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家女婿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红楼之林家女婿-第39部分
    ,来到乾清宫亲自侍奉汤药,并厉声喝问乾清宫的太监,宫女,太上皇的病情为何会加重?

    待得知太上皇是被甄家犯下的恶行气成现在这幅模样的,承瑞帝“勃然大怒”,当着太上皇的面,下旨命心腹将军带领御林军南下,前往甄家,抄没甄家的家私,将甄家人等拿上神京问罪。

    然后,承瑞帝继续亲自侍奉太上皇喝药,太上皇“感动”得留下了热泪,紧紧抓着承瑞帝的手不放,让承瑞帝的眼圈也红了,哽咽地说道:“父皇莫要为朝政担忧,儿子一定会为父皇分忧的。”

    乾清宫中伺候的宫女、太监,见了这副“父慈子孝”的画面,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在太上皇的身边伺候了几十年的时间,和太上皇的感情很深,如今见太上皇虽然中风了,承瑞帝却依然侍太上皇“极孝”,戴权也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戴权身上并没有拿着帕子,所以不得不用宽大的衣袖擦眼泪,在衣袖挡住双眼的一瞬间,戴权红红的眼睛中,闪过一丝杀意,然后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为了皇位,为了权力,承瑞帝忍了几十年,伪装了几十年,将自己弄成了一个“变态”,如今,承瑞帝终于能够为所欲为了,承瑞帝自然不会再继续忍下去。

    承瑞帝虽然以摧枯拉朽之势弄垮了甄家,甄应嘉被当街问斩,甄家的男人被发配充军,女子则被当街发卖,十分凄惨,曾经锦衣玉食的甄家小姐,被一些变态的男子买回家亵玩,让曾经高高在上的大家小姐,去做各种滛|荡的事情,满足自己变态的心理,最终将“世家贵女”培养成“荡|妇”,用她们招待客人……

    在将甄家当做“鸡”杀掉之后,承瑞帝觉得“猴”并没有被完全震慑住,于是又抓了几只“鸡”来杀,对于承瑞帝来说,他们确实是随意斩杀的“肥鸡”,但对于旁人来说,这几只“鸡”,都不是普通的家族……

    理国公府柳家,齐国公府陈家,治国公府马家,缮国公府石家,平原侯府蒋家、襄阳侯府戚家,神武将军府冯家,以及东平郡王府、西宁郡王府这两家异性王府。

    在短短数月的时间中,赫赫扬扬近百年的“四王八公”,倒下了一半,若是算上之前倒台的宁荣二府,开国时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四王八公”,仅剩下四家。

    实话实话,这八家豪门被抄家问罪,一点也不冤枉,承瑞帝虽然有些心理扭曲,处理这些豪门确实有“打击报复”的心理,但是,令这八家豪门被抄家灭族的罪行,全都是真的,并且一点水分都没有。

    这样说来,承瑞帝确实是在清理国之蛀虫,他确实想做一个好皇帝……

    和被承瑞帝弄垮的两王四公相比,荣国府无疑是非常幸运的,荣国府倒台之时,太上皇还把握着朝政大权,因为太上皇怜念贾代善,再加上荣国府有一门非常显赫兴旺的姻亲,林家,内阁首辅林如海所在的林家,荣国府虽然也被抄家问罪了,判决却相对而言,轻了不少,就算是坏事做尽的荣国府当家人贾赦,也只被判处“发配充军”而已。

    得知这两王四公的凄惨下场之后,贾家还活着的男丁女眷皆心有余悸,其中尤以王熙凤为最。

    这王熙凤平日里嚣张跋扈,无法无天,也做下了许多恶事,并且还想做更恶毒,来钱更快的事情,万幸的是,因为张金哥那件事,林如海、贾敏认清了王熙凤的本质,严厉地警告王熙凤,让凤姐“改邪归正”。

    那时,林如海已经是内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了,位高权重,因畏惧林家的权势,王熙凤收敛了自己的本性,少做了许多恶事,也少得了许多银钱。

    因为这事,王熙凤面上不显,心中却恨透了林家,直到贾家被抄家,正是因为林家,王熙凤才侥幸地没有被牵连进去。

    听闻那些同样出身豪门大族的“世家贵女”,或是自尽身亡,或是被当街发卖,成为旁人的奴婢,或是成为娼妓,以卖笑为生,人尽可夫,王熙凤肝胆俱裂,心有余悸。

    自此之后,王熙凤不仅不再憎恨林家,反而在心中十分感激林家的所作所为,否则,王熙凤怕是要和王夫人落得同一个下场。

    现在,王熙凤苟延残喘,却比贾琏幸运许多了,凤姐的身边还有平儿和巧姐。

    因为尤二姐的死,贾琏恨透了王熙凤,在王家倒台之后,百般凌|辱凤姐,这两人的夫妻情分早就没了,贾琏被发配充军,凤姐的日子反倒过得更舒服了。

    如今,凤姐死心了,也看开了,凤姐对平儿说:“平儿,现在想想,当年的我真是幼稚,那样的无法无天,若非有姑妈的警告,我如今怕是也……我现在也想开了,虽说现在的日子过得很是艰苦,但我还有巧姐,我现在只想给巧姐寻一个好夫婿,我就算是死,也都能闭上眼睛了……”

    看着凤姐憔悴惨白的容颜,平儿心中一痛,忙说道:“二奶奶,您不能这样,您还有我!”

    凤姐苦笑道:“我是荣国府的宗妇,又没有儿子,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反倒是你,你虽然是他的人,却没有生育过,又还年轻、漂亮,你的品貌,就算和小门小户的小姐相比,也不差,我想着,过些日子,等风头过去了,我就给你寻一户人家,给你嫁出去,也算全了你我的一场缘分。”

    经过了这么些磨难,凤姐是真的看开了,凤姐说得是真的,她确实想让平儿有一个好结果,平儿是最了解凤姐的人了,比凤姐的夫君贾琏都要了解,自然知道凤姐说得是真的。

    但是,平儿并没有欢喜,反而心中空落落的,回想这些年所见所闻的男子,几乎全都是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平儿心中涌出了一股厌恶,再想起这些年来凤姐对自己的好,平儿心中有了决断。

    平儿跪在了凤姐面前,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平儿哽咽道:“我知道这是二奶奶疼我,想给我恩典,可是,奴才自幼就在二奶奶身边伺候,二奶奶在这里,平儿哪里都不去,平儿愿意一直陪着二奶奶!”

    听了平儿的肺腑之言,凤姐十分感动,眼圈也红了,伸手将平儿拉了起来,给平儿拭泪,叹道:“你这丫头,那段日子,我一直在心中疑你,现在想来,全都是我的不是,你莫要怪我。”

    平儿忙指天为誓:“平儿不敢!平儿求二奶奶不要赶我走……”忽然,平儿不知为何,换了称呼,说道:“平儿生是姑娘的人,死是姑娘的鬼,姑娘,平儿求你,不要赶我走!”

    平儿是凤姐的陪嫁丫头,从小就在凤姐的身边伺候,跟着凤姐从王家到了贾家,走过了这些年的风风雨雨。

    yuedu_text_c();

    凤姐未出阁时,自然不是贾家的“二奶奶”,而是王家的“姑娘”,那时候,平儿一直管凤姐叫“姑娘”,直到凤姐出嫁,在贾家过得十分滋润,平儿才改了口。

    听了平儿的话,凤姐的神情有些恍惚,不知想到了什么,过了一会儿,凤姐对平儿说道:“既然如此,你就陪在我的身边吧,我也好有一个伴……”

    平儿听了,十分欢喜,说道:“二奶奶,姑娘……”

    凤姐打断了平儿,想了想,说道:“咱们家都这样了,就剩下咱们两个人了,以后,没人的时候,你就管我叫‘姐姐’吧,自此以后,咱们姐妹二人相依为命……”

    平儿迟疑了一下,然后在凤姐期待的眼神中,缓缓开口,叫了一声“姐姐”……

    凤姐笑道:“好,从今以后,我们两个好好过日子,就算没有了男人,咱们也能将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

    这话,凤姐只是随口一说,却没想到……

    凤姐和平儿是贾琏的妻妾,贾琏是个贪花好色之人,在那方面的能力很强,凤姐和平儿都是享受过男人的女子,也都是如狼似虎的年纪,这没有了男人的日子实在是难熬。

    这凤姐和平儿自那日之后,以“姐妹”相称,同吃同住,一次偶然的机会,凤姐和平儿睡在了同一床被子中,抱在了一起,磨了一回镜子,让两人都很满足。

    自此之后,凤姐和平儿的关系,便有了微妙的变化……

    宵同梦,晓同妆,镜里花容并蒂芳,深闺步步相随唱,也是夫妻样。

    116前夕

    承瑞帝掌权之后,林家面临“抄家灭族”的危机,为了化解这个危机,林家计划着鼓动忠顺亲王谋反,让承瑞帝和忠顺亲王同归于尽,然后扶太子登上皇位。

    应该说,对于林家来说,这是一个可行性很高的计划。

    然后,就在林家“万事俱备,只差东风”的时候,林家新结交的盟友,锦衣卫都指挥使杨冀给林家送来了一条消息——太子喜欢林如海的幼女,林黛玉,并且不是一般的喜欢。

    林如海极为疼爱幼女,为了幼女的幸福,林如海不敢将赌注放在太子的人品上。

    从古至今,凡是做皇帝的人,少有正人君子……大家都懂得!

    可是,如果放弃太子,改为扶持其他人——诸如忠顺亲王、恭顺亲王等,化解危机的可能性十分渺茫。

    这是一个近乎于无解的问题,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仍然扶持太子上位,弃车保帅,放弃林黛玉,让林黛玉在太子继位前就暴毙……

    林家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族,自然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所以,这个问题完全无解。

    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

    正当林家诸人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对策的时候,皇宫中传出了一个消息,太子妃怀孕了。

    对于林家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忠顺亲王曾经是极得民心的“贤王”,是呼声最高的皇位继承人,承瑞帝虽然在“夺嫡之争”中,借助太上皇之势,击败了忠顺亲王,成功地登上了皇位,可承瑞帝却依然视忠顺亲王为眼中钉,肉中刺。

    如今,承瑞帝终于执掌了大权,终于可以为所欲为了,承瑞帝自然不会继续容忍忠顺亲王,只不过,太上皇还健在,太上皇的老臣还都立在朝堂上,承瑞帝的皇位还未坐稳。

    虽然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可承瑞帝却不敢有丝毫的放松,生怕自己“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所以,承瑞帝先将放在忠顺亲王脖子上的屠刀放了下来,然后放到了显贵豪门的脖子上。

    承瑞帝想得是,是从“四王八公”等顶级豪门中挑出几只“肥鸡”来杀,杀鸡儆猴,让文武群臣无论心中向着何方,都不敢轻举妄动,然后,在将屠刀举起,处理忠顺亲王。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合理的计划,也是从古至今,历朝历代,几乎每一位初掌朝政大权的皇帝都会用到的计划,成功率极高。

    然而,承瑞帝还是忽略了一个小小的漏洞,最终酿成了大祸。

    这个小小的漏洞就是,承瑞帝已经做了十余年的皇帝了,早在十余年前,林如海通过“京察”打击承瑞帝的羽翼之时,就知道若是承瑞帝笑到了最后,自己觉得没有好下场。

    yuedu_text_c();

    为了迷惑承瑞帝,林如海从十余年之后,便将自己伪装成了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在处理公事上面,完全不徇私情。

    承瑞帝能够忍常人不能忍,在诸皇子中笑到了最后,自然不是一般人,虽然林如海伪装的很好,可承瑞帝却依然怀疑林如海的本心,直到林如海“大义灭亲”,灭掉了宁国府、荣国府。

    从明面上看,是宁国府、荣国府坏事做尽,犯了众怒,太上皇、承瑞帝迫于文武群臣的压力,不得不处理了宁荣二府。

    林如海的手段虽然高明,却瞒不了太上皇、承瑞帝,这两人都知道林如海才是这件案子背后的主使者。

    太上皇默认了林如海的做法,是因为他很清楚林如海的良苦用心,加上太上皇确实厌恶宁荣二府、贾代善诸子侄的所作所为,认为他们玷污了贾代善的名声,所以,太上皇顺水推舟,就坡下驴,抄了宁荣二府的家私,问了贾赦、贾政、贾珍等人的罪。

    承瑞帝不了解太上皇和林如海之年的默契,还以为荣国府之所以倒台,是因为林如海“大义灭亲”,冒着得罪太上皇的可能,逼迫太上皇抄了荣国府的家。

    就此,在承瑞帝的心中,“林如海”这三个字变成了“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代名词。

    如今,太上皇得了“中风之症”,卧床静养,承瑞帝执掌朝政大权,林如海非但没有阳奉阴违,和承瑞帝较劲,反而十分配合承瑞帝的所作所为。

    在承瑞帝的心中,林如海的身影愈发的高大了,处理林如海的心思也更为坚定了。

    若是林如海是“权臣”,承瑞帝可能会犹豫,害怕林如海存了和自己“鱼死网破”的心思,承瑞帝虽然有信心彻底铲除掉“林党”在朝堂上的势力,却担心林如海临死的反扑给国家到来不利影响。

    可是如今,林如海在承瑞帝的心中,俨然是一个大公无私的“完人”、“圣人”,自古以来,皇帝都喜欢自己的臣子是“完人”,可以为了国家,百姓,束手就擒,任凭子孙被问斩,妻女被卖为娼妓,人尽可夫。

    承瑞帝执掌大权之后,雷厉风行地处理了十余家豪门,包括“四王八公”中的两王四公,虽然有林如海的配合,却依然需要善后十年。

    这一来二去,一年的十年就过去了。

    在这期间,承瑞帝并没有流露出“废立太子”的想法,依然十分重视太子,原因很简单,因为太子妃怀孕了。

    太子虽然不得承瑞帝的喜爱,却是承瑞帝唯一的嫡子,太子妃肚子里的孩子,若是男孩的话,就是承瑞帝的第一个嫡孙。

    太子是承瑞帝的幼子,承瑞帝已经有了近十个孙子了,但若论身份,这些孙子加在一起也没有太子妃肚子里的那个贵重。

    承瑞帝虽然是庶子,却是“嫡长子继承制”的拥护者,这与感情无关,而是从古至今数千年形成的风俗习惯。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那就是——承瑞帝对太子妃肚子里的孩子充满了期待,若是男孩,承瑞帝准备像太上皇对太子那样,亲自教养,太子的地位,也会因此而重新变得巩固。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间,就到了承瑞十七年春。

    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太子妃临盆了,很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长得十分讨喜,承瑞帝龙颜大悦,竟是按照太孙的品级,赐下了各种赏赐。

    见此情景,太子党的成员都和吃了定心丸一般,大千岁党——属于大皇子、恭顺亲王的势力——都失魂落魄的。

    这个消息传到林家之后,林如海拍案而起,喜道:“好,好,正子嫡孙,国之大幸!”

    看着林如海脸上的笑容,林谦佩服得五体投地,深深地觉得自己需要好好学习,若是不知道林如海心中正盘算着“废立皇帝”,林谦也会认为他爹是个大忠臣。

    林谦陪着林如海说了一些类似于“国之大幸”的话,做戏做全套的,然后父子两人摒弃了书童侍女,开始商议正事。

    林谦说道:“父亲,太子妃生得是男孩,对咱们来说,当真是大幸!”

    林如海点了点头,说道:“正是,看来这是上天都在眷顾咱们家。”

    林谦定了定心神,说道:“爹,杨大人那里传来消息,说皇上已经准备对忠顺亲王动手了,时间大概在‘太孙’满月之后。”

    林如海咬了咬牙,说道:“一个月后……太仓促了!有没有办法,能够向后拖延一些时日?”

    林谦苦笑道:“能拖到如今,已是上天眷顾了……”

    林如海眼中闪过一丝犹豫,说道:“谦儿,此事关系到咱们家的安危兴亡,可马虎不得。”

    yuedu_text_c();

    林如海说得,林谦自然明白,谋算“废立皇帝”,可是大逆不道之事,林谦的心理压力也非常大,听了林如海的话,林谦觉得有理,正想顺着说下去……

    忽然,林谦想起了数年前林如海曾经说过的话来,“谋算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最怕的就是犹豫不决,这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计划,凡事都有风险,更何况这种事,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林谦心中一动,深吸一口气,大声喝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这是父亲说过的话,难道你忘了吗?”

    然后,林谦又说道:“父亲,咱们家的安危全系于您的一念之间,您不能在犹豫了!”

    林如海浑身一颤,然后,林如海猛地站起身来,一掌拍在了桌子上,十分用力。

    林如海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