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奸臣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四十五章:永不征赋
    选一个正五品以上的大臣出来抄家?

    好吧,这的确很刺激,但崇祯直到现在都没能选定目标。

    主要是他不敢,他怕大臣们会翻天,他怕此举会断了当下的和谐局面。

    新君登基,清除阉党尚还情有可原,这东林党在之前可一直是受打击的党派,作为受害者,他们怎么可能会作出那么不要脸的事情呢?

    “王伴伴,宣旨吧!”失眠大半夜,强忍着困意的崇祯决定先把昨日商议的结果颁布出来。

    崇祯很郁闷,但王离却告诉他,这道圣旨一公布,不说天下立即安定,至少那些不稳定的因素也会去掉十之八九,而这些百姓,就是崇祯接下来动作的忠实后台。

    大臣们一个个显的有些懵逼,这皇上要搬什么旨?

    一个个的瞅着新任内阁首辅施凤来,却发现施凤来比他们还懵逼,压根就不知道这回事。

    按照大明的规矩,皇帝颁布的圣旨必须要走两道程序的其中一道才算是合规生效的。

    其一,不涉及各部的圣旨,需皇帝发令拟旨,然后圣旨送往内阁进行票拟,票拟通过以后送往司礼监掌印太监那里盖章,这样一道圣旨就算合乎规矩了。

    其二则是涉及到各部的,流程跟第一个一样,只不过在最后一步需要增加一个环节,送往各部给事中那里盖章,就是王离先前怒怼的那货,如果他觉得圣旨或者政令有问题,那么就有权利将其打回去,让内阁重新票拟制定。

    所以,别看六科给事中只是个正七品的小官,便是内阁大佬见了也得笑嘻嘻亲切的问候一番。

    当然,那种不断没事找事,将圣旨政令打回的给事中,怕是也活不了太久。

    按理说这个时候施凤来应该站出来问一声这是什么圣旨,为什么内阁不知情呢?

    但施凤来又不是傻子,看着崇祯气闲若定的样子,哪还敢站出来出这个风头?没瞅见王离那货正站在那里眼睛瞪的死大,肚子里不知道捣鼓着什么坏水呢吗?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王承恩清了清嗓子,继续道:

    “朕观往年,天公素乱,户口锐减,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朕心甚痛,然朕无能号令天公,未能造福于黎民百姓,朕唯有节约用度,以减轻各地百姓负担,然朕之肱骨有言,朕如梦方醒,故有明一朝,永不征赋!钦此!”

    圣旨的内容并不长,也没有通篇的之乎者也之类的,这道圣旨在大臣们看起来就是个文盲做的,但发放下去,随便一个百姓都能听懂。

    皇帝说这些年天气不正常,皇帝老子我也没办法,既然没办法,我也就只好节约用度了,但朕身边有个人说了句话,说了什么我不告诉你们,反正朕听了之后就决定了,只要大明朝还存在一天,就永远不征赋。

    加和征这一字之差,所代表的意义可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将其固定在一个数额,不论什么年景都不会增加或者减少,这就是个文字上的游戏,专骗没读过书的老百姓呢。

    而王离怂恿崇祯搞的是永不征赋,是不论什么年景,朝廷都不在征收赋。

    那么皇帝的开销怎么解决?自然不用百姓操心啦……

    百姓们肯定会想,那个人说的一定是陛下你还要不要脸了,百姓日子都过的那么惨了,你还想少收点?既然决定了,那就不如不收好了。

    于是崇祯泪流满面,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