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之1976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官道之1976-第279部分
    好看”的意思。

    很,薛老三便咂摸出了味道,显然,定是那位丁市长不欢迎他出山,毕竟那是书记办公会,即便是有争端,也必是以风清云淡的形式存在,而能弄到不好看的程度,除了那位气盛骄矜的丁市长,自也没旁人。

    既然弄清楚自己为嘛这么吊着了,薛向反而不急了,他相信等些日子,会有人替他着急,毕竟他薛某人是组织干部,既然没有组织结论说他做错了,谁也没有隔离他参加工作的权力,姓丁的暂时能让办公厅以修养的方式打发自己,但这修养也得有个限度。

    薛老三一想通,便全放开了,他并不是事可做,而是没有大块的时间,如今,定下心来,他立时便关了电视,朝卧室行去。

    进得房来,看着橱柜上,那一排排平素都时间阅览的书籍,薛老三眼中生辉。

    不错,薛老三的进攻目标,正是书架上的《二十四史》和《世界通史》,他以前读书,喜欢读诗词,散文,小说,尔后,阅历深了,便深知读史使人明智,此话再对不过。

    尤其是对他这么个官员来说,增广见闻的法子,过于读史,因为华夏的历史,从根子上讲是阴谋史,政治史。

    他薛老三浮沉环海不过数载,便屡经狂风暴雨,若非薛家大树已成,他早就风浪打翻了。

    可薛家这棵树再大,能护住一时,护不了一世,尤其是官位越朝上走,薛家能起到的助力便越小,因为官位到一个层次后,大家的背景都差不多了,拼比的那就纯是自家真本事了。

    所以,薛老三愿意从史书中汲取养分,尽管这种读书的目的很功利,可薛老三已经吃过太多单纯的亏,想不功利也难。

    就这么着,薛老三静静在家读了半个月书,翻了数百万言,读书笔记也写下厚厚两本,心中所得甚多,一时受挫的块垒业已消尽。

    这天中午,薛老三刚合上那本《世界通史》,桌上的电话便响了,薛向接起一听,对面的苏晓岚便说话了,“薛向,市里有个赴港招商的代表团,考虑到你曾经在萧山有过成功招商引资的经验,所以市里想让你参加这个代表团……”

    薛向早猜到那边绷不住了,可没想到人家竟想了这么个办法,依旧将他拒之门!

    可这下,他是真不明白了,如果先前丁某人不愿自己回归市委,还能说是要晾晾自己,敲打敲打,可这都半个月过去了,这敲打也该结束了吧。

    薛老三正纳闷,胡黎明的电话过来了,听了胡黎明的一番话,薛向彻底明了了,心中只剩了苦笑。

    原来,据胡黎明说,他薛某人不仅今次要随团出访香港的招商,随后市府所有的招商安排,都要带他薛主任去。

    听着,像是市委市政府极度看中薛向同志的招商能力,可实际上,不过是另类的踢他薛主任出局的手段。

    而这种举措,能在市委市政府获得通过,也足以说明他薛主任如今在明珠到底是个什么名声了,一言蔽之,大伙儿都不愿你再掺和进市委,哪儿凉您哪儿待着去。

    其实,这种局面,早在洪察满嘴乱喷的当口,薛向就料到了。

    因为他知道,官场是最不需要个人英雄主义,和独出群峰的,他薛向的一个大招放出,明珠政局天翻地覆,他算是彻底露脸了,可明珠政局再也容不下他。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这种容不下,竟然来得如此激烈,连丁世群这种骄矜之辈,也避自己如蛇蝎!

    不过,面对如此结局,薛向压根儿不曾后悔!

    一来,他知道当时不以此计,压根儿法脱身;二来,洪察乱喷,纯属不可控因素,他也能为力;三来,他在明珠本就是过客,能用这种方式,在荡涤污秽,挽回国家财产的同时,为薛系在此明珠这共和国政治版图的腹心紧要之地钉下棋子,他觉得值了。

    他心中如此计较,自然不会失落,再说赴港,恰好方便他和小妮子相会,反正家中的小家伙有小黄,小李照料,已挂碍。

    当下,薛向便给厅里去电话,应允了此事。

    果然,两天后,赴港招商代表团出发,薛老三随团而行,到港后,和小妮子好生欢聚了数天,也大大享受了番大陆享受不到的资本主义的奢华生活,这才随团而返。

    而明珠是远东经济中心,国门打开才几年,此处经济发展呈蓬勃之势,各种招商引资的活动排的自然极度密集。

    就这么着,薛老三一连跟着招商团跑了三四个月,人家招商团的人马是轮换,可就他是铁杆庄稼,落地就生了根,四个月下来,俨然成了招商局的名人,上上下下,都和这位坐冷板凳的薛主任混得熟捻了。

    原本,大伙儿都以为干出那等事儿的人物,绝对跟现在的丁市长一般,是个不好惹,骄矜难处,可哪知道这位薛主任极度平易近人,随团过程中,既不惹事生非,又沉静内敛,还乐于助人,平素事,就抱个本子,走一路,写一路,也不知道他写写画画,在做什么,问他,他就说是履行游记。

    可真真和薛主任混得熟捻的几位,却知道这位在做着功课,其中记载的,大部分是,招商团在各大著名企业,听宣讲会时的会议纲要。

    有心人私下便说,这位薛主任绝对是干大事儿的!

    yuedu_text_c();

    而薛向却没听到这些评语,这几个月下来,他确实收获良多,早先随团,他还真就当是旅行散心,可走得远了,见得多了,忽然领悟了那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沿途所见,不但丰富了见闻,开阔了他的视野,让他胸怀大张,志气陡生。

    这种志气,不是坐在家中,随意发大言,而是真真切切见了回这个世界后,完完整整定下了自己的目标。

    正是:开眼看世界,意气素霓生!

    四个月的随团旅行结束后,薛向便跟办公厅请了假,倒不是说招商就招这四个月,而是薛老三不打算伺候了。

    你道明珠不待见他,他薛大太子就没地儿去,他待这几个月,纯为自家小家伙,拖延这四个月,正是为了等小家伙的小升初考试。

    官道之1976 正文 第七章 第一个封疆大吏

    薛向要请假,办公厅自不允之理,是以,自六月二十号起,薛向便天天在家,或辅导小家伙功课,或给小家伙配置营养餐,静等大考来临。**

    很,忽忽数天过去,小家伙的小升初考来临。

    一早上,薛向就给他准备了营养早餐,鸡荷包蛋,豆腐脑,小笼包,趁她吃饭的空当,则又帮她整理好了考试用具,待她吃完,便当先上车,将车发动。

    小家伙跳上车来,忽地做个鬼脸,冲薛向笑道:“大家伙,是我考试,又不是你考试,看你有些紧张噢!”

    “别调皮,坐好,在心里再背诵一遍我给你挑拣的作文名篇吧,这叫考前预热,提高兴奋度!”

    说话儿,薛向便踩下了油门。

    说实话,他确实有些紧张,这种紧张,他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不过是区区一个小升初的考试,就算考砸了,又能如何,可偏偏一想到小家伙要同成千上万的小朋友争竞,他仍旧忍不住发慌。

    后来,他才想通,这大概是做家长的惯性,任你高官显宦,家财万贯,可涉及子女的问题上,和普通人一样难以免俗。

    待看见小家伙远远地冲自己做个鬼脸,溜进门去后,薛向又混在家长群中观望半晌,待铃声响起,他这才上车,折回家中。

    屁股方落定,电话便响了.,接起一听,正是薛安远。

    “老三,该动动了!”

    薛安远说得很淡,薛老三却听得心中一荡。

    他老早就在等这个电话了,他虽未对薛安远说过自己在明珠的近况,但他相信薛安远早知道了。

    之所以一直按兵不动,只怕一半是因为小家伙的学业。一半是因为他薛向来明珠满打满算才几个月,若再调动,则显太急,何况,他如今在明珠闹腾确实不像话,人家明珠市委晾晾他也是应该的,总不能组织刚冷淡你几天,你就闹着要调走,如此一来。和组织讨价还价,耍脾气的味道就太浓了。

    所以,才有了薛向在明珠坐了四个月冷板凳,这种冷板凳坐得虽然不舒服,但至少挽回了不少印象分。向外人证明了他薛衙内也不是骄矜气盛之辈。

    如今四个月过去了,眼见小家伙大考即将完成,他薛老三的面子功夫也做足了,自然该离开了!

    “去哪儿?”

    电话那边的薛安远呵呵一笑,道:“你小子就是臭成狗屎,都还有人抢香,俩地方。一个是国计委财金司任副司长,一个是体改委整顿金融秩序办公室副主任,两边都跟我打过招呼,去哪儿还是你自抉吧。”

    抢香。的确是抢香,因为这两个位置,都是副厅级不说,还是含金量十足的副厅级。前者是小国务院之称的国计委,财金司又是国计委中的显赫单位。里面的副厅长,便是寻常封疆大吏见了,也得礼敬三分,而体改委是不得了,刚成立不过年余,改制的大棒,挥舞的全国上下所有的单位都变色,权力直追国计委,还大有迈过的势头。

    薛安远说的这两个单位,的确是好的不能再好的单位,尤其是对薛向目前处在低谷期,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若能调往那两处,说是神转折,也不为过,保准亮瞎数钛金狗眼。

    “我还是下地方吧!”

    熟料,薛向拒绝了这两个单位。

    “说说你的想法。”

    但听薛向道:“第一个,我在明珠坐机关,已经坐得烦了,这种伺候人的活计,不适合我,我愿意在地方当个小村长,至少自己说了算,能干些实事儿;第二个,这两个单位虽好,却难免有捧杀的嫌疑,我现在二十四岁还差几天,这个年纪,正处级干部,已是显眼,副厅级,就有骇物议了,况且还是在那两个显赫的位置,届时,我成众矢之的不说,您的压力恐怕也会大增。的确,我也想升官,但相比做事儿,升官,还是往后压压吧!”

    yuedu_text_c();

    听着薛向如是说,那边的薛安远心中却翻腾如海。

    原来,薛向这回职务调动,国计委和体改委的领导,确实和他打过招呼,只不过薛安远拿不准两边的用心,便一时未决。

    偶然一次,在南海,陪老首长散步时,听闻老首长问起了薛向近来的工作情况,薛安远如实以告后,便又说了薛向调职中央部委的意向。

    熟料,当时,老首长就笑着说,小家伙不会回来的,你见过几个翅膀长硬的小鹰,还愿意回巢的,这样吧,你还是先问问,他如果不愿回来,就去我老家,我老家穷啊,这些年我没给老家人做啥贡献,就把薛向这个会搞经济的送过去,算是给家乡人送了份大礼嘛!

    老首长如是说了,薛安远哪里会不听真,他此时说的国计委和体改委的两个职务,即便是薛向想应下,他也得劝他改,熟料薛向的答案,竞和老首长所料分毫不差。

    见薛安远那边许久声,薛向道:“是有地方了吧,到底是哪处?”

    “地方是有了,蜀中,要去也只能去那儿,可去蜀中,你这个年纪只怕是提不上去,一来,你没有掌控一方的经历,虽然在萧山,明眼人都知道是你在主政,可你到底没担任过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实职,二来,地方不比中央部委,二十四岁的县长,全国都不曾有,二十四岁的行署专员,那就不可能了,可你又是从明珠市委督查室主任这个显耀职务调任的,按道理,下放能调上半级,奈何你小子在明珠,折腾出的动静儿,实在太大,一任督查室主任,你干了六个月,闲了四个月,空有履历,但资历实在淡薄,下到地方,这半级只怕就跨不上了。”

    薛安远以为薛向会纠结级别,其实,薛向早在洪察乱喷的当口,就想的很远了,这半级对他来说,跨不上未必不是好事,老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他薛向已经够显眼了,若是总往上跳着走,那就不是显眼,而是另类了。

    他在明珠已经另类了一次,可不愿在整个官场都显得另类,因为他知道另类的下场,往往不可承受。

    因此,在最后关头,他依旧没按下按钮,让洪察尽数喷完。

    “怎么是蜀中,什么时候动身!”

    薛向虽已打定主意下地方了,却是没想到会是蜀中,若是江汉,辽东,那就再好也没有了,他有把握,费十年功夫,将那处经营成大本营。

    可蜀中实在不是好地方,至少对做官来说,的确如此,老话都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足见蜀中山川险峻的同时,民风悍野。

    此外,蜀中是老首长的家乡,那处的政治格局,也最是微妙,数派并存,且都是老首长的根脚,他薛某人去那儿,衙内光环,首先就得弱上七分,没有这个光环,他想开展工作,打开局面,只怕千难万难。

    当染,如是说,并非他薛老三干成工作,全靠顶着个衙内的牌牌,而是,他这年纪,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难以获人信任。

    不过蜀中虽险,可既然已成定局,他自义反顾,所以,没讨价还价,紧接着,就问出了动身时间,这闲散了几个月,早让薛向憋得疯了。

    “具体时间我也不清楚,你等通知就是,就在左近几天。另外,蜀中,是老首长的家乡,你到一地,别的都可以不抓,但经济发展一定要抓起来……”

    儿行千里母担忧,尽管薛向宦海悠游已有数载,临到关头,薛安远依旧忍不住传授些他自己也并不精通的官场经验。

    说完正事儿,薛安远问起了小家伙的近况,絮絮叨叨,又讲了十多分钟,这才结束了通话。

    不曾想,薛向这边方按下电话,电话便又跳了起来。

    “薛向,跟谁讲话呢,讲这许久!”

    薛向方接起电话,冯京那沉郁中带着斯文的声音便传了过来。

    “大伯方才来电话,问我的动向!”

    冯京不是外人,薛向跟他说话,用不着打机锋。

    “噢?你的事儿,我也听说了,怪不着你,不过,既然要动,就回辽东吧,来省府帮帮我!”

    “冯叔的事儿成了?”薛向满面惊喜,“我怎么没听见风声,你们瞒得我好苦啊!”

    薛向是玲珑心,冯京一句“来省府帮帮我”,薛向便知道冯京所谋,成了。

    原来,那晚,冯京在菱角湖边,拉着薛向,吐露心迹时,恰好说到了张春林搞政治投机,在辽东大办自由贸易区,薛向给冯京出的主意,就是抓住这件事做文章,必有厚报。

    如今,小半年过去了,冯京这会儿说来省府帮忙,证明他所谋已成,因为冯京以前的职务是省委副书记,关省府,此时,提省府,则暗示了,他要入主辽东省府了。

    闻听这个消息,薛向真是精神大振,开怀不已,因为这是学习撑起的第一个封疆大吏。

    yuedu_text_c();

    官道之1976 正文 第八章 意义深远

    派系,何以成派系,那得需要数志同道合,有着共同政治目标的官员团结一起,才得以成派系。高速**

    一个县,有一个县的政治格局,派系,山头,一个省有一个省势力划分,虽然大家都在最高执政纲领之下,完成政治生活,但涉及到施政方针分歧,政治权益纠缠,这就有了派系。

    你想施政,则必须有人,有人领会你的精神,按照你的目标去做,要不然孤家寡人,怎么也翻不起大浪,这就怪乎官场上总要任人唯亲和任人唯贤并举了,也就是怪乎秘书党总能飞黄腾达了。

    如今的薛系,可以说是薛向一点点密密织,织就的,因为薛安远位在军方,虽然入局,但也有极大的限制,不便总在政坛伸手。

    如此,薛系的联系和中枢,基本就转移到薛向处了。

    看看薛向这一路的任职轨迹吧,下江汉,上辽东,而今,又至明珠,沿路所过,就应了那句话: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薛向到江汉,则有了赵国栋,胡黎明,耿福林,陈光明等的崛起,可以说,薛系在江汉已经初具气象;而薛向赴辽东,则又有了辽东省省长冯京,花原地委书记黄观,行署专员周明方,以及一个完整的萧山县,可以说假以时日,辽东必成薛系大本营。

    而今,他薛向又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