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记者的动荡人生》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分节阅读_44
    “出卖”唯一的财产——哭。上学的时候,就知道了用钱可以买回许多东 西,这些东西会满足自己的需求,于是,小孩子便充利用自己的智商,提炼出自以为恰当的 理由向家长要钱,这其实就是一种商业思维和语言。

    人们有了钱,自然就有了商品意识,想怎样才能投资少见效大,让有限的资本换回无限的物 质。由于触及的是群体社会,便会把群体的商品意识和商业语言融会贯通于自己的思维之中 ,经过智商的加工和再造,便形成了再供给他人使用的循环往复。在这个过程中,商品意识 和商业语言,就会不断地更新和精炼,于是,就产生了商业领域必要的交易技巧。

    由于智商的高低不同,所产生的“商循环”便不同,人们生活的阶层、领域、质量也相 应的不同。比如同等的工资,有人半月就花光了,甚至月底没钱吃饭,一生都生活在水深火 热之中;有人却总是月月有存余,甚至还能存钱买车买房,生活得平平稳稳井井有条。有人 能发动别人为自己拼命地工作,住别墅坐轿车,而有人却要风餐露宿为杯水车薪昼夜劳碌。 这就是经商,只不过经营的项目是“生活”,如果你的智商水平无法驾驭“商循环”,就不 会有很好的“生活市场”。

    以笔者拙见,在生活的大市场中,无论你是教书的还是种地的,抑或是打工的经商的 ,都应在自然和本能的基础上,加以培养商品意识,充分发挥商业语言和交易技巧。你教书 的,就该想想怎样才能少费时间,而达到学生精通的效果;种地的,就该想想怎样才能少下 种少施肥,而达到高产量的目的。以此类推,你经商的就该想想,怎样才能少投资而达到高 利润的效果。当然,这里不是让你投入“ji”的智商资本,若真的成为名符其实的ji商,那 等于自掘坟墓,便不会有长远而平稳的生活市场。

    触类旁通,在生活中我们也无时不在苦心经营,尤其像感情一样抽象的“行当”,就更 难经营了。这里面除了商品意识、语言和交易技巧之外,还需要无限的知识、真诚和宽容等 无价的投资,而无价的东西又很难把握其质和量。许多成功的大企业家,往往不是很会经营 生活、家庭、感情、亲情或友情的行当,如果众叛亲离,便是严重的亏损,也是人生最惨重 的失败。

    所以,人们需要的不单单是某一方面的意识或ca作技巧,而是综合的商业素质,再加个 人的品质、修养和机遇,便等于生活乃至命运的经营状况。

    

    把握“平衡”

    任何事物都有它特定的相对性,相对过高或相对过低,相对过多或过少,都是用一种自 以为平衡的视角去辩证、去评判。而这种平衡由于建立在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需求之上,所 以是个难以定论的目标,这个目标也是所有东西相互交换的等值物。这个等值物绕回来又是 人人为之苦苦寻找的“平衡”。

    大范围里,国家用各种政策来寻找产业、通货、金融等结构的平衡,使相对过盛的东西 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制约,相对短缺的就给予更大的发展空间。像惠州的房地产业,如果放任 热炒,大批资金的投入,不仅会影响到其他项目的正常运转,更重要的是,工业和商贸若是 没有相应的热炒,那林立的高楼大厦又有多少人买得起、住得下呢?等到自己发现建起来的 是“空城”之后,岂不是骑虎难下平衡难找了!所以,虽说目前刹住了热炒之风,但仍有“ 陷到深处”的许多地产老板,在“死亡”的边缘上挣扎。

    “物以稀为贵”就是一个很形象的平衡体现,它以值“贵”来补尝量“少”,成为人们 货币交换的等值平衡价。反之,若是超出了人们消费需求的量,那同一物品也肯定会贬值。 像前些年,一些家电产品供不应求,把托关系走后门搞到的供应票也炒得火热,远远超出了 它原定的价值,跟现在满目横挂的“大酬宾”、“八折优惠”等让利销售局势,形成了鲜明 的对照。这种“失衡”也正是人们共同寻找平衡的必然结果。

    商贸的发展,也是经济建设中的命脉,尤其在今天以商养文、以商养武、以商养成名、 以商养官……的商品社会,商,已成为钱的代名词了,人们选择经商也似乎是明智之举。但 是,如果只发展商业,而忽略了科技和工业的同步发展,那这个地区的物价肯定会居高不下 ,商品资源也肯定会受到“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局限,难免造成“求过于供”的失衡。若是 不及时从商品的生产寻找平衡,那其商贸的发展,也是个令人担扰的问题。

    在生活中,平衡,就像幸福一样是一种感觉,它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捕捉。像感情上的平 衡、事业上的平衡、自尊上的平衡、价值上的平衡……,人其实就活在这种寻找之中,往往 因为难以收支平衡而烦躁、而若闷、而悲哀、而痛苦。你看看吧,恋人们在得不到相应的爱 情之后,便会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发誓再找个更好的,甚至采取报复性的行动,铸成两败 俱伤大“平衡”。事业上不有找到用武之地的人,他会跳糟、会自立门户、会用毕生的心力 ,去创造自以为平衡的事业等值目标。同样,自尊被伤了、创造值被剥夺了,你也会做出相 应的抵抗和反击,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寻找平衡,是商品社会产业结构必要的思维方式,把握平衡就能扬长避短全方位的同步 发展。寻找和把握平衡,又是人们生理上的一种本能,它使人们不断地感受到“寻找”给生 活带来的紧张,充实和乐趣。

    

    市场是读不完的书

    市场,顾名思议是一个做生意的场所,它因公众的需求而存在于供需之间,就如同学生 需要一个读书的地方而诞生了学校一样。不同的是,学生是遵循特定教程、读特定的课本, 学到的是固定的知识;而市场程序却没有特定的章法可循,它是公众思想和行为结构的产物 ,会因公众思想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素质、欲望以及良知的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市场, 这就使得人们必须有选择地参入市场、研究市场、淘汰市场。

    首先,是参与市场。在日渐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一个成功的老板,除了具备经济基础、 商业头脑、对市场的洞察力和投资胆魄之外,更需要有参入市场的行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