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股海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沉舟侧畔
    第一百三十二章  沉舟侧畔

    二三鞭炮入窗来,

    讶觉新春序幕开。顶 点 小 说 x 23 u s.c om

    径向镜中辞旧我,

    一弹衣袖不徘徊。

    转眼之间,2005年的新春佳节就要到了,腊月二十三(有些南方地区是二十四)的小年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拉开了序幕。

    2月2日下午股市收盘后,杨满仓请大牛和张小山到他家里去做客。这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四,三家人要在一起吃“团年饭”。

    郢州风俗,小年过后,至亲好友之间就开始轮流请客吃“团年饭”,一直吃到腊月三十。

    股海沉舟千千万,

    侥幸不沉已廖然。

    满载归去却是谁?

    羡慕嫉妒加眼馋。

    看着说说笑笑,满面春风的杨满仓三人,散户大厅里的股民那是满满的羡慕嫉妒恨啊,人们只知道眼馋他们有财运,却不知道检讨自己的投资理念与操作策略。

    即将过去的猴年,杨满仓小团队的股海淘金之旅满载而归,操作的为数不多的几只股票除了上海航空止损微亏外,其他股票都给他们带来了不菲的收益或浮盈。中兴通讯几进几出,均有进帐;上海机场持股半年多,从买入时的10块多涨到了16块多;苏宁电器上市首日以29.88元的开盘价买入,涨到了现在的48.89元。而且,重仓的苏宁电器还在继续演绎着股市里强者恒强的“格言”,上海机场的股价也保持着良好的上升趋势。

    以qfii机构及“牛散”杨满仓们为代表的价值投资者扬眉吐气的同时,大多数抱有投机思想不改和追涨杀跌、频繁操作的股民却始终迷失在愁云惨雾之中,或深度套牢,或重度亏损。

    当然,绝大多数股民的亏损除了自身的操作有误外,还和极度疲弱的市场大势有关。

    前文有述,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上证指数2004年下半年长时间围绕1300点的“政策底”上下震荡,即使管理层使出了暂停发行新股的“杀手锏”,甚至国务院高层直接出来喊话,引起的反弹也都只是昙花一现。不仅如此,年底时更是有效跌破政策底,12月31日,沪指令人失望也收在点。进入2005年,市场仍无丝毫起色。

    疲弱如故的股市使管理层意识到,新股的发行与否似乎和市场的强弱无太大关系,但长期停发新股却会使股市失去最基本的融资功能,得不偿失。于是,在1月17日,证监会宣布恢复新股发行,同时,首份询价发行的股票华电国际招股说明书亮相。意料之中的是,市场随即做出了反应,沪指下跌2.33%,再下一城,逼近1200点。

    如此市道之下,中小投资者鲜有不亏损者。

    好在管理层并没有放弃积弱难返的股市,大盘下破1200点之后的1月24日,重磅利好又来了,证券交易印发税由千分之二下调为千分之一,当日,泸指上涨1.73%,收复了前期的部分失地。

    2月2日,下调印发税的利好继续发酵,上证指数大涨5.35%,一举收复1200点,个股普涨。好似雄鸡报晓,股市以小年期间的红盘迎接着农历鸡年的到来。

    饶是如此,散户们解套的愿望仍是可望而不可及,你说他们对盈利不断增长的杨满仓小团队能不羡慕嫉妒恨吗?

    沉浸在高兴之中的张小山们对散户大厅内涵丰富的眼神浑然不觉,一路说笑着走出了证券营业部。

    杨满仓的家是一幢坐落在汉江边的二层小楼,门前有几畦菜地,菜地里经冬的白菜在寒意尚浓的晚冬里显示出一片生机。

    大牛把“比亚迪”停在院墙外的水泥地坪上,三人一下车,就听见从院内传来女性特有的清脆明亮的欢声笑语,进入大门,只见王兰和王英正帮着张春桃打扫院子。

    “哎呀,老张。你怎么能让弟妹们帮你做事呢?这不是待客之道啊!”杨满仓嚷嚷着责怪老伴。

    “大哥,我们闲着也是闲着,做点事还可以活络一下筋骨。再说,你们不是马上要到澳洲去了吗,房子院子都要收拾,大姐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啊。”王兰笑着说。

    原来,杨满仓的儿子杨飞今年不能回家陪家人过春节,便想让父母到澳大利亚他工作的地方去玩一阵子。细心的他考虑到父母亲年事已高,建议他们请一个亲戚或是好友做伴,一来可以帮忙照料一下,二来也可以一同到澳洲观光旅游。至于费用嘛,杨飞表示,全部由他负责。

    陪同到澳洲的人选,杨满仓第一时间想到了大牛和张小山。他为什么没有想到自己的亲戚呢?他和老伴都有侄儿侄女,但平时各忙各的,少有来往,还不如经常在一起炒股的两个拜把子兄弟对自己的帮助大。因此,在他的心目中,自然就觉得大牛和张小山更为亲近了,这或许就是“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吧。

    说起帮助,在他们三人之间虽然是相互的,但杨满仓对比了一下自己在结识大牛和张小山前后投资炒股方面的感受,结识之前,自己在选股方面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复盘、看新闻、分析研判等等,折腾很晚才睡觉。买入股票以后也是患得患失,精神压力很大,身体健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心脏病就是那个时候得上的;结识之后,得益于张小山独到的研判能力和大牛熟练的技术分析,选股和买卖点自己都可以少操不少心了,熊市里也能痛快地赚钱了。通过比较,杨满仓清楚并且记住了张小山和大牛的好处,便想着什么时候通过恰当的方式感谢一下,或许这也是他首先想到两个把兄弟的原因之一吧。

    今天,杨满仓请大牛和张小山两家来吃团年饭,既是出国之前的小范围团聚(其他小团队成员有的还在外地,有的忙于工作),也是敲定澳洲之行陪同的人员。他想,如果两位老弟都愿意而且能够前往,那就再好不过了。

    “春桃,饭菜准备的怎么样了?”想到团年饭上要议定的事,杨满仓问老伴。

    “万事倶备,只欠东风。原材料都准备妥当了,只等王兰大厨师亲自下厨了。”张春桃笑着回答。女眷中,王兰的厨艺是最好的,凡家庭聚会,都由她掌勺。

    张小山一听,连忙说:“王兰,那你和两个嫂子去厨房忙吧,卫生方面的收尾工作就交给我们了。”他知道,做出一桌像样的饭菜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快到饭点时,大牛的儿子牛超和张小山的儿子张腾虎双双来到。这两个小子去年高考成绩都不太理想,但好歹都考上了三流大学,现在放了寒假,网吧成了他们聚会的场所。

    大牛对儿子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而没有考上重点大学一直有点耿耿于怀,便语带讥讽地说:“牛超,你还记得来杨伯伯家吃饭啊,我还怕你忙忘记了,正准备打电话请你呢!”

    “本来是忘记了,是虎子提醒的我。你可能有时间喝酒也没有时间给我打电话吧。”牛超一点都不怵他老子。

    张小山见大牛沉下脸来要发火,连忙说:“来了就好,你们两个快进屋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别在这里站着了。”

    腾虎听话地拉了拉牛超的袖子,一起进了屋。

    杨满仓笑着对大牛说:“二弟,你对儿子态度要好一点,老了还要靠他照护呢。”

    大牛不屑地说:“靠他照护?我把养老院的床铺都预订好了,到时候自然有人照护。”

    “那不一样,没有亲情的人会尽心照护你吗?我听说某某养老院一餐只给老人发几个又冷又硬的馒头,连汤水都没有。”张小山说。

    “靠子女也好不到哪里去,你没听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吗,等你老了,不中用了,病了,儿女都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