然了。更别提女孩俏脸飞上的嫣红,这个小弟弟太可恶了!不过,他说的话可是真好听。女孩自小出生在豪富家族,从小在娇贵中长大。自己又生得非凡的美丽。稍稍长大之后,满耳都是赞美之声,不过翻来复去的就是称赞美丽、漂亮。或者是人比花娇、沉鱼落雁之类,像李震东这么说话的还没有遇上过。

    话说回来,李震东的话语绝对没有任何不好的含义。纯是赞美。这话一出来,能听懂话的黄老板在心里点了个头。

    唐装老者哈哈大笑“小友过奖了,这是老朽的孙女。”如果说刚才老者只是对李震东的好奇,现在则是多了几分喜爱。少年的眼中清澈如水,这般灵秀的少年少见到无。

    李震东看了黄老板一眼,以为是黄老板的相识。可是,黄老板回过一丝茫然的神情,意思是不认识啊!看这两位的衣着气度,明显就不是大陆的人。

    老者接着说的话揭开了谜团“老朽姓宋,冒昧打扰。前面听到小友谈到饮茶的趣事,过来叨扰一下”。哦,原来如此。李震东站起来“小子妄言而已”。黄老板笑着推开椅子,让服务小妹添座。请了老者上座。画中人一般的女孩就坐在了李震东的身边,坐下的时候还白了一眼这个少年。顺带着就把手中拎着的两瓶酒,放到桌子上。众人重新落座后介绍了一下自己。

    一看到这两瓶酒,李震东就有点骇然了。米国加州产的葡萄酒?现在华国已经有卖了吗?这个是米国的最顶级的牌子:嘉露。为什么?因为它的包装商标上有两个火红的公鸡头,很好辨认。米国的这款葡萄酒属于新世界的酒,后来的名气达到了巅峰,连续当选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葡萄酒品牌。战胜过旧世界的酒中顶级名牌:武当王、红颜容等。这个老者何许人也?

    宋老自然把少年的这个神情看在眼里“小友还懂葡萄酒?”。宋老说的白话很重的海市口音。李震东摇摇头“不是太懂,就是一些基本常识,对这个没有多少爱好。”李震东对葡萄酒真的不是太懂,因为不喜欢。只不过是常在宴席上会遇到喝葡萄酒的,耳濡目染之下,对新旧世界的葡萄酒品牌有了了解。宋老笑了“这酒是老朽从米国带来的”。听这话,看样子这位老者是归国华侨,李震东没有在意。

    老者是冲着李震东的茶趣而来,三人的话题自然就是茶了。要说老者已经一把年纪了,以前在华国也是极为奢华尊贵的身份。所能接触的自有华国最好的茶叶,甚至某些稀有到了极处的好茶,都有人专门送来。能和他相对品茗的也就是老友两三人。平时年轻一代的在他面前,只有拘谨谦恭的份儿,谁敢跟他老人家大声说话?现在一个少年在自己面前把茶说得头头是道,殊为难得。而且随着话题的展开,老者心底特别的纳罕,这个少年懂得的已经不只是精通了。黄老板这时已经有点搭不上嘴,两者说的话有些超出了他的理解。

    黄老板前面在和李震东谈论茶水的时候,被李震东说得哑口无言,现在见来了一位高年老者。眼睛一转,话题又慢慢绕到了水的上面。

    正文 三十四章 论水

    这一来,宋老的兴趣完全提起来了。宋老用水的时候也是选用好水。宋老对黄老板的提问沉吟了一会“老朽用的水主要体现在甘、冷两字上,或者说是甘、冽。以老朽的经验,凡是水泉甘甜清冽,能助茶味。”

    李震东击掌而叹“宋老果是前辈,您的这个看法大概是从宋代就有了。宋代的蔡襄提出:水泉不甘能损茶味。宋赵佶:水以清轻甘洁为美。古人还提出水泉要“活”“冽”。”

    黄老板听得有些糊涂,虽然字面上很好理解。

    清就是要求水质无色透明,无沉淀物。轻就是水质重量要轻。这里有个非常有名的故事,那就是清乾隆皇一生爱茶,特别是对名泉嗜好。对水的要求突出了这一点轻。他特制一个银子做的斗。用这个银斗,来量天下各地名泉的轻重。京市玉泉水斗重一两,塞上伊逊之水也重一两,济市的珍珠泉水重一两二厘,杨子江中泠水重一两三厘,锡市惠山泉水、杭市虎跑泉水重一两四厘,苏市虎丘泉重一两一分。甘的意思,水一入口,舌尖会有甜滋滋的感觉,有回味。但是,甘字,有别的看法。有人认为,真正的好水应该是无味的。主张无味之味才是至味。洁就是清洁干净,现在的说法就是没有污染。活指水是流动不停,不是有句话,流水不腐。冽就是冷、寒。古人认为,寒冷的水,冰水、雪水煎茶较好。李震东一番解释下来,黄老板明白了,宋老抚须微笑。

    李震东接着又补充了。其中清乾隆皇的以轻品水自成一系,就是水只以轻重论。这是李震东不能全部认同的。或许是李震东的体格异于常人,他的五感比普通人优胜许多,能品出常人不能。其实这个不算神奇,各行业自有。如品酒师,能够准确的喝出是什么年份,是哪种酒。当然,必须是真酒。李震东在品水的时候,确实能够喝出各种水质的不同。所以,经过多年实践,趋向于茶圣陆羽提出的水源等次。

    茶圣陆羽提出的天下二十等水,自然就有人有不同看法。欧阳修先生就认为:陆羽能分辨南零水与杨子江水吗?,另外提出水味尽管有美恶之分,但把天下之水排出等次,这是“妄说”。欧阳先生的这个观点,后来又同样遭到后人反驳,明徐献忠的“水品”、清代“泉谱”都作出了解释。纵览华国传统的茶人,这个就是文化人了。你想,普通老百姓的喝茶,能说出那么多道道吗?在关于泡茶水的水质上,大概可以分成两派,一派认为不用给水品等排座,只要分辨出水质的美恶,这是“美恶派”另一派就是“等次派”,认为水质可以分出高下。

    现在,同样有人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检测,来寻找好水。海市的品茶专家曾用杭市的虎跑泉水、海市内的深井水、自来水、蒸馏水做比较,这是就近找的不同用水。先把水煮沸后品出水质,再冲泡茶叶后品评水质,这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杭市虎跑泉水第一,深井水第二,蒸馏水第三,自来水最差。杭市的茶学家也来了检测,虎跑泉水、天落水、西湖水、城市井水、自来水冲泡各种茶叶。从色、香、味分辨,虎跑泉水第一,雨水就是天落水第二,西湖水第三,井水最差。自来水干脆就不提了。所以,大家记住一句话,想觅好茶水,山泉清流出。不过,不是所有的山泉都适宜泡茶,有的山泉是不能饮用的。

    说得兴起的李震东和老者谈起了贮水的方法。名茶难得,好水难觅。获得名泉好水后,怎么妥善贮存就更难。“明代张源中记载了一种常见贮水法,用水瓮装水,放在暗庭中,用纱帛覆盖。还有沉淀法,古人砌池贮水,放明矾、砂石入水。另外的石洗法、水洗法、水养法也都行”

    红楼梦中的妙玉,采用梅花上的雪水,储藏五年后才开瓮,非常珍惜。石洗法在贮泉水的大瓮中放些石子,可以澄清水中杂质,可以养水的滋味。水洗法,就是以水洗水法。这个又得提到清乾隆皇,他以水轻为好。出游时一定要用专车载着玉泉水随同,但是时间一长,路上的颠簸,这个水质肯定有变化,就要用别的泉水来洗。用大的盛水器具,刻好分寸线条,放其他的泉水在里面混合搅动。最后,沉淀,污浊在水下面,而上面的水清澈。这个方法的原理在于,玉泉水轻,别的泉水重,玉泉水自然浮在上面。神奇的是,洗过的玉泉水再称重量分毫不差,如同刚刚汲取的新泉,效果很好。

    黄老板听到这,呆住了。喝茶的用水要不要这么讲究啊?平常自己在家喝茶能用上井水就好。

    茶逢知己谈兴高。宴席结束的时候,宋老笑眯眯的“小友,哪天有空到老夫那儿坐坐,老夫那儿有好几种你说的绝品好茶。”这是老人发出了邀请。对这个少年,老人已经满意得不行。大为心动的李震东可没有胆怯一说“那宋老您住哪儿?”。李震东在刚才的闲话中,也发现了宋老对饮茶有独特的看法。听到了几个不曾听到的趣话。

    “现在暂时居住在港区”一听到这句话,李震东登时泄气了,又是港区。可惜明天要走人,不然非得见识一回宋老口中的绝品。能从老人口中说出的绝品肯定非同寻常。老人留下了一张名片,只有姓名和电话号码。清丽如画的少女看着爷爷给出的名片,眼神中透出了惊讶,爷爷居然会给这个小弟弟留下名片!

    李震东没觉得有啥,也就是一张纸质的名片。顺手就放在了口袋中。“宋老,有空,小子一定登门拜访!”看着含笑出门而去的宋老和女孩,李震东突然之间后悔起来。刚才身边明明有个秀美不可方物的女孩儿,自己却和一个老人家谈天说地,冷落了女孩。一句话都没说过,我是不是犯二?喜欢美好事物是人之常情,李震东没别的想法,就是觉得这样千万人中才能出一个的美女,应该多看看。

    女孩儿今天觉得有趣极了,爷爷居然和那个小弟弟那么合契。从不曾见过有人在自己爷爷面前这么自然。这个小弟弟好神气!

    赵强今天非常满足,来到豪华的大酒店,吃到从未吃过的精美饭菜,见到过一位形容不出的美丽少女。一行人走出酒店大门,赵强回首身后灯火辉煌的来处,眼神中流露出了热切、留恋。

    正文 三十五章 万元户

    回到黄村长家,进了自己单独居住的小偏房,掩上门。李震东从湘省过来的路上,也都是自己一个人住一间房。一来练武需要一个空间,不会影响师傅们。二来安静,深度睡眠自己还没有完全掌控。

    yuedu_text_c();

    拿出了军用书包,倒出里面的华国币。滚落的钱钞堆放在一侧。五十多叠新旧不一的钞票,混合着散发出一种难言的气味,绝对不能称得上是好闻!李震东却深深吸了一口气,慢慢才放松下来。手中拿起了一扎钞票,摩挲着,我就这样成为了万元户?李震东难以压抑自己心中的一丝激动。

    万元户在后世的人看来不算什么!但是,八十年代初的华国,这个词语响彻华国大地。是八十年代最流行的词语之一。能够把万元户这个新闻上到中央台。中央台播发的通讯中,提到甘省兰市雁滩公社的一位社员家庭收入过万,山省临清的一户家庭种植棉花纯收入过万。更让人惊异的是,这个万元户的通讯,被国内外五十多家的媒体转载采用。这个万元户的出现,连国外的媒体都认为是一件大事。

    这个时候的万元户,披着令人夺目的光环。县里、地区在召开年度工作会议的时候,会把万元户请到主席台,带上红花。台下那是一片绿油油的眼神。万元户太少了!普通工人三十元到六十元的工资,一二十年工作能有多少钱?就算是李震东的父母亲,辛苦一二十年只有存款两千多元。就这,其实可以称小富。

    李震东从这次的生意中,赚得实在是太多。抛去成本、费用还有三万七千左右,这是好几个万元户了。属于超高暴利的范畴。这个还不能说李震东的不对。就说那个有名的京东板栗,五十年代是两毛钱的收购价格,这两毛钱是一公斤的价格。六十年代涨价,到四毛四一公斤。七八十年代初,价格有上涨一点,但很有限。一直到八六年后才把收购价格提到二元三角一公斤。李震东所属的内地湘省价格更低,李震东给出了三毛七一斤的价格,已经属于极其公道。李震东占了运输的便利和不同的思路。

    这个运输有多么困难?八二年的电影《这不是误会》中有个描叙,国庆前夕,菜场一万斤螃蟹急需运回来,找不到车,四处求人。找到那个司机后,司机开口提出要留下两千斤螃蟹。

    至于思路,这个年代最重要的就是想法。

    李震东微笑着想了一会,自己这也算是有了一些本钱。买米能买多少斤?肉能买多少?可惜,还是同样需要粮票、肉票。如果是买议价的,那可是少买很多。不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