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寒门天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九十一章 一统江山
    邺城真就如同郭烨下令之后那般,被外界完全阻隔。

    郭烨用的方法很简单,把城外那条河最大限度地加宽,然后在河对岸沿着边重新造一道墙,类似甘宁北攻樊城之时那般,不过邺城之外的墙更高更厚更加坚固!

    在这座墙的外面,又挖了近一里长的深坑!

    只有狭窄过道可通向那座高墙,墙上每隔十丈便有一处哨塔,上面可供十人居高临下用强弓劲孥御敌。

    可想而知,这样的处境下,邺城的人要出来,首先要绕过曹魏自己造的拒马墙和陷马坑等等陷阱,然后来到河边,河宽水深,就算渡河,也会撞上一面厚实的墙壁!还要面临墙上太平军密集的射杀。

    早在曹魏退守河北之时,曹丕就在邺城囤积了足够三年的粮食,这一点太平军那边也猜到了,毕竟要死守,总归要准备充足,粮食是必需品。

    不过现在太平军不在乎,别说三年,就是邺城能耗十年,都无所谓。

    反正已经与世隔绝。

    邺城这里只需要数万军队就能困死敌人,郭烨便能更加从容地调兵遣将,席卷冀州和幽州。

    邺城,皇宫

    曹丕将自己关在寝宫中,谁也不见,整曰与后宫嫔妃寻欢作乐,一副完全不关心外界洪水滔天的心态。

    曹魏的老臣天天来觐见,却都被拒之门外。

    程昱,荀攸等人都知道,曹丕已然心死。

    当初,没有采纳荀攸的建议出城决战,现在,对方在这死守之势上火上浇油,使得曹丕死守邺城的计划变成了作茧自缚。

    军心溃散,每况愈下。

    最着急上火的便是邺城内数不胜数的高门大户。

    他们有原本就是河北门阀的士族,也有中原逃难而来的士族,更有抱着钱粮想在曹丕危机时投资一回赚取高位的豪族,但是,这一回,他们都陷入了恐慌。

    钱粮有用吗?权势有用吗?

    能冲破邺城外的封锁线吗?

    军营大乱,哗变骤起,邺城只在被围后一个月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纷乱之中。

    法治尽毁,人心丧乱。

    各处都有穷凶极恶的暴徒,每曰都有冲出城逃命却葬身半路的人。

    两个月内,河北四州沦陷,唯独没有被太平军攻下的,只剩下邺城。

    而在一夜之间,曹丕大兴土木打造的皇宫被付之一炬,邺城瞬间大火冲天,全城顿时变成了人间炼狱。

    太平军精锐尽出,在各地摧城拔寨,郭烨却留在了邺城外的军营中,在他眼中,重中之重的地方,是邺城,这里不能有丝毫变故。

    当大火燃起的时候,郭烨正在熟睡,被张翼叫醒后,郭烨立即起身,穿好衣裳后走出帅帐,邓艾一边拍着自己的脸让自己清醒,一边牵着郭烨的战马走来。

    郭烨也不墨迹,翻身上马带着一队亲兵就赶赴到了邺城外封锁线的外围。

    通过狭窄的道路,攀上云梯来到城墙上的哨塔,郭烨眺望邺城方向,火势冲天,黑烟滚滚,把黑幕的天空映照得明亮如昼。

    “火势最旺的地方,是何处?”

    郭烨手指邺城,邓艾在他身边铺开邺城的地图,回道:“禀世子,是皇宫。”

    郭烨立即下令:“传令全军皆备,严防有人趁乱逃走,这闹不好,会是曹丕瞒天过海的歼计。”

    在外围,郭烨也不知道为何邺城会起火,尤其生怕是曹丕想要用这样的搔乱金蝉脱壳。

    果不其然,转眼之后,邺城四面八方都有人涌向外围,有人扛着大型木板,也有人抱着成箱的金银珠宝。

    郭烨俯视墙下河对面逃来的人,不用他下令,但凡有人进入射程,就会被太平军无情射杀。

    就算是人手不够,这些人冲入河中,也无处逃命。

    身后烈焰滔天,身前是波澜不兴的死水,河对面,无岸,只有一堵森严的高墙。

    逃命的人富贵贫贱,三教九流不一而足,河面上漂浮着密密麻麻的尸体,河水也早已被鲜血染红,于是,逃命的人只能退后,在太平军射程之外,向城墙上的人乞降以求苟活。

    熙熙攘攘,喧闹不息,眼前这幅景象让人看着心烦意乱。

    而郭烨八风不动地站在哨塔上冷漠注视着这一切。

    忽然在他正对的前方河对岸安全地带处,有人朝他不断挥手高呼。

    “公子,公子!敢问公子可是统军的烨公子?”

    郭烨凝眸望去,见那朝他招手之人身着官服,满身儒雅之气,身后拖家带口,还带上了一些简单的行李。

    “你是何人?”

    郭烨朗声问道。

    而那人见郭烨回应了他,忙不迭松开拽着身旁少年的手,上前一步,整了整衣冠,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才朗朗开口道:“公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