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媳妇的古代日常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84章 加更喜事连连
    听了李青暖的计划,几个人都是眼前一亮。而一向傻憨的田铁石,这次却是一语点醒梦中人,他们完全可以按着赵氏杂货的法子来扩大经营啊。

    就是以潮河沟为大本营,各地设立独立的作坊,利润分一成给各地的掌柜的,其余的按账本设定交回潮河沟。当然,李青暖考虑的更细致全面,从自己得出去几个专门负责制作得监工。

    这监工自然是信得过的可靠人,也免得各地的铺子做大了生了啥不该有的心思,最后砸了田家作坊的牌子。

    因为要在各地开设作坊,这几天田铁石跟李青山他们可以说是忙的连轴转。新来的县丞也不知得了谁的嘱托,对田家作坊倒也有几分关注,加上对方要做的事儿的确能让自己的政绩好看一些,所以衙门倒是一点都没为难。

    春去秋来,转眼间又忙活了一整年,从招人到各地尝试制作菜品,可是让田铁石他们连轴转起了来。

    李青暖跟何氏、月娘到时因为孩子的事儿闲下来了,可说起来动脑子算账跟在作坊里费心ca持的事儿,却也是不轻松的。

    准备在各地开分店的事儿足足忙活了十来个月,而李青暖更是除了留存下来的二百两周转银子,把其余的几千两存银全部投资进了这次扩张。可以说,这是她最有魄力的一次决策。

    自家媳妇下了血本,田铁石自然是全力支持的。经过时间的打磨,加上最初碰壁之后的经验,如今田铁石跟李青山都能独当一面了。虽然称不上万无一失处事圆润,但对于制作小酒菜作坊来说,也足够了。

    生意做起来了,自然也就有了模仿的人,可不管多少人想成为田家作坊第二,都没能研究出比李青暖那方子更好的味道。更甚者,不少人研制出来的香辣脆,形像而味差,可成本并不比田家出来的低。

    对于竞争这回事儿,李青暖心里早有计较。反正她只坚定了这个方子,纵然有相似的产品,到底也做不出一模一样的滋味来。

    腊月初,择黄道吉日,各地田家作坊纷纷挂了牌子。而潮河沟更是热闹了一整天。

    开业扩建作坊这种喜事儿,可不得让老少爷们们乐呵乐呵?

    因为要请的人多,加上自家有了家底儿,更重要的是担心自家媳妇拾掇东西累着了,所以田铁石干脆从外面请了个专门做酒席办婚宴的班子。每桌十三个菜,肉素搭配,连带着座椅板凳锅碗瓢盆啥的,总共八两银子。

    虽说银子用了不少,但一来体面,二来李青暖也觉得请个班子来做省时省力,也不用等吃过席面后再找了邻里帮着收拾家伙打扫灶房,所以也没心疼。

    酒席班子大早就驼了半扇猪肉,一筐子肘子还有鸡鸭跟各种菜品来了。这些东西,大多都是他们前一天处理好的,来这里只要搭上锅开火就能做。

    至于桌椅板凳,自然也有伙计麻溜的给摆好了。而来帮忙的何氏两口子,如今也不过跟李青暖一样,闲在一边儿,偶尔张下嘴皮子或者常常菜品。

    等到快晌午的时候,各家的大辈儿也都带着自家的儿女来了,当然人家手里也没落空,不拘是鸡蛋还是糕点或是新炸的腌肉,总归是带来贺个喜庆的。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见了田铁石都少不了说几句喜庆话。在作坊里做工的人,也都是满脸笑容。

    笑话,现在谁还没眼色的说过去那些起子的糟心事儿?没瞧见,如今村里不少人家就指着田家作坊挣工钱呢么。再者说,也没谁不开眼的在人家办酒席乐呵的时候找不痛快啊。

    光流水席的席面就摆了二十几桌,这还不算在后院儿摆了专门请妇人的桌呢。

    前院儿男人们喝的正热火呢,那嗓门儿可是直接就传到了后院儿里。而女人们,除了石大嫂照看下酒席班子上菜的事儿之外,李青暖跟何氏可都招呼着呢。

    林月娘因为有了身子,只是来露了个面儿,说了几句喜庆话就去了西屋休息。也是帮着照看小球儿她们。

    大家正热热闹闹的聊着天儿时,刚盛了碗鱼汤的何氏突然捂着嘴弯腰干呕起来。这下可惊了李青暖,她赶忙扶了嫂子坐下,眼看着就要去找大夫了。

    “田家媳妇,你先别慌,我刚刚瞅见赵大夫也来了,等下让他先来悄没声的给把个脉吧。”刘大娘见何氏除了干呕并没有别的不适,心里有些意动,莫不是有了喜事儿?

    想到这儿,她赶紧凑到何氏根里问了问对方的月事。这一问,何氏可就呆滞了,她上个月的月事就没来,这个月眼看要到日子了,也不知道

    在座的不少都是当过娘的人,所以也都为何氏高兴着呢。不过这事儿毕竟还没确定,所以她们也不好说的忒清楚。万一要不是,那可不就闹笑话了?

    等赵大夫被人叫来,给何氏把了把脉,当下就露出了笑意。摸着自己的小胡子,可劲儿的恭喜着。

    原本一直因为儿子少心里有疙瘩的何氏,这次是真惊呆了,摸着自己的小腹,又哭又笑的看着自家妹子,还傻乎乎的让妹子捏自己一下。

    呆傻了半天,她才想起要跟自家男人说一声。好在是喜事儿,所以李青暖干脆直接去前院儿给自家大哥敬了一杯酒。

    得了信的李青山可不是也傻了么,探着头往后院瞅着自己媳妇,接着也来者不拒的喝了一肚子酒。人一高兴,就爱办傻事儿,今儿李青山可是得意的紧,不仅喝了自己那一份,甚至还给田铁石挡了不少酒。

    原本他以为自己这辈子就大郎一个孩子了,虽然他觉得已经很满足了,可看到妹子家一群小崽子,他也是羡慕的很啊。尤其是自家大郎小时候,他总外出做工,跟儿子相处的时间不多,所以总羡慕跟小球儿逗乐的妹夫。

    现在好了,不管媳妇生的是男是女,他都能好好/宠/着了。

    散了席,李青山被田铁石他们扶进了东屋,那醉的可叫一个死啊。

    “嫂子,你这会儿可别担心大哥,他正乐呵着呢,只怕醉了都能笑的裂开嘴。”李青暖跟何氏、林月娘坐到一块唠嗑。小球儿这会儿也高兴着呢,不停的拍手咿咿呀呀的吸引肉肉跟圆圆的注意。但凡弟弟妹妹动下眼珠子,她都能嘿嘿半天。

    三人围着炕桌说了半天孩子的事儿,尤其是何氏跟月娘,如今都是孕妇,话题自然也多。李青暖瞅着天色,又想想刚刚嫂子光顾着高兴了,饭菜倒是没吃两口,所以就去灶房让人帮着蒸了碗鸡蛋羹,又下了两碗腌肉面。

    鸡蛋羹自然是让小球儿那个小祖宗吃的,而腌肉面是给两个孕妇填补肚子的。

    反正打李青山酒醒之后,潮河沟继田铁石跟赵铁牛之后,又出了个妻奴。完全是把媳妇当祖宗供起来了。

    干活儿,不用!做饭,可别累着!想吃稀罕物件,立马去买,镇上没有就去县城。总之,何氏这回是颇有点福来孕转的意思。

    要不是她先憋闷跟那个汉子闹了回脾气,只怕他连针线都不会让她做了。

    本来李青暖是打算来照顾何氏的,可还没两天,家里那三个小阎王就闹腾上了。心疼的何氏抱着就是一通心肝宝贝的亲。最后,还是李青山接了何氏的娘亲来暂住。

    说起来,何氏她娘也不容易,虽然闺女儿子孝顺,但却有个拔尖儿的大儿媳妇。但凡老二家多吃了半块黑馍馍,她都能叫嚷半天。原本想着家和万事兴,一家人不兴闹腾,所以何氏爹娘对老大家也都忍让着,连带的老二家两口子也不愿意跟老大家斤斤计较。可这世界上还有一个词,叫得寸进尺。

    要不是后来李青山有了钱,而何氏回娘家也硬气了不好,只怕她那大嫂早就欺负到何氏爹娘头上了。之前何氏娘有心照看在婆家受气的闺女,可每次都被老大家媳妇搅合了。

    如今瞧着闺女过上了好日子,女婿也是个好脾性,小姑子不仅人好跟自家闺女贴心,而且也是个有能耐的。这样她跟老头子也就放心了。

    这其实就是个朴实的农村老太太,每次给闺女做了啥好吃的,也都惦记着给李青暖两口子送一些。有腌好的梅子酸杏干,也都念着给赵铁牛媳妇送一些。

    一来二往的,何氏娘也就去了作坊,没事儿了就帮着照看一下晒日头的豆豉或者帮着检查下鸭肠鸭脖什么的。活儿不重,也是个心意。尤其是知道自家闺女是得了田铁石两口子的拉拔后,她更是想着得出一份力。

    因为各地作坊同开,潮河沟本家的作坊倒是轻松了不少。

    想着在这里干活儿的不少都熟悉门路,而且品行都是好的,所以李青暖直接提拔了几个去当监工,工钱自然是翻了番的。而留下的倒也没几个有怨言的,毕竟人家东家选了人肯定有自己的考量。再说了,自己也不愿意离家不是?

    要不说知足是福啊,淳朴乐呵的人们,大多能苦中作乐,更懂得惜福。

    闲下来的李青暖除了逗弄孩子,就是跟嫂子一起做些针线活儿。她这当姑姑的,自然也得给娃娃缝几个襁褓了。当然,也会给林月娘肚子里的小人做几件小衣服的。

    如今根本不用外面的找茬,更不用担心有些人把她当冤大头,因为但是同村人的吐沫星子都能把那些占便宜占到死的人喷死。

    为啥,当然是因为李青暖不仅帮着村里不少人寻了份好差事,更是在村里建个间学堂,还请了个很有文化的夫子。

    说实话,谁家不指望儿孙子女成事儿啊,就算是考不了状元得不了秀才,识文断字的也是好的,以后也不愁当不了个掌柜的或者管事儿的。再者,人识文断字了,也好说媳妇不是?

    念着田家这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